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贈你八個錦囊 打敗“秋老虎”

2021年08月24日10:0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贈你八個錦囊 打敗“秋老虎”

防秋燥,宜多食銀耳、蓮子、雪梨等生津潤肺的食物。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處暑,即“出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意酷熱難熬的天氣終於到了尾聲。處暑至,秋收始,正是農事繁忙時。處暑的農諺俗語很多,其中講養生的你知道多少個?

1.防秋燥:處暑天還暑 好似秋老虎

雖說是“出暑”,但南方仍在暑熱天氣中,俗稱“秋老虎”,加上天氣轉涼空氣干燥,秋燥更為明顯。這個時候,不少人容易出現皮膚干澀、口干舌燥等問題。防“秋燥”,是處暑過后的養生重點。

處暑養生錦囊:秋季大量瓜果上市,建議適當多吃甘潤多汁的蔬果,比如梨、葡萄、黃瓜、西紅柿、胡蘿卜、蓮藕、馬蹄、冬瓜、百合等,少吃辛辣燒烤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2.防秋風: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時節晝夜溫差變大,秋雨加持下,庄稼會成熟得很快。一場秋雨一場寒,此時要注意提防大風來襲。有些怕熱的人此時仍離不開風扇、空調,可能會誘發鼻炎、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處暑養生錦囊:要“御風”,一來要注意適時添衣,二來要注意養肺。注意多飲水,選用一些生津潤燥的食材煲湯, 肺功能比較弱的患者不妨試試虫草花燉瘦肉或老鴨。

3.防秋乏:早睡早起 適量運動

處暑后,天氣漸涼,人體出汗減少,水電解質代謝、胃腸及心血管功能也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人體在季節過渡期會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隨之會有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即“秋乏”。

處暑養生錦囊:處暑后,比平時增加1小時睡眠,晚上10點前入睡,早睡早起不熬夜﹔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適量運動,沒空的話也多伸懶腰﹔多到戶外深呼吸,在室內布置一些綠植,都有助於防秋乏。

4.防血壓:處暑天不暑 炎熱在中午

進入處暑,就已經不是暑天了,但中午依舊比較炎熱,要盡量避免中午在戶外活動。要提醒的是,夏秋交替期早晚溫差較大,也是高血壓病、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處暑養生錦囊:睡個子午覺,可以解乏,對於老年人來說更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還要注意早晚適當增減衣物,起床不要太猛,可以躺著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再起床。

5.防腹瀉:秋瓜壞肚 貼膘需謹慎

處暑后早晚溫差大,容易出現腸胃病。而天氣漸涼,人們開始“貼秋膘”,吃太多肉也會加重腸胃負擔,誘發消化系統疾病。此外,秋天是胃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病從口入,要注意管住嘴。

處暑養生錦囊:一定要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少吃生冷。“秋瓜壞肚”,西瓜、香瓜要少吃或不吃了。此外也要注意保暖,肚子不要著涼。

6.防秋郁:七月八月看巧雲

處暑過后,秋意漸濃,也容易讓人產生“悲秋”的情緒。秋季抑郁的發生和秋天光照逐漸減少,影響體內神經遞質分泌、生理節律有關,一定要注意情志養生。

處暑養生錦囊:“(農歷)七月八月看巧雲”,處暑過后,宜多出門踏秋賞景,坐看雲卷雲舒,多與人交流。多晒太陽、多運動,都有助緩解抑郁情緒。另外,“常笑宣肺”沒事多笑笑,怡情又“養肺”。

7.處暑送鴨 無病各家

“七月半鴨,八月半芋”,古人認為農歷七月中旬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而且可以除秋燥。處暑這天,老北京人都會去買處暑百合鴨,而江蘇地區,做好鴨膳要端一碗送給鄰居,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百合鴨做法:材料包括鴨肉半隻,百合50克,玉竹、海底椰各30克,蔥、姜、料酒、鹽少許。鴨肉洗淨,冷水下鍋焯,水開后加料酒少許,3分鐘后撈出備用﹔百合洗淨泡水備用﹔湯鍋加水放入蔥、姜,水開后放入焯好的鴨肉、百合,大火燒開后 轉小火煲1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8.處暑飲食三要點

⑴處暑過后,飲食要以“增酸少辛”為宜。

多吃酸味的食物如石榴、橘子、檸檬、葡萄、蘋果、楊梅、柚子等﹔少吃辛辣、油膩之物,蔥姜韭蒜、辣椒等也要少吃了。

⑵防秋燥,宜多食生津潤肺的食物。

如秋梨、甘蔗、荸薺、芝麻、粳米、蜂蜜、柿子、銀耳等。如果早晨起床感覺口干、咽干,可適當喝點淡鹽水或者蜂蜜水。

⑶暑熱未盡消,仍需適當吃點防暑降溫的食物。

如赤小豆、扁豆、薏米、綠豆、豆腐、蘆筍、苦瓜、冬瓜等,可以消暑斂汗、健脾開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婉虹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教授、醫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梁幼雅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