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記者提前打探今年成都慶豐收活動

豐收節:既是科技展也是藝術季

2021年09月23日07:26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豐收節:既是科技展也是藝術季

  天府新區籍田街道天府糧倉 天府新區供圖

  平移式噴灌機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無人收割機

  沉甸甸的稻穗挂滿梢頭,金色的稻浪隨風翻滾,無人收割機、自動打捆機在田邊整裝待發……在位於新津的天府農博園,豐收的季節已經來臨。

  今日,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成都)慶豐收活動暨中國·成都第三屆天府大地藝術季將在這裡開幕。這次活動中,游客不僅能參與和體驗農作物的豐收,欣賞出自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之手的裝置藝術,還能與眾多農業“黑科技”近距離接觸。這次活動到底有哪些亮點,記者已經提前為您打探。

  精品匯聚

  144種水稻新品等待收割

  乘坐觀光車來到天府農博園核心區,遠遠就能望見5個巨大的拱形建筑,五顏六色的拱頂,在一望無際的稻海之中十分醒目。據介紹,這就是剛剛建成不久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牽頭設計的天府農博主展館,寓意“田館相融、稻浪翻滾”,將成為四川農博會的永久承載地。

  圍繞著天府農博主展館的是一片片稻田。2021年,天府農博園引進水稻新品種144種,散布在園內大田中。“看,這是我們的農博3號,是一種功能米,適合高血糖和肥胖人士食用。”天府農博園核心區種植項目規劃、實施負責人柯建國教授介紹,“接下來這塊地是寧香粳9號,它曾經獲得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第1名,香氣襲人,軟滑適口。”一邊乘車參觀,柯建國教授一邊介紹優質稻谷品種,“我們還特別試種了旱稻,這就是旱優73,米質佳,抗旱性強,以后可以推廣到干旱缺水的旱坡地種植。”

  “天府農博園是一個窗口,要貫徹四川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擦亮‘川字號’農業金字招牌。所以我們才將這麼多優質的農產品品種聚集在這裡,也是為了便於品種的展示、交流和推廣。”柯建國說。

  站在觀景台上,一幅稻田畫映入眼底,這是一隻可愛的“大熊貓”和一隻“蠶寶寶”。由不同顏色的稻谷組成的大田景觀,也給這個豐收節活動帶來了別樣的趣味。

  科技展示

  平移式噴灌、無人收割機亮相

  稻田邊,來自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劉長斌,正在對無人收割機進行調試。在此次豐收節活動中,無人收割機便會大展身手。

  “機械收割早已在國內得到普及,但傳統的收割機必須要駕駛員隨車操作,駕駛環境差,振動、噪音、灰塵令人不適。”劉長斌說,“現在我們引進的無人收割機實現了遠程自動作業,解放了駕駛員,效率也更高。”

  據介紹,天府農博園引進的智慧農業系統,從今春播種季節便開始應用,衛星平地機、無人播種施肥一體機、無人植保機、平移式噴灌機輪番上陣,充分展示了國內領先的水稻田全程智慧化管理水平。

  這些智慧農機具中,最引人眼球的應該是平移式噴灌機。記者看到,這台長長的機具橫貫整塊稻田,有許多隻腳和觸手,極具科幻感。“這是四川引進的第一台平移式噴灌機,有100米長,可以在田裡一邊行走一邊噴灌,噴洒均勻度接近自然降雨,可以營造一個小氣候。”劉長斌介紹,在今夏水稻成長過程中,這台機器被多次使用。

  為了建立智慧農業系統,天府農博園引進了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趙春江院士團隊,打造了天府農博園智慧農業大數據平台。“這個大數據平台,可以把遙感數據、智慧農機、田間水肥管理等多種數據進行整合,匯編成一種計算機語言,讓數據自動辨別,給出反饋信號,進而讓農機具實現自主化工作。”劉長斌說,智慧農業大數據平台應用后,操作人員可通過電腦和手機端遠程操作,動動鼠標、點點手機,就能播種、澆水、收割,讓智慧農業真正成為現實。(成都日報記者 李娟)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