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113字回信寫了什麼

2021年04月06日07:38  來源:四川日報
 

黃炎培。

黃炎培回信信封。

“我手中的這封信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日前,在成都市郫都區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謝瑩向記者展示了一封頗有意義的信件。

“這封信的信封用的是當年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的專用信封,印有電報挂號及值班電話。”謝瑩介紹,“信的收件人是‘林滋永先生’,落款是‘黃’……”

在謝瑩的娓娓道來中,記者了解到,原來這是1950年1月,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就好友林滋永求職訴求的回信。

“找職務一點,以就近覓出路為宜。京中正在嚴格執行精簡政策,除技術人才外,各機關已不能再添用人。又現在謀事重心,在下不在上,在多數不在少數,隻有走群眾路線才通……”在信中,黃炎培這樣寫道。

據了解,畢業於民國時期四川國學院的林滋永是一位精通翰墨詩文的學者。他早在1941年於四川省高工校教書期間就結識了黃炎培,后經常與其書信來往。1949年12月22日,林滋永所在的崇寧縣(現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解放,其后,他通過書函求助於黃炎培,表達了自己想積極投身新中國建設並在人民政府謀職的想法。

當時,黃炎培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像林滋永這樣既有文化,又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黃炎培憑自己身份為好友介紹工作,本是比較容易的事。”謝瑩介紹,“但黃炎培沒有這樣做!面對朋友的請托,他仍然堅持原則,遵守國家制度規定,並親筆寫信回復。”

“整封信隻有113個字,既闡明了國家政策,也為好友的職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謝瑩說,“字裡行間都彰顯著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也給今日的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提供了借鑒與啟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婧 成都市郫都區檔案館供圖)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