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貧血的危害 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2021年08月26日08:34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貧血的危害 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營養缺乏病,居民患病率高達20%。在我國人群中,兒童、婦女、孕婦和老人是貧血的多發人群,由於健康知識的普及程度較低,“貧血是小病”等錯誤觀念普遍存在,因此不僅給患者帶來了身體上的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還影響多種疾病預后。為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液內科主任牛挺教授、骨科專家裴福興教授共同呼吁:提高貧血相關疾病的規范診療意識,重視貧血疾病的防治篩查,規范臨床合理用血。

  缺鐵性貧血

  可導致多種健康風險

  牛挺教授告訴記者,我國居民貧血的患病率約為20.1%,其中一半為缺鐵性貧血。鐵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內發揮重要作用,但由於輕度缺鐵性貧血的症狀不明顯,因此該病常常被忽視,導致治療率不足20%。

  貧血極易被人們忽視。當人們出現頭暈、乏力、氣短、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時,多數人不會往貧血方面去想,更不要說就診。長此以往,貧血就會造成患者的認知障礙風險、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增加圍術期死亡風險、早產、孕婦抑郁風險等。

  據了解,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傷、消化道出血、手術丟失之外,月經過多或者子宮肌瘤和鐵缺乏等都會造成貧血。患者隻需要查個血常規,看看血紅蛋白、紅細胞的數值,就會診斷出是否患有貧血。

  骨科患者術后貧血

  發生率高達80%

  裴福興教授則告訴記者,骨科患者圍手術期貧血十分常見,術前貧血發生率約為12.8%-45%,術后貧血發生率高達80%以上。圍術期貧血不僅會增加術后感染率和死亡率,也會延長住院時間,影響術后功能康復和生活質量。

  他稱,從華西醫院骨科術前病人來看,脊柱外科手術的病人貧血發生率在26%左右﹔關節置換、老年人骨關節炎的貧血發生率在25%左右﹔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貧血發生率在30%以上﹔其次,創傷骨科的患者因為創傷以后組織出血,貧血的發生率可達50%左右。

  因此,患者在術前都會檢查血紅蛋白來進行手術評估,因為血液是人體維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質,如果患者有貧血,要先提升患者術前的血紅蛋白水平之后才能順利手術,以減少患者可能出現的並發症。

  消除病因

  是解決貧血的治療原則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原則是消除病因,足量補鐵。據牛挺教授介紹,目前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方法有口服鐵劑、靜脈鐵劑和輸血治療三種。對一般的貧血患者,選擇口服鐵劑就可以了。對於中重度貧血、不能耐受口服鐵劑、急需補鐵的患者和需要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來說,注射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重要的手段之一。靜脈鐵劑生物利用度高,比口服更快速糾正鐵缺乏。通過注射高劑量靜脈鐵劑,一次1000mg,能夠讓患者血紅蛋白快速地提升。靜脈鐵劑直接入血,通過血液把鐵運送到骨髓造血器官,直接作為生產原料造血。特別是術前、術后的病人,能使病人造血速度加快,加速康復。(記者 余星雨)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