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抗震救災精神 鑄就災后重建的中國奇跡

2021年07月16日09:0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抗震救災精神 鑄就災后重建的中國奇跡

展覽現場,寫著“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的石碑引人注目。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樹 攝

以圓形的展示場景和地毯圖樣模仿層層擴散的地震波,以螺旋上升的弧形外牆寓意不斷提升的災后生活……正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壯麗史詩 偉大飛躍”——四川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上,活動主辦方專門辟出一個區域,通過圖片和文物資料集合,對“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進行集中展示。

圓圈的中心,是一座高擎的石碑,石碑的一面寫有“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另一面則寫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抗震救災精神。石碑正面前方,是對“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遺址那座銘刻地震發生時間的鐘盤雕塑的復制。兩面弧形外牆上,滿是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地震災區悲壯而又令人驚嘆的涅槃之路。

1

廢墟之上

他們用身體托舉生命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世界震驚。這場以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為震中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強震。震情就是命令,爭分奪秒搶險救人的“黃金72小時”立即展開。

展覽現場,一組抗震救災的新聞照片,將觀眾帶回到地震發生后,各方救援力量匯聚地震災區,進行生命接力的那些日子。其中,一幅部隊官兵用身體搭建人梯,搶運銀廠溝災區傷員和受困群眾,名為《眾志成城 托舉生命》的照片極其震撼。這張由攝影師劉應華所拍,獲得“全國地震攝影金獎”的照片,真實記錄了人民子弟兵救民於水火的情景。

位於成都彭州市的龍門山銀廠溝,是受人喜愛的休閑勝地。汶川特大地震襲來,銀廠溝受災嚴重,大量游客和當地居民被困。2008年5月13日,1800余名空軍官兵冒雨徒步進入銀廠溝搜救,當天共轉移解救被困群眾6600余人。群眾要脫困,必經白水河大橋,但距白水河大橋約500米處,滑坡體掩埋了公路,形成高約40米、坡度約60度的陡坡,這個陡坡經雨水浸泡泥濘難行,官兵們隻得冒雨用身體搭成人梯,辟出一條生命通道。照片中,被眾人接力傳遞的木板擔架上躺著的是受重傷的王蘭,她在彭州龍門山東林寺廢墟中被救出。身披雨衣的眾多官兵緊緊靠攏,身體幾乎是貼在泥濘的陡坡上,將王蘭高高舉過頭頂……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現場照片記錄著一個個令人動容的瞬間:平武縣黨員干部與村民積極自救互救,東汽公司黨委組織職工搶救被埋人員,醫務工作者響應號召就地進行緊急治療,15名空降兵勇士在沒有准確氣象資料、地面引導和地形極其復雜的情況下成功傘降進入災區,各路救援大軍挺進災區抗震救災,四川路橋公司搶修國道213線……時隔13年,觀眾依然能從這些照片中體驗到抗震救災的驚心動魄,感受到“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救援生命的力量。

2

大災之后

他們用樂觀面對災難

大災之后,家園變廢墟,但生活還要繼續。於是,災區群眾開始了在體育館、在帳篷、在板房的過渡生活。學生們在安置區帳篷內學習、庇護受災群眾的綿陽九洲體育館……這些特殊情境下的照片,定格了大災之后,災區群眾日常生活的堅強姿態。

綿陽九洲體育館,從2008年5月12日接到安置受災群眾的任務到2008年6月29日晚最后一批避難者離開,一共收留過10余萬人,單日最多容納4.5萬人。不少人將它比喻為拯救眾生的“諾亞方舟”。

對於曾經在綿陽九洲體育館度過了災后最初那段艱難時光的人們,灰色巨型鋼架支撐的屋頂和鋼屋頂上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都令他們畢生難忘,而他們更不會忘記的,還有當時體育館內那面“尋親牆”:“王麗玲,女,6歲,地震不慎走失,請速與爸爸王明聯系。”“陳青青,12歲,綿陽安縣人,爸爸媽媽在館內等你。”“哥哥李鑫就讀於北川劉漢希望小學五年級(2)班,弟弟李君就讀於一年級,尋找父親李孝文與母親楊坤,聯系人劉老師!”“我是周新宇,半歲,手戴長命福貴銀圈。爸爸,媽媽,你們快回家!”……密密麻麻的紙條,或深或淺的留言,是一封家書,是一絲希望,是大災大難的歷史印跡。

在九洲體育館一樓的環形走廊兩側,是幾十間曾經的“母嬰室”和“產房”。據九洲體育館有關負責人介紹,“當時好多小朋友、嬰兒,都聚集在這裡。剛開始,館內太擠太臟,所以把辦公室、球員休息室開辟出來當母嬰室,就有秩序多了,奶粉、尿不濕都備齊了的。”

