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人事

乙肝治愈難、預防易,僅一成乙肝感染者知曉感染狀況

關口前移 鼓勵成年人早篩查(健康直通車(第63站))

本報記者  王美華
2021年08月13日08: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年來,我國新發感染乙肝人數已經很少,但乙肝始終位居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的前三位,每年新增報告約100萬乙肝患者,且以成人為主,可見我國乙肝疾病負擔非常嚴重。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呼吁,到2030年要消除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病毒性肝炎。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從國家層面要求全面實施病毒性肝炎各項防治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及其相關肝癌、肝硬化死亡上升趨勢。

         

  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飯,會被傳染嗎?如果伴侶感染了乙肝病毒,自己該怎麼辦?預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是什麼?

  日前,在人民網·人民健康舉行的“人生不等待,健康無‘肝’擾”科普活動上,多位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存量大,增量小

  乙肝防治等不了

  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題是“肝炎,等不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教授對此深表認同:“目前,我國新發感染乙肝人數增量已經很小,但已有的慢性感染者存量仍然龐大,與其他病毒性肝炎相比,乙肝的潛伏期長、長期后果比較嚴重,目前多數還難以徹底治愈,給患者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肝炎防治的確等不了。”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全球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賈繼東介紹,乙肝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其中,乙肝母嬰傳播也是母嬰傳染而不是遺傳性疾病。“乙肝不通過消化道傳播,因此不會通過吃飯傳播,更不會通過呼吸道傳播,也不會經過一般的蚊虫叮咬傳播。”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教授提醒,乙肝的可怕之處在於它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的累積比例較高。在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別為77%和84%。而肝癌是我國死亡率第二高的癌症,每年因原發性肝癌死亡的人數約佔全球肝癌死亡總人數的約50%。

  所謂的乙肝、肝硬化、肝癌“黑色三步曲”聽起來有點可怕,但並非完全不可避免。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醫師余文周指出,接種乙肝疫苗就是預防乙肝及其所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

  為了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展對乙肝病毒和疫苗的研究,並自1992年起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計劃免疫管理,2002年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隨著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特別是出生后24小時首針及時接種率的提高,我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顯著下降。

  2014年全國1—29歲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1992年,1—4歲和5—14歲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分別下降了96.7%和91.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從約1.2億降到約7000萬。全球范圍內,乙肝疫苗的使用已有30多年歷史,逾10億人群証實了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預防效果。

  乙肝五項很重要

  接種疫苗效果好

  在兒童普遍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目前我國新發現和新報告的慢性乙肝病例以成人(但多為幼年期獲得感染並變為慢性)為主。接觸各種急、慢性乙肝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包括無症狀攜帶者)的血液和皮膚黏膜創口,均可導致乙肝病毒的傳染。然而,眾多感染者並不知曉自身的感染情況。據估算,截至2016年,在全球約2.57億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僅有2700萬人(佔所有乙肝患者估計數的10.5%)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換言之,約90%的感染者並不知曉自身已經感染乙肝,因而未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並且可能成為潛在的傳染源。

  盡管成人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慢性化的概率很低(約5%—10%),但如果缺少疫苗的保護,仍然存在感染風險。目前,我國15—59歲人群乙肝疫苗接種率僅為13.8%。因此,改善成人對於乙肝預防的了解和認知,提升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種率迫在眉睫。

  “考慮到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能無法完全避免乙肝病毒,因此,乙肝疫苗接種顯得非常重要。”成軍指出,除了新生兒免疫預防策略以外,對於青少年及成年人,特別是以前沒有經過乙肝疫苗預防接種者,也應該鼓勵他們去篩查。如果‘乙肝五項’檢查結果顯示全陰,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接種乙肝疫苗。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接種過乙肝疫苗,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已經感染乙肝,最好的辦法就是檢查‘乙肝五項’。”賈繼東說。

  余文周介紹,2005年以后,我國乙肝疫苗接種率上升至80—90%﹔而1992年前后,接種率可能隻有10%左右。依此推算,賈繼東指出,全國范圍內,30歲或更大年紀的人可能接種過乙肝疫苗的概率比較低,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潛在風險。

  余文周介紹,成人乙肝疫苗接種與新生兒類似,同樣遵循0—1—6月的標准接種程序,即接種第一針的時間計為0(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而且越早越好),1個月后接種第二針,第6個月接種第三針。接種后所產生的抗體滴度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有所下降,但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抗體水平檢測或加強免疫。

  “對於高危人群,特別是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不詳者所生新生兒,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后1—2月,我們建議檢測抗體,如抗HBs<10mIU/mL,需要進行補種。”余文周說,年齡增大、男性、肥胖、吸煙以及伴有慢性疾病等因素會降低乙肝疫苗的免疫應答,從而降低乙肝疫苗的保護效力,因此對於這類特殊人群而言,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接種可以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

  可防可治不可怕

  坦誠相告愛無價

  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攜帶者能否結婚或生子?是否應該在婚前對伴侶坦白?乙肝檢查是否應當恢復到入學、入職檢查中?

  “乙肝的傳播途徑之一是性傳播。對於伴侶來說,我們主張一方對另一方要誠實和負責任。”成軍說,乙肝疫苗免疫接種非常有效,如果雙方有一方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應該及時告知對方,對方應及時進行免疫預防接種,接種疫苗使自身產生保護性抗體后,感染乙肝病毒的機率就會顯著降低。

  “如果感染乙肝病毒的是女性,也需要從母嬰角度去阻斷乙肝病毒的傳播。”成軍指出,過去在沒有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乙肝“大三陽”的產婦所產下的孩子,超過一半都成為乙肝病毒感染者。但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通過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產婦所產的新生兒給予及時、全程乙肝疫苗接種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對高病毒載量孕婦在妊娠晚期開始抗病毒治療等干預措施,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成功率已經接近百分之百。

  “無論是預防乙肝還是治療控制乙肝病毒,現代醫學都做得非常好,深愛對方的人不需要因此而分手。”成軍說。

  “長期以來,我國對乙肝宣傳面臨兩難。”賈繼東表示,一方面,公眾不了解乙肝及其危害,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對乙肝病毒存在誤解,並因此產生對乙肝患者的恐懼、偏見,甚至歧視,給乙肝病毒感染者和攜帶者的就學、就業和日常工作帶來很大困擾。

  為進一步維護乙肝病毒感染者和攜帶者入學和就業的權利,2010年2月10日,人社部、教育部、原衛生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取消入學(含入幼兒園)、就業體檢中的乙肝病毒血清學檢查。

  “《通知》僅限於入學、入職這種特殊的作為門檻的體檢,這是極為正確的。”賈繼東說,但在實踐中,有不少體檢機構或醫療單位,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不涉及入學、入職的健康體檢及醫療活動中也不提供乙肝相關檢查,這是理解有誤。為糾正這種偏差,2019年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確指出,鼓勵在不涉及入托、入學和入職的健康體檢和醫療活動中檢測乙肝相關項目,以便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慢性乙肝雖然難以通過短期療程徹底治愈,但通過長期的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從而大幅度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等不良后果並提高生活質量。因此,隻要正確認識、科學應對,乙肝可防、可治,不可怕。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