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隆昌石牌坊煥發生機和“吸粉”? 多位專家齊聚當地出謀劃策

植入古代巴蜀文化 講好牌坊背后的小故事

2021年01月25日08:05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植入古代巴蜀文化 講好牌坊背后的小故事

  作為四川清代古建筑代表之一,2001年,位於內江隆昌市的隆昌石牌坊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時隔20年,隆昌石牌坊的保護、規劃和推廣迎來新的契機。

1月22日,著名詩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向以鮮,四川博物院宣傳營銷部主任張衡,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所所長余書敏,隆昌市文廣電旅局四級調研員黃勇,隆昌市文化館館長林映忠,隆昌市文物所所長蘭廷波等歷史文化專家,齊聚“隆昌石牌坊保護研討會”。就“隆昌石牌坊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打卡”“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如何在新時代呈現”等問題,專家們提出了不少極具參考價值的觀點和建議。

規模居全國之冠

隆昌石牌坊始建於南宋末年

隆昌石牌坊是中國傳統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建筑類型,2013 年被國家評為4A級旅游景區,是國家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隆昌現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其規模堪稱全國石牌坊之冠。

向以鮮說,“隆昌的石牌坊最早建於南宋,在明清時期發展壯大,非常具有代表性。”中國的石刻藝術大致分四類,第一類是陵墓石刻,在西安、南京都能看到,它們是中國石刻藝術的大宗﹔第二類是宗教造像石刻,主要是佛像等﹔第三是建筑石刻,包括牌坊(牌樓),牌樓的前身就是《詩經》中提到的“衡門”,以前衡門是木質結構,到了秦漢時期發展為石質,比如漢代的漢闕。向以鮮說,還有一類是包括印章篆刻之類的工藝石刻。

向以鮮說,“推廣隆昌石牌坊要強調其特色、規模和獨樹一幟的地方。在宣傳隆昌石牌坊時,應植入古代巴蜀文化大背景,包括移民文化,比如隆昌的禹王宮山門坊就是移民文化和客家文化的重要遺存。植入巴蜀文化,會讓隆昌石牌坊更有歷史底蘊,最終的呈現也會更加立體化。”

推廣隆昌石牌坊

古驛道的﹃曝光率﹄必不可少

早在秦漢時期,隆昌就已是“北接秦隴、南通滇海、西馳敘馬、東達荊襄,以彈丸之地而當六路之沖”,被譽為“川南門戶”。隆昌在明清兩代就有“驛道之縣、青石之城、石牌坊之鄉”的美譽。我國其他省份也有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成規模、分類別出現的,且因隆昌古驛道的縱橫交錯,使得這座城市成為了見証中國文脈傳承的黃金走廊。

新時代,如何讓古驛道上的石牌坊煥發生機?余書敏說,“隆昌石牌坊處於成渝古驛道,這也是近代出川的一條通道。古驛道體現了巴蜀文明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這也是隆昌石牌坊推廣的一個重要方向,可以讓大眾看到蜀道對外交流的作用。目前,我們對蜀道的認知還是比較粗淺的,大家知道有茶馬古道、金牛道、米倉道,但對成渝古驛道的認知還遠遠不夠。”

專家現場支招

如何講好牌坊背后的小故事?

無論是修建於清朝同治十年的南關德政坊,還是精美華麗的禹王宮山門坊,每個隆昌石牌坊的背后都有一個讓人回味綿長的真實故事。在張衡看來,隆昌石牌坊有非常獨特的人文底蘊,對石牌坊的宣傳推廣要挖掘其背后的關鍵詞和文化內涵,“以此進一步提升隆昌的城市形象,通過隆昌石牌坊的小故事,呈現一段大的歷史背景。”他說。

作為隆昌市文物所所長,蘭廷波參與了隆昌古牌坊景區打造過程,對牌坊文化的傳播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首先應該了解驛道的發展進程、功能作用,驛道文化與鹽道文化、茶馬古道的關系,講述牌坊本身故事的同時,也可以挖掘牌坊以外的故事,如雲峰關外的故事,通過科技手段再現發生在牌坊周圍的場景,如牛馬交易、販鹽販茶、看戲休憩,展示隆昌夏布制作、土陶工藝等非遺。

“青石文化”成就隆昌

川劇也可為石牌坊“加分”

研討會上,隆昌市文廣電旅局四級調研員黃勇從隆昌青石文化說起。“隆昌與青石好比新疆和田與和田玉,雲南大理與大理石。千百年來,隆昌孕育了青石,青石成就了隆昌,因此隆昌石牌坊以青石為載體,也展示了工匠們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藝。”他建議,在講述石牌坊故事時,要充分了解隆昌的來歷,再現古驛道、古鹽道繁華。傳說楊貴妃吃的荔枝就是從瀘州合江經過隆昌運往長安城,隆昌的區位優勢不言而喻。

林映忠也再次重申了隆昌青石文化。他說,青石文化是隆昌的根、隆昌的魂,青石輝煌了隆昌三個時期,即千年前,青石鋪就成了古驛道﹔清朝時期,青石砌起了一座座精美的牌坊﹔上世紀七十年代,隆昌人用青石建成了全國第二、四川第一的沱灌工程。

80歲的陳舉強是隆昌歷史文化專家,他講述了對牌坊的情有獨鐘。年少時,他的家離最近的金鵝古剎坊不到200米,正門遙望禹王宮山門坊,多年來對石牌坊的歷史深有研究。他希望用戲劇的形式展示隆昌的牌坊文化,原因之一是牌坊上展示了三英戰呂布、水漫金山、八仙過海、劉海砍樵、周文王訪賢、甘露寺招親等戲曲故事。他說,“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隆昌是川劇發祥地之一,比如戲劇名家、川劇泰斗付三乾就是隆昌人。”(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黃曉慶)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