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社區源頭 筑牢防災減災“前沿陣地”

——探訪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雨城區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區

來源:雅安日報

2021年04月14日21:50  
 

防災減災,對於每個城市、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雨城區積極推進社區(村)綜合減災標准化建設,著力提升全區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局聯合發布2020年度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雨城區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區上榜。

盤活資源 夯實社區防災減災基礎

微型消防站的迷你消防巡邏車,定時穿梭在居民區﹔藍底白字的應急避難指示牌,立在進出小區的醒目位置﹔最新生產的箱裝方便面以及被褥、救生衣等物資,整齊擺放在防災減災儲備室裡……近日,記者來到雨城區青江路社區,看到以上場景。

說起減災工作的家底,青江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朱冬娟心裡有個“賬本”——社區總人數13000多人,其中59名脆弱人群。“殘疾人、孕婦屬於脆弱人群,他們的數量,我們都要清楚,並做好防災預案。”朱冬娟說,基層減災工作要落細落實。

針對轄區特點,青江路社區因地制宜,堅持盤活和發動各方資源及駐街單位,發動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小區物業主任、企業負責人等社會力量,組織成立災害巡查、醫療救助、物資保障等8個小組,扎實開展社區減災工作。此外,社區還建立物聯網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預警系統,實現社區事故預警信息高覆蓋。數據顯示,2020年共排查消除小區內消防通道被堵、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等隱患300余處。

“防火防盜、關好門窗、注意安全!”在青江路社區,居民們時常都能聽見這樣的喊話聲。

為大家做提醒的,是一個由小區居民組成的防減災志願服務隊——他們的無私奉獻,構成了青江路社區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一環。

防災減災,關乎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在走訪過程中,居民告訴記者,雖然災害發生的幾率很小,但未雨綢繆,每次看到社區與小區物業相互配合,定期走訪宣傳減災知識,他心裡充滿安全感。

社區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和開展自救互救水平的高低,對於預防災害、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災害損失意義重大。“為進一步增強轄區居民的減災意識,普及減災知識,提高群眾避災自救能力,我們以創建防災減災示范社區為載體,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社區防災減災自救的新路子。”朱冬娟說,社區建立防災減災領導小組,由社區書記擔任組長,負責落實防災、減災、防汛、抗震各項工作﹔制定應急預案,明確目標,落實分工﹔成立信息聯絡員隊伍,負責將自然災害、防汛、防旱的信息工作傳遞給各網格員﹔建立社區應急小分隊,做到一有汛情和危情能夠拉得出、打得響,既能戰又能勝……在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中, 青江路社區將轄區劃為 10個網格,通過細分網格和制定完善社區應急救助預案,成立多支應急小分隊,提高防災應急能力和救災工作水平。

“我們建立了學習制度,及時組織學習防災減災以及上級有關指示精神﹔建立巡查管理制度,落實人員,對低窪地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加強值班制度,在汛期下雨天實行24小時值班。在抓好制度建設的同時,我們更注重責任的落實。”朱冬娟介紹。

當災害來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成為守護群眾安全的基本防線。走進青江路社區,主干道處設有醒目的避災點指示牌,避災場所醫療室內儲備充足的醫療物資,社區內隱患監測檢查記錄表等台賬條理清晰,這些都體現了社區對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用心與細心。

“因為社區裡老人多,設置一個較大應急避難場所,也能夠方便他們走最少的路,到最近的點來避難。”據介紹,該避難場所位於三雅園。2013年“4·20”蘆山強烈地震期間,被確定為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園內具備應急指揮、應急棚戶安置、應急醫療救護、應急物資儲備、應急供電、應急取水、應急公共廁所、應急垃圾回收等功能,佔地面積約6.7萬平方米,可緊急容留安置6000人。突發災難情況,居住最遠的轄區居民可在30分鐘內沿撤離指示標識快速有序疏散到園內避災,發揮其救護和避難作用。

共建共享 讓綜合減災理念家喻戶曉

前不久,社區開展了一場防災減災綜合應急演練和宣傳活動。活動設置了滅火器使用及心肺復蘇現場演示與培訓環節,向居民普及消防常識與急救方法。現場氣氛活躍,居民踴躍參與體驗。

“這次應急演練和宣傳,讓我學會了自救和互救的知識,知道了在災害來臨的時候要採取什麼措施減輕自己受到的傷害。”在現場參與了演練的居民說,通過演練,自己對報警信號、撤離路線、臨時避難地點等應急撤離事項都有了相應了解。

防災減災,演練和宣傳也是關鍵。

共建共享,讓綜合減災理念家喻戶曉,青江路社區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有聲有色。2020年4月建成青江路社區智能安防綜合體驗區。體驗區佔地70㎡,總投資25萬元,體驗區內包含禁毒展示區、安全防盜展示區、防火滅火體驗區、防電信詐騙體驗區、生命急救體驗區、防觸電體驗區、VR逃生體驗區。參觀者可以通過人機互動、情景模擬、實物體驗、視頻演示等形式,直觀掌握防火、防盜、防詐騙、急救等安全知識,有效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與水平。體驗區建成后採取預約形式對全體市民開放,已接待居民群眾、學生1000余人次,綜合體驗館通過高科技技術,用更直觀和生動的方式寓教於樂,將孩子們從上課學習轉變為參與體驗,提高孩子們參與度的同時,也讓孩子們在感受中理解,充分加深了孩子們的記憶,提高了宣傳力度,讓孩子們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學習逃生知識,提高自救、互助能力。

社區的市民家長學校開辟了預防災害安全知識課堂,以社區為平台,定期邀請交警、消防等部門開展防災減災科普知識講座。還多次邀請街道消防隊到轄區企業、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演練。轄區內企事業單位也多次開展地震、消防安全的教育培訓和逃生演練,並成立了減災防災黨員志願隊與義務救援隊。“在社區組織開展的災后居民緊急疏散、災后鄰裡互救,救援兒童、老人、病患等一系列應急演練活動,有效鍛煉了群眾面對災害的心理承受能力。”朱冬娟表示。

防災減災 筑牢生命安全防線

青江路社區爭創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努力,只是雨城區防災減災工作的一個縮影。

2020年,雨城區應急管理局防災減災中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並完善巨災保險制度,將減災工作向基層末梢延伸夯實,構筑起一道提高災害風險治理能力、降低人民群眾受災損失的安全防護網,真正將減災工作辦成一項民生工程,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雨城區防災減災服務中心按照《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管理暫行辦法》,提出減災示范社區要樹立“大減災、大安全、大聯動、大融合”創建理念。對照“網格化、體系化、精細化、智慧化”創建目標,按照“全覆蓋、全要素、全領域、全員額”創建要求,市減災辦、應急管理局、氣象局組成聯合考評組,嚴格按照創建管理辦法,對各申報創建的社區實地審查驗收。

“防災減災工作是一項宏大的工程,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扎實的基層工作。”雨城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區以爭創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工作為抓手,推動基層防災減災能力標准化建設,加強社區(村)減災資源和力量統籌,提高基層特別是農村綜合災害風險治理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雨城區災害風險治理能力。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抓好全區綜合減災標准化社區建設,為老百姓營造安全的社區環境。”該負責人說。

(雅安日報記者 石雨川)

(責編:羅昱、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