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答好脫貧“答卷”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2021年04月21日07:24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綿陽:答好脫貧“答卷”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4月15日,在位於北川經開區的四川省樂川科技有限公司車間裡,袁仕應正熟練地用推車運送產品。因小時候右手意外受傷,袁仕應落下殘疾,在家以務農為生,2014年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現在,袁仕應夫妻倆都應聘進入這家家門口的工廠上班,每月收入共有八九千元,有時甚至能達到一萬余元。通過引進產業,滿足當地群眾就近就業的需求,該公司75%的員工均為北川本地人。“通過培訓,普通農民變成技術工人,既解決本地就業,幫助農民群眾增收﹔又為企業創造效益,這是一件雙贏的事。”該公司負責人說。

從脫貧攻堅,到奔向小康,這樣的案例在綿陽還有很多。目前,綿陽已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面向未來,綿陽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前行。

勇於擔當 壓實責任 形成脫貧攻堅合力

近年來,為交出高質量的脫貧攻堅歷史答卷,綿陽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首要民生實事來抓。

放在心上,更抓在手上。綿陽精心統籌部署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精心構建“3+10+N”脫貧攻堅政策體系,編制《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和階段性工作要點,出台《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46條硬措施》等文件,建立健全指揮、責任、工作、督查、獎懲“五大機制”,做到重點突出、路徑清晰、系統優化,織密織牢脫貧攻堅市級“四梁八柱”頂層設計網。

領責前行,擰成“一股繩”。綿陽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各級主要領導既“挂帥”又“出征”,深入貧困村,察真貧、找問題、謀對策。出台《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牽頭負責事項》,厘清43個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推動、分管領導靠前指揮、部門通力協作、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扶貧工作格局。

截至2019年底,綿陽市520個貧困村、8.3萬戶、22.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退出,北川、平武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高質量摘帽,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全域減貧任務。

精准施策 咬定目標 下足“繡花”功夫

脫貧攻堅工作面廣、任務繁重,但不能急於求成,搞“一刀切”,而是要根據具體點位、具體情況,精准施策,量身定制脫貧方案。

為此,綿陽直面問題,下足“繡花”功夫——

有的貧困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山裡的特產賣不出去——綿陽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新建的公路通向大山深處。“十三五”期間,累計新(改)建縣道、鄉道、村道等農村公路1.1萬公裡﹔

有的貧困村產業乏力,缺乏品牌,守著“寶山”卻賣不上好價格——綿陽投入農業產業扶貧資金7.02億元,引入龍頭企業、園區,通過“訂單收購、保護價收購”等模式,帶動4.48萬人依靠發展農業產業實現穩定脫貧﹔

有的貧困戶技能不足,就業選擇面窄——綿陽培訓建檔立卡勞動力12514人次,公益性崗位安置9565人,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10.6萬人。

除市域內,綿陽還落實精准對口幫扶責任,市級領導帶動縣級部門負責人、574個幫扶單位積極參與幫扶,累計選派1380名第一書記、1709名工作隊員、545名農技員和1948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參加駐村幫扶。調動全社會力量,動員1100多個社會組織、11.9萬愛心人士解決貧困群眾需求4萬余件次。

補齊短板 鞏固成果 筑牢奔康產業基礎

脫貧不是終點,如何綜合施策,防止致貧返貧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

綿陽市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不摘”要求,認真對接、用足用好相關政策措施,相應加大支持力度。同時,科學編制實施扶貧專項,在產業、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和工作力度,以每個重點領域脫貧成果鞏固提升,進一步夯實筑牢基層基礎,切實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

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暗訪工作制度》《督辦工作制度》《暗訪督查標准流程》等制度,創新全域常態暗訪、交叉互鑒暗訪等模式,及時發現問題、點球整改、補齊短板,同步核查各級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確保問題真改實改。

筑牢保障,綿陽脫貧攻堅的成果經受住了疫情的沖擊。2020年,綿陽用足政策,線上線下幫助銷售滯銷扶貧產品400余萬元,通過搭建“線上+線下”服務平台、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增設公益性崗位等方式,累計實現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79289人,實現有務工意願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率達100%。

改革創新,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積蓄動力。在江油市戰旗鎮白沙村,原來的三個村合並為一個村,“優勢產業得到壯大,還引進了生產線,從賣初級產品的稻谷升級為有機稻米,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預計今年將增長到200萬元。”站在江油市戰旗鎮白沙村引進的稻米生產線前,白沙村黨委書記陳光玉說。

面向未來,綿陽正科學編制相關規劃,總結用好脫貧攻堅經驗,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服務大局 對口幫扶彰顯擔當

2020年底,一場特別的招聘會在阿壩州壤塘縣舉行,現場達成用工意向登記80人。隨后,20多名壤塘青年登上免費大巴車來到綿陽,接受為期10天的摩托車維修技能培訓。這場“拎包就走”的培訓背后,是綿陽市人社局的牽線協調。