2008年8月4日下午,凝聚著中國人民百年夢想的奧運聖火來到了九洲體育館,經歷特大地震之后的綿陽人民用最隆重熱烈的儀式迎接了聖火。當聖火護衛隊員從火種燈內取出火種,點燃火炬,九洲體育館內瞬間沸騰起來:現場群眾不斷變換場地背景,現場演員不斷用歌舞再現抗震救災的感人場面,館內的大屏幕將一個個重建家園的畫面徐徐展現……綿陽兒女在重建家園的背后,是他們對“更快、更高、更強”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詮釋。

展覽中,一張學生們在帳篷學校學習的照片將觀眾的記憶帶回到2008年夏天那場不一樣的高考現場。地震發生后,四川作出了受災嚴重地區延期高考的決定,實行“分別考試,分列計劃,單獨劃線,同期錄取”。按延考區和非延考區組織兩次普通高考,是四川省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的首次。那年,四川高考語文作文題目,讓考生以“堅強”為話題進行寫作。那年,有一名四川學子在考場中用古詩體寫下長詩歌《悲中行》,“立我於高山之上兮,遠望遠方。還看萬眾一心,不屈脊梁。立我於高山之上兮,展看悲中奮起兮。多難興邦,中華頑強!”真摯的情感與歷歷在目的抗震救災景象,令無數人讀來淚眼潸然。

3

災后重建

他們用雙手開啟新生活

“災區最漂亮的是農房,最堅固的是學校。”這是完成災后重建以后,人們重新來到汶川地震災區的直觀感受。廣東-汶川,山東-北川,浙江-青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來自中東部地區的18個省市與四川地震重災縣結成對子,實行對口支援。一省幫一重災縣,這一制度創新,是我國抗災救災史上的第一次。

30萬支援大軍、3668項對口支援項目、784億元對口支援資金投入……援建省市和援建者們不講條件、不計代價,一切為了災區人民需要,一切為了災后恢復重建。“首都標准”“山東情誼”“廣東速度”“上海質量”……這些特定名詞的背后,是對口支援省市高度負責精神的生動體現,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結出的豐碩果實。

18個對口援建省市援建指揮部的銜牌、中國僑聯援建的北川中學災后重建工程主體結構全部封頂、香港援建工程綿陽中學竣工典禮、澳門援建項目廣元利州菖溪新村、平武縣響岩鎮涪江村村民打出的“知恩圖報要自強,不等不靠建新房”標語……展覽中,一組組反映災區新貌的照片,讓人們看到了地震災區在震后數年內復興的奇跡,以及災區人民不等不靠、用勤勞的雙手開啟新生活的精氣神。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位於北川縣任家坪的北川中學被摧毀。震后,中國僑聯主動請纓援建北川中學,來自73個國家和地區的83萬名歸僑僑眷、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及愛心人士積極響應,共捐贈2億元愛心款。新北川中學坐落在安昌河畔、雲盤山下,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可容納5200名學生就讀。該工程從2009年5月12日開工到2010年8月竣工落成,新北川中學的建設隻用了460天。

在新北川中學外面,是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異地重建的縣城——北川新縣城。2009年6月,新縣城建設全面開工。經過3年艱苦建設,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這裡有了城市模樣。2010年12月底,老縣城建成區受災群眾首批入駐新縣城。次年2月,北川新縣城正式開城。

這座新城,匯集12位院士和50多家規劃設計單位的心血。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新縣城街道的命名:縱為路,橫為街。為了加強新縣城整體方向感,便於居民和游客識記,專家們將東西向道路命名為“街”,南北向道路命名為“路”,交通型干道命名為“大道”。新縣城的交通干道“永昌大道”堪稱新縣城“生長脊”,各種城市功能和設施布局均圍繞其布局,專家對其命名尤為慎重,先后四次更名。最初為感恩援建方山東省,該大道命名為“山東大道”,后為增強名字的歷史厚重感,改名“齊魯大道”。此后,山東省領導明確表態,不為山東“樹碑立傳”,該大道更名為“齊心大道”。經反復斟酌,專家們最后形成共識:新縣城的重大基礎設施都以“永昌”命名,寓意北川永遠昌盛,“齊心大道”更名為“永昌大道”。

照片是歷史的記錄,也是新貌的呈現。近年來,北川因地制宜加快發展腳步,不僅成功脫貧,還建立了通航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智慧家居及物流產業園、農特產品產業園、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區,而北川新縣城也已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核心區域。(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成博)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