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體育

奧運戰略下的全運設項是機遇更是考驗

2021年09月16日09:3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奧運戰略下的全運設項是機遇更是考驗

第十四屆全運會於今晚在陝西西安揭幕,作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賽事,全運會承擔著服務奧運備戰,培養和發現競技體育人才的重要功能。本屆全運會在項目設置上全面對接奧運會,增設了東京和巴黎奧運會新增的滑板、攀岩、沖浪、街舞4個正式比賽項目。

不過,從東京奧運會開始,隨著每屆奧運會都會對比賽項目進行動態調整,也意味著除了奧運會的25個核心項目之外,其他臨時進入奧運會的項目,都有可能再度失去奧運身份,而且,即便是25個核心項目也存在被替換的可能。當一部分項目在奧運會上的進進出出成為常態,如何抓住奧運紅利讓項目發展實現質的飛躍、真正做大做強,以便能夠不過於依賴奧運身份,將體現出一個項目的發展戰略眼光,也是一個項目對“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的“體育強國夢”能夠作出的最好呼應。

困擾與機遇並存

9月3日,第十四屆全運會壘球比賽在西安先期舉行。33歲的北京女子壘球隊老將王小青,時隔12年再次站在了全運會賽場上。如果不是國際奧委會在2016年決定,棒壘球重回2020年東京奧運會,王小青絕沒有可能在退役7年之后重新復出。

“奧運會對一個運動員來說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中國壘球協會主席楊旭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奧運會確實是很多運動員心目中最高的競技舞台,如果存在參加奧運會的機會,運動員可能就會選擇堅持,但如果沒有參加奧運會的希望,他們有可能會選擇退役。

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王小青才20歲,這是一名壘球運動員尚未進入成熟期的年齡。但由於棒壘球項目連續無緣2012年倫敦和2016年裡約兩屆奧運會,在奧運戰略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國競技體育圈,棒壘球運動一度陷入發展困境。

楊旭回憶,從北京奧運會落幕開始,遲至2009年全運會結束的一年多的時間裡,中國女子壘球的主力隊員陸續退役,包括像王小青這樣當時依然具有很好培養前景的年輕隊員也紛紛退役。

楊旭表示,由於壘球失去奧運身份,並且是連續無緣兩屆奧運會,這讓地方體育部門對繼續發展壘球項目產生了疑問,而國家隊人才又都是來自各個省市﹔另一方面,就專業運動員的培養來說,家長和運動員繼續從事壘球運動的意願也在下降,畢竟,走專業道路的話,奧運會肯定是最高舞台,運動員肯定都是想參加奧運會的。此外,國家對運動項目的經費投入都是專款專用,奧運項目有專門的奧運備戰經費,不是奧運項目,也就沒有奧運備戰專項經費。

不過,隨著2016年8月,國際奧委會宣布棒壘球、空手道、攀岩、滑板、沖浪5個項目進入2020東京奧運會。棒壘球重獲奧運身份,這也就有了王小青在2017年重回國家隊,直至本屆全運會仍然奮戰在賽場上的經歷。棒壘球重返奧運之后,中國女子壘球開展了“與狼共舞”計劃,沖擊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楊旭表示,中國女子壘球隊雖然最終沖擊東京奧運會失利,但在2016年之后的短短幾年時間裡,中國女壘還是取得了長足進步,世界排名從第12位提升到第7位。之后,雖然巴黎奧運會再次不設棒壘球項目,但是2028年洛杉磯和2032年布裡斯班兩屆奧運會,因為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是棒壘球強國,因此,棒壘球進入這兩屆奧運會的可能性非常大,這也將給中國的棒壘球運動提供一個較為平穩的外部發展環境。

奧運“紅利”驚人

除了部分高度職業化的運動項目之外,全球絕大多數運動項目都以奧運為最高舞台。一個運動項目一旦進入奧運,就能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在中國更是如此,本屆全運會上,因為對接奧運,攀岩、滑板、街舞、沖浪都是首次成為全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中國登山協會攀岩部主任厲國偉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攀岩項目早在1987年就已經引入中國,至今也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是在2016年國際奧委會宣布攀岩進入東京奧運會之前,中國的攀岩項目一直處於緩慢發展階段,是一個典型的小眾項目。但在2016年國際奧委會宣布攀岩進入奧運會之后,中國攀岩進入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時期。

