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稱金銀 這組藏品告訴你

2021年04月08日09:28  來源:廣州日報
 

今天人們一部手機走天下,但這種便利,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曾幾何時,出門在外,要各種費心思看護隨身盤纏,還要用到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兌換錢鈔,達成交易,這也就催生了種種專門的工具。

現在我們要想看到這些工具,通常隻能在電影、電視劇裡,生活裡還能遇見嗎?還真有,比如嶺南金融博物館裡,就收藏有一套。

這種“戥子” 就是專門用來稱銀子的小秤

嶺南金融博物館收藏的一組錢庄銀號工具,包括了戥子、算盤、天平與砝碼、銅錘、金銀盒。它們形態各異,各司其職,共同支撐著舊時那些大大小小的商鋪、錢庄、銀號的運行。

戥(děng)子,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稱重計量工具。清人錢大昕謂:“等子所以稱物者, 俗作‘戥’”。嶺南金融博物館藏戥子由兩部分組成:戥稱和外封裝。戥子的木質封裝,呈長葫蘆狀,尖端有活結,方便開啟以取用內部的戥稱。內部的戥稱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戥杆、戥盤、戥砣(或叫戥錘),其實就是一個小巧的杆秤。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戥子,戥杆材質是動物骨,推測為駱駝骨或象牙,刻有標尺﹔戥盤為銅質,薄厚不等,盤邊沿均勻地開了三個洞,用以系繩﹔戥砣(或叫戥錘)為銅質,初步推測為黃銅。看似簡單的設計,其實講究頗多。戥子稱量東西,首要准確精密,所以戥杆必須纖細、輕盈又平直、均勻,駱駝腿骨質地堅實而氣孔少,成為舊時制杆材料的首選之一。

直至清代,很多地方還是銀錠和銅錢兩種貨幣通用,所以商業人士一般會隨身攜帶一個裝著戥子的小盒,收到碎銀子用戥子來稱量,等攢到一定分量再熔鑄成銀錠。《紅樓夢》裡有一段講到晴雯偶感風寒,請了大夫診治。因平日裡管賬的大丫頭襲人不在,輪到麝月給錢時遇到了麻煩,“於是開了抽屜,才看見一個小笸籮,內放著幾塊銀子,倒也有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塊銀,提起戥子來問寶玉:‘哪是一兩的星兒?’”從中可以看出,沒有戥子的幫助,要給一兩銀子的診金,也是麻煩的。

古代戥秤保存下來較早的,有明代萬歷年間的實物體,造型與現代戥秤接近。這兩支戥秤的分度數都格外多,這是相對精度高的一種體現。但分度過多也會降低秤的分辨力。明代白銀已成為法定的流通貨幣,戥子和其他不同大小的杆秤構成了商品交易的成套稱量體系。

天平和算盤 做“大買賣”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中國,天平很早就出現了。其中比較多出土的,包括戰國時期的不少天平,尤其是在戰國時期楚國的范圍內,數量更是不小。據考古學家高至喜的統計,僅現在湖南的長沙、常德、衡陽等地區,從1949年到1972年,就在101座楚墓中出土過天平和砝碼,由此可見當時它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是使用非常普遍的用具了。嶺南金融博物館中就收藏著清代銀號用的天平與一百兩砝碼,這是可以進行“大買賣”交易的工具。

算盤也是古人出門談生意需要帶的工具之一。大商號、大銀號交易數量很大,會用到特制的長算盤,或通常放置於錢庄櫃台,一分為二供店小二使用。而當店家出門談個小生意,以便攜為主,也出現了與戥子大小相近的小算盤。

算盤退出人們的日常生活還不算久,在上世紀90年代,很多人算賬還是習慣撥拉算盤珠。今天在很多店鋪中,收銀台那裡也有以巨大的算盤珠作為裝飾的,取財源滾滾、分毫不差的好意頭。學校裡也有些開設了算盤興趣班或者小課程。從日用的角度來說,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算盤快且准,的確是偉大的發明。

銅錘和銀盒 訴說著濠畔街和十八甫的繁華

過去的錢庄中,其他功用的專用工具也有很多。比如館藏的一件錢庄用的工匠銅錘,就是銀匠用來捶打白銀的工具。與一般工匠錘相比,它特別之處在於側面書寫有文字:“廣州濠畔”。博物館的專家告訴記者,舊日廣州濠畔街銀號錢庄集聚、貨物交易繁華。

濠畔街的繁華,見証的是廣州長期內外貿易的繁榮。研究者指出,宋元時期,玉帶濠作為廣州古城南面的護城河,宋代至清朝亦作為避風港和商業集散地,沿岸商業繁榮,逐漸成為廣州商業與文化中心。濠畔街是指玉帶濠沿岸的商業街,其正是伴隨玉帶濠繁榮的商業貿易而發展起來的。

明清時期,大量的商幫會館在濠畔街建立分館,銀局票號數不勝數。清乾隆、嘉慶年間,濠畔街的西段是盛極一時的廣州金融中心,這一時期也是玉帶濠沿岸發展的全盛時期。1840年鴉片戰爭后,濠畔街的大部分商鋪會館被戰火毀壞,濠畔街失去金融中心的地位。清咸豐年間,濠畔街成為手工作坊一條街,尤其以皮革業聞名,成為整個廣府最著名的鼓樂及皮革制品商業街。現存濠畔街是一條短小的老街道,在大德路南側,東接解放南路,西至人民南路。

又如一件“十八甫金銀盒”,也見証了商業繁華,展品文字上的電話號碼,更是體現出嶺南人善於使用新技術,敢於開拓新領域。十八甫位於荔灣區西關,是廣州一處重要的地名。為明朝發展起來的18條商業繁盛的街圩,是西關最早的商業區,所謂“粵省殷富甲天下……夷樓海舶,雲集城外,由清波門至十八鋪,街市繁華,十倍蘇杭。”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鬆竹

部分文字素材:嶺南金融博物館提供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