在對口幫扶阿壩州紅原縣、壤塘縣和涼山州昭覺縣、布拖縣的工作中,綿陽堅持“一盤棋”的思路,各援建單位傾力幫扶,各展所能。以對口幫扶壤塘縣為例,壤塘縣和綿陽市游仙區以及相關部門、鄉鎮、村社、學校、醫院、企業、社會組織等39個單位結成幫扶對子,鄉鎮、學校實現全覆蓋結對。

為凝聚力量,綿陽市對口幫扶壤塘縣前線工作指揮部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綜合、項目、宣傳、團隊建設4個工作組。根據86名對口幫扶干部的工作背景和特長,建立教育、醫衛、鄉村、經濟、黨政5個工作分隊,強化工作互動、資源共享,以“主人翁”的勁頭推動對口幫扶工作。

結對只是基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才是長久之道。壤塘縣原切洛瑪村的一片土豆田升級為高原香蔥基地,就是一個實例。那裡過去種植土豆等傳統作物,收益不高。在考察了當地氣候、土壤等情況后,對口幫扶干部找到綿陽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引入資金和技術,結合當地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特點,量身定制了高原香蔥等一批特色蔬菜。

現在當地已經建立起一批蔬菜大棚,擺脫了看天吃菜的限制,高原蔬菜已打響品牌,進入綿陽、成都等地的超市。僅此一項,每年可為當地帶來60多萬元的收入。

取得成績的背后,是綿陽市的大力投入。該市先后選派援建干部1129名,累計投入8.95億元。計劃投資12.5億元的“紅原·三台·溫州飛地產業園區”在三台縣簽約建設,對口幫扶4個深度貧困縣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脫貧經驗一覽

◎2017年,《為精准脫貧匯聚更多社會力量——綿陽市創新推動社會扶貧工作紀實》案例入選2017年四川省干部培訓“好教材、好課程、好案例”名單。

在做法上,綿陽搭建市級綜合扶貧平台,推動扶貧活動覆蓋北川羌族自治縣和平武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520個貧困村、22.7萬貧困人口。在培育專業社會組織助推脫貧攻堅方面,孵化培育各類扶貧社會組織35家。同時,綿陽動員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精准扶貧,在資金、技術、品牌、標准等方面實施精准扶貧,一大批綿陽本地的名優產品遠銷全國,實現了農戶的增收致富。

◎北川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探索出“互聯網+精准扶貧村級財務代理記賬”模式。

該系統具備會計核算、項目管理、村務管理、信息管理、監督管理等功能,將平台核算范圍由村辦公經費、公共服務運行經費等擴大到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上級專項資金、到村到戶民生補助資金、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等。該系統委托專業團隊完成會計核算,通過平台自動統計報表信息,減少人員培訓和軟件開發成本,同時規范了會計核算、會計監督,防治微腐敗,加強了扶貧管理,便於精准施策,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台縣以農村改革為手段,探索實踐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其做法和經驗被中國國際電視台報道。

針對農村發展存在的“人、地、錢”問題,三台縣大膽創新,在“人”方面建立“鄉村振興講習所”,培育鄉村人才,試點吸納“新鄉賢”入村。在“地”方面開展土地“三權分置”,探索定向頒發土地經營權証500余宗,並積極探索土地入股、抱團合作、服務集約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在“錢”方面,成立融資擔保公司,設立300萬元分險基金,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台,開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帶動2萬戶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戶均增收2000元。

◎立足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特殊縣情,平武縣堅持“脫貧攻堅生態先行”這一主線。

平武縣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統一,探索“1+5”生態扶貧模式,即“脫貧攻堅生態先行”一條主線,“生態補償扶貧、生態產業扶貧、生態就業扶貧、生態公益扶貧、生態建設扶貧”5個主攻方向。2014年以來,安排扶貧資金1.9億元,重點支持“135N”產業示范園、基地建設、品牌創建和技術培訓推廣。已建成現代農業園3個,平武中蜂+產業示范園等84個﹔發展茶園13.5萬畝,投產茶園11萬畝,總產值1.37億元……其中,白馬王朗景區帶村旅游扶貧模式入選《中國扶貧開發年鑒2016》。

◎梓潼縣探索出“政府+龍頭企業、金融、合作社、農場主、貧困戶及貧困村”的“1+5”生態循環產業扶貧新模式,被人民網、四川省全創辦、省委改革辦評為“2016年四川十大改革轉型發展案例”。

“1”就是政府制定規劃、搭建平台、整合項目、落實政策﹔“5”,指龍頭企業(正大集團)制定養殖相關標准,提供生產原材料和技術服務,回收產品﹔金融機構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小額信貸,由政府貼息﹔扶貧合作社由貧困戶及村集體投資入股,成為產業扶貧的主體﹔農場主連片種植果園,消納養殖糞污,成為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關鍵﹔貧困戶用扶貧小額信貸及量化到戶的項目補助資金,貧困村集體用扶貧周轉金,折股入社,按股分紅。(劉毅)

(責編:羅昱、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