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四川省公布落實“雙減”工作10個典型案例

2021年10月26日11:3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10月26日電 (王波、袁菡苓)據四川省教育廳網站消息,今日,四川省教育廳組織遴選了10個典型案例,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不斷完善政策措施,確保“雙減”工作落地見效。

典型案例如下:

成都市:全面開啟中小學課后服務2.0版

成都市全面實施“托管+拓展”課后服務模式,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一是堅持“一校一案”,提供菜單式課后服務項目和內容,供學生自願選擇,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二是實現“兩個全覆蓋”,全面推行“托管+拓展”,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全面推行“5+2”模式,實現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三是推動“三個延伸”,支持學校根據學生特殊需求延長課后服務時間,學校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提供或聯系提供托管學生晚餐﹔支持初中學校課后服務向晚自習延伸﹔支持托管服務向假期延伸。

四是建立“五個機制”,包括准入退出機制、經費保障機制、質量監測機制、師資共享機制、教師激勵機制。

五是公布“兩張清單”,正面清單強調把學生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學校要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鼓勵課后服務教師跨學校走教,實現優質師資共享﹔學校課后服務收費應遵循“家長自願、成本補償、非營利性”原則,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減免課后服務費用。負面清單明確提出:學校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城區中小學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得早於17:30﹔非寄宿制初中學校晚自習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00﹔假期托管服務不得組織集體補課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不得強制學生參加課后服務。

德陽市:以學生為本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德陽市聚焦“雙減”工作,把課后服務工作作為“五育並舉”重要抓手、減輕課外負擔的重要舉措、增強教育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豐富服務內容等方式,推動課后服務全覆蓋,著力提升課后服務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是“留住”學生,服務范圍最大化。制定《德陽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實施意見》,從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實施方式、組織保障等4大方面建立健全課后服務相關制度。實施課后服務“5+2”模式,課后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課結束后至18:00,與本地下班時間相銜接。目前,全市332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開展課后服務工作,5+2模式全程參與學生24.6萬名,參與率97.54%。

二是“吸引”學生,服務形式靈活化。推行“基本托管服務+素質教育托管服務”的課后服務模式,從學業輔導及藝術、體育、勞動、科創等特色服務項目2個方面分時段提供服務。試點探索黑白名單、准入和退出的第三方教育機構管理制度,依托校外培訓機構服務專長,結合學校理念、教師特長、學生特點,形成“融合管理”“四四共育”等特色課后服務模式。

三是“成長”學生,服務內容多樣化。堅持“五育並舉”和“三全育人”相結合、課后服務和素質教育相融合,統籌學段差異、城鄉差異、地域差異,通過聘請專業老師、引入特長志願者等方式,引進德陽潮扇、綿竹年畫、三星堆等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研發“古蜀探秘”“德陽潮扇代代傳”“陶藝”等課后服務校本課程300余種,豐富課后服務內容。

成都市青羊區:開展“書包不回家”行動

“書包不回家”是青羊區學校落實“雙減”政策的一種嘗試,即在校參加課后服務並完成了作業的學生,在獲得老師同意和家長支持的前提下,周一至周五期間,放學后書包可不背回家。該區用5個“提高”,讓家長放心。

一是提高課堂效率。持續深化課堂改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習慣和能力。

二是提高作業效能。構建學科作業、跨學科作業、學校作業、差異性作業等高質量作業體系,指導學校更加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

三是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學足學好,讓課后服務成為學校教育提質增效、整體減負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學生鞏固知識、培養興趣、激發潛能和個性成長的活舞台。

四是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增加與家長點對點的交流反饋,讓家長全面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形成家校合力。

五是提高學生自主整理能力。課后服務第三節課,教師抽出10分鐘時間專門進行書包整理訓練,逐步教會學生學會整理、收納和清潔,幫助學生養成自主管理學習生活用品的良好習慣。

樂山市井研縣:三個“+”,課后服務實現從“干起來”到“好起來”

井研縣通過“總校+分校”模式,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由青少年服務中心作為“總校”,統籌全縣課后服務費用的10%用於支持偏遠、薄弱和小規模學校開展課后服務,設立督察指導專員定期對縣域內各級各類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情況進行督促指導。

全縣課后服務學校覆蓋率達100%,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約2.2萬人,參與率超過99%。“多勞多酬+優績優酬”,師資隊伍活力迸發。縣教育局將課后服務質量納入學校年度目標考核,全縣課后服務費用的40.5%用於參與課后服務人員的工作量考評,40.5%用於課后服務績效考評,充分調動起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

“社團+民俗”,課后服務“百花齊放”。鼓勵開展好體育、美育、科創、勞動實踐等社團活動,根據學校實際和教師特長,成立了藝術、體育、科創、球類、棋類、農場耕作等各類社團近300個,培育了研城小學農民畫、東林小學竹編、磨池小學農耕等一批優秀的課后服務特色項目。

眉山市東坡區:“試點”構建優質課程體系 提高課后服務質量

東坡區教體局選擇課后服務參與率高的學校,打造“一中心、一庫、一平台、一團”課程服務體系,試點做好課后服務設計實施。

組建學校課后服務管理中心,對課程開發、師資培訓、課程評價開展分層分維度協同管理,做實課堂質量監管。整合社會資源鏈接校外專業人士,吸納青年科技人才、專業院校教師、專業院團會員、非遺傳承人等共計80多人,征集大學生和家長特長志願者等200多人,組建學校“1+N”課后服務導師庫。

