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街道如何滿足大都市便民服務需求?

成都基層街道探尋“政務+社治”模式

2021年10月14日07:3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基層街道探尋“政務+社治”模式

10月13日上午9時45分,在成都高新南區工作的嚴彬維,打開“智慧桂溪”小程序,提交了辦理基本醫療轉出申請。

10月13日下午6時20分,下班的途中,她經過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24小時自助服務超市,在自助取件櫃裡拿到了報告。

自2017年10月至今,通過“智慧桂溪”小程序已為31791位像嚴彬維這樣的白領提供線上服務,並開出1187份各類憑証。

據了解,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囊括天府軟件園、孵化園、會展中心、新南商圈、環球中心、銀泰in99等眾多產業園區、街區、寫字樓與城市綜合體,共有142個樓宇項目、2.3萬余家企業,人口達72萬余人,經濟體量與人口基數遠超不少縣(市)區。

作為一個大型新興城市街道,桂溪街道擁有光鮮亮麗的高樓和數據之外,在基層便民服務中面臨諸多難題——有限的政務資源難以服務龐大的人口基數、單一的服務模式無法聚焦多元化的產業發展、常規的工作服務時間難以滿足上班族的節奏需求……桂溪街道並不是個例,而是大都市在便民服務中面臨的共同難題。

乘著全省鎮村便民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的東風,以規范基層政務服務為支點,基層在“管控型”政務服務思路向“服務型”“治理型”思路轉變,涌現出“政務+社治”的新模式。

破難題

全時+全域 讓服務更加精細化

在桂溪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楊葉的辦公室,挂著一張桂溪街道政務地圖。這張被命名為桂溪街道“2+13+N”的政務地圖上,清晰地展示出街道區域內的政務服務點。

“這張地圖上的政務服務點,主要是從物理空間上來解決不同人群的服務需求,可以說每個點位的服務項目都各具特色”。楊葉介紹說,為了破解轄區人口基數大、服務類別多樣的痛點,當前桂溪街道以轄區內2個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為基點,向外輻射設立13個社區服務站,並針對人口密度大的重點樓宇、街區、園區及商圈,搭建起N個便民政務服務點,不僅對服務對象進行了分流,還通過開發“智慧桂溪”小程序、運用自動終端等設備提升基層政務服務的效率。

據了解,桂溪街道已在騰訊大廈、環球中心、交子金融中心等點位放置24小時自助服務一體機33台,形成“2+13+N”政務地圖,初步構建起“桂溪15分鐘政務服務圈”,形成了24小時線上提交材料,線下智能終端輸出的服務模式,對服務對象進行了分類、分流,從而提高了辦理效率。“比如年輕人就可以全程網辦,老年人大多都到現場辦,這樣就可以提高辦事效率。”桂溪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徐婉露介紹。

對基層便民服務如何進行分流,成都市成華區東郊創藝Labs·產業驅動中心也探索出了創新樣板。

“服務企業與服務居民有很大區別,服務藝術、演藝類企業更是一個專業范疇。”成華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郊創藝Labs·產業驅動中心是由成華區行政審批局、東郊藝術區管委會與萬科招商服務聯手打造的政務服務試點前沿陣地,中心以東郊藝術區內入駐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政企攜手、端口前移、聯動服務,不僅可為園區企業提供企業登記注冊、社保信息查詢等政務服務范疇內的275個審批事項代幫辦服務,還能提供人員招聘、融資辦理、法律顧問等產業鏈的專項企業服務,通過整合政務資源,實現了城市藝術功能區的聚焦性服務,讓企業辦事更便利。

建平台

數治+社治 為基層政務提效賦能

“基層忙於提交數據,卻又無法留下數據”。作為桂溪街道“智慧政務”運營的主要負責人,楊葉一語道破了當前基層工作人員的心聲。為了破解有限的基層工作人員面對無限的“上報”任務,桂溪街道通過重塑基層政務服務辦理流程,實現沉澱基層數據資源。

“如果基層數據一直不沉澱,不實現智能化,我們就永遠在上報各類數據。”一位在社區工作了十余年的工作人員認為,社區工作重在面對面服務好群眾,然而目前很多基層工作人員都被困於上報數據、上交表格。

楊葉介紹,現通過“智慧桂溪”平台,在重塑基層政務流程的過程中,通過接件、辦件沉澱基層數據,進而對業務數據實施標准化、結構化和線上化后,社區工作人員隻需要日常更新、維護本轄區的樓宇信息,街道業務科室人員即可根據自身業務需要去獲取相應的數據資源,既保証了數據的時效性,又極大地減少了社區基層人員的工作量。

“如何讓基層政務服務與基層社區治理相融合?這是便利化的突破口。”四川省西部經濟文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石平認為,一直以來政務服務都是相對專業的領域,從過去的“管控型”理念到現在的“服務型”“治理型”轉變后,政務服務的形式、流程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然而如何做到更加精益求精,就要實行基層政務服務與基層社區治理相融合,通過運用智能化、平台化整合的方式,將政務服務融入基層治理,通過政務服務為基層治理提供依據,從而做到百姓便利、便捷,實現政務資源節約賦能。(□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陽菲菲 文/圖)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