厲國偉介紹,由於攀岩成為了奧運項目,中國攀岩有了專門的奧運備戰經費,組建了專門的教練團隊,全面保障國家隊。而且隨著攀岩成為奧運項目,更多的人知道了攀岩,整個項目的推廣普及也進入了快車道。按照最新的統計,中國攀岩的參與人口已達30多萬,注冊的青少年運動員近2000人。厲國偉表示,由於2016年之前並沒有對中國攀岩人口和青少年運動員數量的統計,但據他粗略估計,中國攀岩人口在過去攀岩進入奧運會的短短5年時間裡,增長了大約3倍,青少年運動員的注冊數量更是增加了3倍以上。隨著國內攀岩人口的增加和攀岩運動員對參賽需求的不斷提升,從2018年開始,中國推出了世界第一個國內的攀岩聯賽,目前每年有7站比賽,參賽隊伍20多支。可以說中國攀岩運動在5年時間裡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相似的還有滑板運動。

中國滑板隊領隊兼總教練蔡永軍表示,自2016年國際奧委會宣布滑板進入奧運會之后,滑板從一項街頭運動登上了大雅之堂,“以前,很多家長都不支持孩子玩滑板,認為孩子玩滑板就是不學好,但隨著滑板進入了奧運會、全運會,表明滑板運動是一項健康的、符合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運動。家長們對孩子參與滑板運動多了助力、少了阻力,玩滑板的青少年也更多了。”

本屆全運會的滑板比賽已經提前結束,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是1個9歲的女孩,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除了攀岩、滑板之外,街舞、沖浪也因為進入奧運並成為全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而受到更多關注,這些項目在中國都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項目發展需看價值

不過,鮮亮的奧運標簽未必能夠永久保持,奧運身份賦予了新興項目巨大的發展機遇,但如果奧運身份喪失,這些項目能否繼續發展已經擺在管理者面前。

作為過來人的棒壘球,更深刻的體會到什麼是一個運動項目的持久生命力所在。

2008年之后,當棒壘球失去奧運身份的時候,中國棒壘球運動的主管部門也曾苦惱過,楊旭說,“當時,國家對壘球投入經費的減少了,地方體育部門在觀望,家長和運動員也在觀望,從一個項目的主管單位來說,我們如何去應對,沒有任何經驗。“

當時,對於職業體系尚未建立、群眾基礎也相對薄弱的中國棒壘球運動來說,遭遇了中國任何一個運動項目都未經歷過的從奧運項目變為非奧運項目的身份巨變,在尋找新的出路的同時,也給了項目一個深刻思考的機會。

2009年,當中國壘球協會開始推動壘球進入校園的時候,楊旭記得,當時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體育一定要對人和社會具有價值和貢獻,體育項目才有存在的意義。

楊旭說,“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認為,壘球運動一定要讓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壘球運動有助於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促進人的生活質量和素質的提高,這就是體育除了奪取奧運會、亞運會等大賽的金牌之外,對國家的貢獻。”

在棒壘球失去奧運身份的同時,中國壘球協會與中國教育學會從2009年開始合作推進軟式棒壘球進校園,這為中國壘球打開了另一扇窗戶。從2009年零星的十幾所學校開展軟式棒壘球,發展至今已有5000余所學校開展,正式挂牌“全國軟式棒壘球實驗學校”的學校就有1219所,涉及人口100多萬。

本身就對青少年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攀岩項目,也在抓住奧運機遇的同時,讓更多人了解攀岩運動的魅力和安全性,擴大攀岩運動的青少年普及度。厲國偉表示,攀爬是人類的天性,參加攀岩運動可以在滿足人們這一天性的同時,還能幫助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戰勝心理恐懼,讓參與者獲得勻稱的身材,強健的體魄,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規劃最佳攀岩路線)等。

蔡永軍則認為,“從滑板運動來說,奧運機遇反過來也在提醒我們,不能隻盯著奧運。滑板運動在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場地、師資等很多條件相比滑板運動發達國家還有很大不足,在滑板運動進入奧運之后,我們需要著眼於解決這些短板,而不是隻看到奧運成績將會如何。”(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慈鑫)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