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新科技 西南財經大學培養“新財經”一流人才

王波

2021年06月20日11:29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高校超強CP正式官宣:一起成為更好的大學!”暮春的一天,一條消息點燃了川內各大新聞媒體“朋友圈”。

當日,西南財經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正式簽約,開啟“新財經+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新合作。這是繼2020年共建“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培養跨界創新型金融科技人才之后,兩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再度牽手,把跨學科合作上升到兩校整體戰略層面。

對於合作的一方西南財大而言,這是其主動適應新科技、新經濟和新業態變革,建設新文科、引領“新財經”,探索財經人才培養模式轉型升級的一個精彩瞬間。

新科技和產業革命浪潮奔騰而至,傳統財經教育正在被顛覆、重塑,作為全國重點財經大學,如何應對澎湃而來的時代浪潮,培養國家急需的新型財經人才?近年來,西南財經大學(以下簡稱西南財大)在全國率先提出“新財經”理念,超前布局、革故鼎新,扎實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以多個集聚高層次資源的大型平台為依托,持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大力培養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與經濟管理學科等交叉融合的拔尖創新人才,“新財經”一流人才培養改革成果初顯。

聚焦跨學科,布局“新財經”人才培養改革

“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為代表的現代科技,正在不斷改變財經領域的內涵與外延。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催生著‘新財經’,也引發高等財經教育的深層次變革。”2018年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上,西南財大黨委書記趙德武言語鏗鏘。

變革之路通向何方?經過一場場教育思想大討論,西南財大上下集思廣益、統一思想:以“新財經”引領學校全面創新發展,大膽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深化財經科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積極布局建設金融科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交叉專業,啟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財經”升級。

以專業建設為抓手,學校“新財經”建設頻開新局。2017年以來,西南財大每年向教育部申報跨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專業,4年來獲准增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大數據管理與運用、供應鏈管理、計算金融等“新財經”特色鮮明的新專業7個。

與此同時,西財推“陳”出新,以“智能+”“物聯網+”改造財經傳統專業,橫跨經管法理工多個學科門類,開設金融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會計、經濟與管理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試驗特區,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全面融入本碩博課程體系。在金融人才培養領域,學校於2018年創辦金融與人工智能實驗班,構建“課堂教學+項目研發+專業競賽+實習實踐”四位一體培養體系,將金融科技理念牢牢嵌入人才培養中,成為國內金融科技理論和行業標准的重要制定者、引領者。2020年,學校又與電子科大共建“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合學士學位項目,集聚兩校學科專業優勢,共同培養信息科技與現代化金融深度交叉融合、具有跨界創新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新財經”與“新工科”的跨界融合,開創了國內跨學校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先河。

在中國大陸首家擁有AACSB商科和會計雙認証的會計學院,傳統會計專業的新財經升級也大步向前。“新技術背景下傳統范式的會計教育正面臨巨大挑戰,會計類專業的未來在於財務、技術和信息科學的交叉融合。”會計學院負責人表示,學院瞄准培養適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發展,集會計財務、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專業能力於一身,同時具備戰略思維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全面修訂專業培養方案:2018年,學院率先在全國開設“大數據會計”本科實驗班﹔2019年,學院在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三個專業全面植入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課程,引領會計類專業人才培養轉型。學院關於大數據會計建設的系列做法獲得業界和高校高度關注,國內外40多所高校紛紛前來學習調研。

西南財大還發揮“經濟與管理學科群”交叉融合優勢,獲批開辦國內唯一以數據科學為特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特拉華數據科學學院,圍繞“新財經”發展戰略開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系統與數據管理方向)、金融數學(金融服務與量化分析方向)、物流管理(運營管理與商務分析方向)三個本科專業,全力打造“新財經”一流本科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創新示范區,首屆學生已於2020年入學。

“新財經”人才培養是否落實落地,課程建設是關鍵。西南財大系統設計新財經課程體系,圍繞“財經理論+數據算法+模擬建模+機器學習+場景運用”5大模塊,重點開發金融科技、保險科技、金融計量學、區塊鏈技術與加密數字貨幣、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計算金融等58門新財經課程,並面向全校開設人工智能榮譽課程。