結合學生個性化教育需求,通過互聯網打造選課平台,提供30門課程供學生選擇。

定期舉行家長公開日和社團匯報展示活動,由家長代表組成課后服務評價團,收集意見,改進完善課后服務課程設置和管理。

綿陽市高新區火炬實驗小學構建“1+3+3”模式的課后服務體系

“1+3+3”模式——

“1個中心”,即在現有的課程研發中心基礎上擴展成立了課程質量監測中心,為課后服務校本化保駕護航。

“3種模式”,即自主學習模式、課程項目化模式、網上志願填報模式。自主學習模式開展“固本+培優”作業指導,學科老師協同班主任進班答疑解惑,為學生在校扎實完成各科作業提供了時間,兼顧了學生的全學科發展。課程項目化模式以樂課、魔課、彩課三大課程作為學校課后服務的課程體系支撐。樂課以藝體特長類、演講戲劇類、人文底蘊積澱類、哲學啟蒙類等為主開展項目化學習﹔魔課以綜合實踐類、創客教育類、Stem+為主開展探究性、主題式學習﹔彩課以親子生活類、課外研學類為主開展實踐類學習。網上志願填報模式提供“必修+選修”訂單式課程列表,不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還為學生提供更精准的選擇,打通學生“興趣+特長”個性發展的通道。

“3種設立”,即設立作業協調員,加強作業統籌管理,大幅降低學生作業量﹔設立“作業超市”,由學生自主選擇,實現作業分層﹔設立作業監督員,加強作業管理監督,確保作業管理取得實效。

廣安市武勝縣:“實時監管”校外培訓機構,促進規范辦學

武勝縣緊盯校外培訓機構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亂點亂象,創新實施“實時監管”模式,嚴格督促全縣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安裝視頻監控,並接入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安全督導平台”監控系統,項目完全建成后將實現對全縣培訓機構全覆蓋、全過程、全時段實時監督管理。

同時,建立“屬地管理,包校到人”監管機制,健全縣級教育主管部門、6個教育督導責任區、6個專項督查組和32名責任人的“四位一體”監管模式,組建教育、市場監管、公安、民政、綜合執法等部門聯合執法組,構建齊抓共管、共同監督的良好格局,針對實時視頻監管、日常督促檢查發現的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行為,堅決依法查處、嚴厲整治,全力保障校外培訓領域風清氣正、促進規范辦學。

樂山峨眉山市:退休教師“變身”助“雙減”

峨眉山市發揮退休教師知政策、懂教育、善宣傳的多重優勢,聘請56名退休教師,在退休教師協會和學校統籌下,深入所在學校、社區(鄉鎮),以“四重”身份積極投身“雙減”工作。

一是校外培訓“督查員”。將校外培訓機構網格化監管,落實相應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進行日常監督,由學校聘請的退休教師以“督查員”身份強化常態督查,發現問題交由教育行政部門挂聯學校執法人員及時開展聯合執法。目前,每位退休教師均開展督查暗訪5次以上,制止了3家培訓機構疑似周末開展高中階段文化補習行為。

二是變相培訓“鑒定員”。在日常監管中發揮專業優勢,針對發現隱形培訓,鑒定學科與非學科培訓,及時制止變相培訓、超標培訓和違規課程。

三是校內作業“信息員”。從學生和家長渠道收集校內作業負擔信息,及時向學校反饋,及時督促學校整改。向學校反饋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建議48條。

四是“雙減”政策“宣講員”。充分利用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督以及與學生家長交流的時機,借助各級關工委(小組)和社區家長學校平台,緊密聯系身邊的家長正面宣傳“雙減”政策。

資陽市雁江區:實行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

雁江區制發《雁江區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工作方案》,全面推行“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校外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由區教體局負責審核培訓機構資質及課程設置,審核通過后,家長可以通過“彩紅鑰匙”APP,進行繳費。由銀行對家長繳納費用進行監管,在培訓機構完成培訓后,將培訓費用撥付給培訓機構。全額資金監管大大降低了培訓機構“卷款跑路”、“隻收費不培訓”等風險,保障家長和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抵制培訓機構採用“預付費優惠”“買一年送一年”等促銷誘惑,避免機構倒閉、錢課兩空。

達州市通川區教科局:“四措並舉”深入推進校培治理

一是運用行業自律,發揮牽手組作用。將全區129家合法校外培訓機構分成10個牽手組,每個牽手組選取一個運營情況較好、社會誠信度高的機構負責人任組長,牽手督促成員機構落實各項規范管理工作任務,對成員機構定期開展幫扶、教研等活動,協助督促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四川省校外培訓機構監督管理平台的注冊、開設監管賬戶、存入最低余額等目標任務。

二是主動履職盡責,採取挂包責任制。落實區教科局領導為挂包責任人,建立挂包責任制度。對全區校外培訓機構點對點深入了解實際情況,做到分工明確、各盡其責、協調配合,不定期開展暗訪督查。

三是部門協同發力,落實包片責任制。嚴格落實“屬地+行業”主體責任制度,充分發揮民辦教育局際聯席會議協同作用,落實以屬地鄉鎮街委牽頭、區級相關部門協同、區教科局及片區學校配合的包片責任制。

四是強化宣傳發動,落實校長責任制。通過電視台、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等,廣泛宣傳“雙減”政策和參加校外培訓注意事項,切實落實校長責任制,擴大“雙減”政策家長知曉率。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