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四川制鹽人,為什麼要在鹽井上安裝定滑輪?

2021年05月04日08:05  來源:封面新聞
 
原標題:古代打工人︱東漢四川制鹽人,為什麼要在鹽井上安裝定滑輪?

  味從鹽出,鹽是百味之祖,也是食肴之將。在四川,古老的制鹽技藝,延續了幾代人的辛苦艱辛,時間的積累成就了人們賴以生存的鹽的精華。

  東漢制鹽畫像磚(四川博物院藏)

  曾經入選央視《國家寶藏2》的東漢制鹽畫像磚,栩栩如生地刻畫了東漢時期四川人制鹽的場景:在層巒疊嶂的山間,勞動人民在汲鹵、燒灶、背柴,還原了2000多年前的四川制鹽人一派繁忙的勞動畫面,期間還隱藏著一些黑科技。

  川博典藏部副研究員何先紅介紹,川博館藏了3塊東漢制鹽畫像磚,其中的明星文物曾入選《國家寶藏》,民國時期出土於四川邛崍花牌坊地區。

  從這塊東漢制鹽畫像磚中,觀眾得以窺見漢代四川井鹽生產的繁忙景象:在起伏的山巒間,左邊是一高大井架,四人在吸鹵,有槽將鹽鹵引入右下角的灶鍋內,有三人在灶旁操作,山間另有五人在背柴和狩獵。

  這塊制鹽畫像磚上不僅有制鹽的工藝,還有運輸的場景:左下角是一鹽井,井上有高架,架上挂著吊桶,四人站在架上正用滑車和吊桶汲取鹵水,用竹子管道運送到灶房。右下角設有灶台,長方形灶上有釜,兩人於上下照料,一人灶口扇火,其背景為重迭起伏的山巒中二人似運輸鹽包。

  東漢制鹽畫像磚拓片(四川博物院藏)

  而郫縣出土的東漢制鹽畫像磚不僅畫面完整,而且內容豐富,山林間有飛禽走獸,畫面左下角的高架上,有4個人正在用轱轆上下交替汲鹵。高架旁還有一個盛放鹵水的槽,並用一個竹筧經過山谷,將鹵水引入右邊的長方形灶上。而灶上正放著5個釜,灶的左邊是火門,門前還有一人架柴煽火,制鹽的場景十分生動。

  遠古時期的四川盆地,曾是一個巨大的內陸咸水湖,隨著氣候的變化,湖水逐步得以蒸發減少,積存在盆地的低窪地帶,並被封存在地下,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鹵水層,這給四川人提供了豐富鹽業資源。

  根據鹽的來源,中國古代的鹽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岩鹽。井鹽則主要產於川滇地區,尤以蜀地井鹽聞名全國。東漢時期,產鹽的地方並不多,其中四川盆地的自貢和臨邛(今邛崍)所產井鹽品質極高,可以為井鹽“代言”。

  井鹽的生產,需先鑿井取鹵,而后設灶煎制。從川博館藏的畫像磚上可以看出,東漢人制鹽已經科技范兒十足。川博講解員王青青介紹,當時鑿井技術有所進步,已經出現了“深六十余丈”,約合138.24米的鹽井。制鹽人採用樓架方式,安裝定滑輪汲取鹵水,提高採鹵效率。此外,在煎鹽時,他們採用溫鍋熱鹵水以蒸發水分,節約燃料。

  “一泉吐白玉,萬裡走黃金。”人們把從井中汲取的鹽稱為“白玉”,價值堪稱“黃金”。在漢代,鹽業是政府三大重要賦稅之一,鹽的開採和經營是富可敵國的暴利行業。透過川博館藏的這些畫像磚,觀眾可以想象,辛苦的四川制鹽人,通過源源不斷的井鹽給當地帶來了巨額財富,也優質的食鹽烹飪的佳肴豐富了舌尖上的中國。(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