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市民帶著收藏看北大紅樓展覽 《青年雜志》引圍觀

2021年08月02日11:25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市民帶著收藏看紅樓展覽

昨天,位於北大紅樓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基本陳列“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正式面向社會公眾開放,首日1000余名個人預約參觀。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將目前已向社會開放的革命活動舊址的網上預約渠道,統一匯總到“北大紅樓”公眾號預約系統,打造全新的矩陣式預約平台,更加方便觀眾預約參觀。

市民帶著收藏邊觀展邊交流

上午8點半,距離開展還有半個小時,不少已經預約了當天參觀的北京市民趕到北大紅樓外排隊等候入場。參觀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堅持一米線排隊、驗健康碼、測溫、全程佩戴口罩。首日的個人參觀者中有紅色收藏愛好者,有正在放暑假的學生,還有醫院的醫生、護士。在講解員的講解下,他們穿過百年的歷史長河,共同見証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的奮斗歷史。

昨天,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的顧玉超成為首位個人參觀者。他告訴北青報記者,他是和集報分會的20多名收藏愛好者一起相約到這裡來參觀的。作為一名紅色收藏的愛好者,他們一直關注著“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從媒體上看到,裡面有不少珍貴的文物,《新青年》、多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還有報紙,我們早就想來看一看。”顧玉超說,主題展對個人開放之前,他們已經走進了十余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參觀。

參觀中,走進第四展廳“喚起民族覺醒構筑新文化運行的中心”部分,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的范光永看到展廳中心展示的《新青年》雜志的前身《青年雜志》創刊號時特別激動,他從包裡掏出了自己收藏了十幾年的一本《青年雜志》,這也是一本原件,和創刊號的出版日期1915年9月15日隻相差一個月,為1915年10月15日出版的《青年雜志》第一卷第二號。同時,范光永還展示了一本由李大釗等人創辦的“中國少年學會”會刊——《少年中國》的第二期原版雜志,而《少年中國》的創刊號正在二樓13號展廳內進行展示。不少觀眾看到范光永的收藏后都來圍觀,不知不覺間,人們由這本雜志開始討論起李大釗和陳獨秀等人在北京的革命歷史。

推出“北京之聲·博物館”有聲導覽

北青報記者從北大紅樓了解到,向個人開放預約參觀后,為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宣講好展覽內容,北大紅樓組建了20人的優秀講解員團隊,並進行了半年的集中培訓,邀請黨史專家、禮儀專家等進行授課、培訓。目前,周二至周五的上午9:30、10:00、10:30,下午14:00、14:30、15:00﹔周六、周日的上午9:30、10:30,下午14:00、15:00都會有講解員定時為參觀者講解展覽內容。

除了人工講解,北大紅樓推出的“北京之聲·博物館”有聲導覽也是一大亮點。參觀者可以通過掃描展廳內的二維碼收聽講解內容,內容由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由北京廣播電視台主持人為主題展專門錄制。除此之外,觀眾還可以到咨詢台租用專門訂制的講解設備,享受到覆蓋所有展廳的一對一講解服務。語音導覽內置了8種語言的導覽,以滿足更多國際友人的到訪參觀(因疫情防控需要,適時提供該項服務)。

6月29日開放以來已接待觀眾4萬人次

據了解,“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自6月29日至7月31日面向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開放以來,共接待團體參觀950余場,共近4萬人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另外,自6月1日,本市多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集體開放以來,已接待觀眾50萬人次。其中《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專題展已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最“紅”打卡地。截至目前,參觀人數達3.1萬余人次。線上,在“北京東城”APP推出雲展廳,近5萬余人通過“雲”端觀展﹔西城區的北京李大釗故居、京報館兩處舊址已接待觀眾29733人次,兩處舊址都推出了形式多樣的參觀體驗活動﹔6月1日至7月31日,豐台區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北方的紅星”、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舊址“光輝印記”兩處重點專題展,以及“工人是天”“百年追隨”等四處小型專題展共接待觀眾1700余批次、4.2萬余人次。(北青報記者 王薇)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