在探索“新財經”升級的基礎上,西南財大持續提升卓越財經人才培養能力。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統領,完善“通識教育+寬口徑專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互融共通﹔出台“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實施“1+N”系列改革,依托教育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等,培樹經管學術型拔尖人才、新財經光華實驗班人才、國際組織人才等三類拔尖人才,構建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項目制“四制協同”新機制,實施小班化、個性化、智能化、國際化、本碩博貫通化等的“五化聯動”新模式﹔圍繞“新財經”人才培養,進一步深徹轉變課程教學范式——加速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與“研究性教與學”深度融合,創設具有臨場感、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教學情境,促進虛擬仿真實驗教法創新、提升金融科技實驗課教學效果等。2020年,西財15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先后有22個專業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一流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能力,為“新財經”的突破升級提供了良好保障。

依托大平台,鍛造“新財經”跨界精英

一流的“新財經”人才,需要一流的教學科研平台提供強勁支撐。近年來,在西南財大,一系列集聚國際頂尖資源的育人大平台陸續布局:

2017年7月,西南財大以創始成員單位身份加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際風險數據分析聯盟CDAR實驗室,基於全球最先進的研究和建模手段,在大數據背景下研究金融市場熱點難點問題﹔

2018年11月,西南財大與成都市政府、美國道富集團簽約共建金融科技國際聯合創新實驗室,開展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合作﹔

2018年起,西南財大聯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等舉辦國際金融科技論壇、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

2019年6月,西南財大與成都市政府共建交子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整合校、地、企各界資源,建設金融科技領域全國一流的學術高地、科研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和高端人才培養基地,集聚了大數據研究院、中國區塊鏈研究中心、西南財經大學-雲從科技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10余個產學研一體化項目,催生了多個高質量應用性成果

......

系列高端平台強有力地支撐著西南財大學子快速成長,提供了實踐育人、深度融入業界需求和真實工作場景的廣闊舞台。

“這裡全都是很厲害的人,我的眼界大大拓寬了!” 剛上大一,金融科技專業學生武怡彤就參與了金融科技國際聯合實驗室的項目研發。依托實驗室,學校開展了基於Python的在線虛擬實驗課堂 (OVEC) 項目、金融科技背景下的智能投資和上市公司估值虛擬仿真實驗等項目,讓許多本科生在真實的金融應用場景中進行實踐性學習。

依托系列大平台,西南財大還舉行了CFA全球分析挑戰賽、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統計建模大賽、中金所杯知識競賽、投資理財金融挑戰賽等系列高水平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幫助同學們開展實踐性學習,運用前沿新理論、新技術來解決行業“痛點”和亟需。在西南財大自主研發、至今已舉行三屆的“成都八零高校金融科技產品與研發大賽”中,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際一流名校的學子們同西南財大學生一起針對特定金融科技類應用場景,使用機器學習、區塊鏈、UX設計、金融工程和全棧軟件開發等技術,在80個小時的極限挑戰裡給出自己創建的產品原型。通過這場賽事,選手們綜合應用金融分析、數學建模和計算機編程的能力迅速提升。多所世界名校的選手們由衷感嘆:“這場賽事讓我們脫胎換骨!”

大賽之外,西南財大還圍繞創新創業教育搭建多個平台,培養具有實干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拓展校內“一圃一園兩基地”創業實踐平台,與香港金融數據公司建成“FDT創新工場”﹔設立1億元“西財—黑馬”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成功孵化53個項目﹔舉辦全國財經院校創新創業大賽等特色賽事,學生在“互聯網+”“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競賽中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132項﹔組織學生赴劍橋大學學習創新創業課程,培養了一大批西財創客。

“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西南財大要繼續加大‘新財經’人才培養力度,努力擔負起引領‘新財經’的時代重任。”西南財大黨委副書記、校長卓志如是說。 

(責編:高紅霞、薛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