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供銷系統拓展服務內涵 讓“綠色農資”動起來

2021年06月09日07:14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讓“綠色農資”動起來

  6月5日一早,一輛貨車駛進德陽市旌陽區柏隆鎮清和村榮升和家庭農場,車上滿載由當地供銷社下屬農資公司配送的化肥。

  5月中下旬以來,四川省大部分地區進入水稻插秧時節。“我們承包的300畝農田水稻剛移栽結束,現在正是給水稻追肥的時候,最近化肥緊俏,在供銷社訂購化肥,不僅質量有保証、價格便宜,而且還送貨上門。”榮升和家庭農場負責人廖昌榮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供銷社不斷深化綜合改革,成為推進“三農”工作、直接為農服務的重要載體。特別是依托廣泛的流通網絡,加快經營服務體系上下貫通,正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台。

  依托廣泛網絡拓展為農服務

  “從供銷社採購農資,全年每畝田的農資成本可降低30元。”成都市新都區軍屯鎮金牛村春東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田介紹,今年大春播種前,他還將承包田的土樣拿到邦力達農資連鎖什邡有限公司進行了土樣檢測,“知道土壤中缺哪些元素,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施肥。”

  邦力達是省供銷社的下屬農資企業。“我們不僅配送農資,還開展烘干、土壤檢測、測土配肥等服務。”邦力達農資連鎖什邡有限公司負責人包應圍介紹。

  如何做到農資質優價廉?“流通服務是供銷社的傳統優勢。”省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供銷社有扎實的基層基礎,目前除脫貧地區外,基層供銷社實現鄉鎮全覆蓋。供銷社不僅擁有自己的農資生產企業,還有經銷渠道,可以減少中間環節。

  為做好農資供應,今年春耕以來,全省供銷系統建立春耕農資保供應急調度機制,在全省設立26個農資價格監測點,組織全省農資企業和基層供銷社,做好農資保供穩價和質量安全等工作。

  依托廣泛網絡,供銷社為農服務功能不斷拓展。全省建設農村綜合服務社2.5萬個、庄稼醫院1.2萬個,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0868個、行業協會1159家,涵蓋農民生產生活各領域。其中,全省農資市場佔有率穩定在65%以上,組建市場化會計服務中心57個,為6300余家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代理記賬服務。

  構建回收利用體系擴大“綠色農資”供應

  6月5日,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再生資源回收站內,一輛小貨車滿載廢棄農膜,准備發往市區農膜處理公司。“最近水稻育秧后的廢棄地膜比較多,一個月要往外拉3噸左右廢棄農膜。”回收站負責人廖國建說。

  廢棄地膜是主要農業廢棄物之一,會對田間造成污染,危害耕地質量。

  不過,一方面,由於交售收益低、撿拾難度大,不少村民在田間地頭焚燒、掩埋廢舊農膜。另一方面,處理加工收益偏低,制約了廢棄地膜的回收利用。

  如何推進農業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

  “關鍵是構建回收利用體系。”廣元市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底,該市供銷社牽頭,整合基層供銷社網點、社區綜合服務社、庄稼醫院、再生資源回收點等資源,統一建設回收網點。全市共建成回收網點2700余個,覆蓋所有鄉鎮和行政村,構建起“村回收、鄉鎮轉運、縣區集中、市處理”的廢棄農膜收集和處理體系。

  “單靠處理廢舊農膜,基本沒有利潤。”廣元市供聯致順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喻明元介紹,公司位於廣元市回龍河工業園區,可將廢舊農膜加工成再生顆粒,再對外出售,用於生產各類排污管道、塑料工具等。

  為提高農戶和經營主體積極性,廣元市建立補貼機制,市政府每年安排市級財政資金300萬元用於廢棄農膜回收處理體系建設、中轉運輸環節、加工企業補貼。2019年以來,廣元市廢棄農膜撿拾回收率達85%,加工處理率保持100%。

  目前,全省已有16個縣(市、區)實施農膜回收行動試點。“供銷社有廣泛的基層網點和流通體系,要加快建成城鄉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網絡體系,讓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成為‘綠色農資’。”省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史曉露)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