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攻堅年 成都科技創新工作這樣干

2021年01月22日07:40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成都科技創新工作這樣干

  重點部署8項重點工作

  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規劃

  推進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

  籌建天府實驗室

  推動高能級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加快推進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

  培育壯大技術創新主體

  優化完善科技創新生態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成都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一盤棋”之下,怎樣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如何持續夯實創新基礎、壯大創新主體、完善創新鏈條、建強創新生態,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

  20日,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成都科技創新重點部署八項重點工作: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規劃,推進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籌建天府實驗室,推動高能級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快推進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培育壯大技術創新主體,優化完善科技創新生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規劃引領

  搶抓重大戰略機遇,成都市將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統籌部署,落實國家《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體方案》,制定出台成都市關於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在科技創新頂層設計上,將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對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編制全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加速構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綜合性科學中心、天府實驗室創新平台“四層架構”,引領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

  此外,進一步健全科技創新法律法規體系,推動頒布實施《成都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抓好《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圍繞“兩區一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點工作優化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制定修訂一批專項支持政策。

  聚焦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

  聚焦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今年,成都市將加快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修訂完善《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推動“一核四區”加快編制分區規劃﹔加快推進重大支撐項目建設,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設施、交叉前沿平台和高能級創新平台集群。

  同時,今年將加快建設天府實驗室,推動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建設,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聯合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圍繞重點產業領域打造“中科系”“高校系”等新型研發機構。

  高標准建設高品質科創空間

  促進創新要素向科創空間、產業功能區聚集,今年,成都市將加快推進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制定出台《高品質科創空間營運管理考核辦法》,實施科創空間示范引領工程,聚力打造業態鮮明、功能突出的科創空間樣板。

  同時,做強創新引擎,促進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將推進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引進建設一批新型科研機構﹔深化在蓉“2+6”雙一流高校知識經濟圈建設,打造一批示范項目。

  加強區域創新能力建設,開展區域創新示范引領。以“兩區一城”為重點,引領帶動各區(市)縣優化科技創新規劃布局,突出特色主業,精准開展科技項目招引﹔深入實施《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會同相關產業功能區,打造“三大特色應用場景”和“四大重點應用場景”,帶動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加快發展。

  加強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

  高新技術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為進一步做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今年成都市將建設完善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庫。同時,將持續加強企業研發投入力度。支持頭部企業牽頭建設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台﹔實施產學研聯合、產業集群等重大專項,支持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集智攻關,研發創新產品。

  聚焦產業提能升級,今年,將打造新能源、無人駕駛、智能制造等領域科技應用場景。同時,還將豐富科技金融產品體系,擴大資金規模和服務覆蓋面,探索設立“成果貸”“人才貸”。

  加強成渝科技創新合作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科技爭先。今年,成都市將加強成渝科技創新合作,共同爭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技項目,推動成渝兩地高校院所和企業共建創新聯盟、產教及科教融合平台,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共享共用、科技創新政策互認。

  深化成德眉資同城化科技協同。建設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推進成德眉資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試點,以科技創新合作帶動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

  此外,成都市還將強化人才支撐,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吸引優秀人才和團隊來蓉創新創業。

  探索試點重大科研項目“揭榜挂帥”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成都一直在創新。今年,成都市將深入實施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推動在蓉高校院所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健全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容錯糾錯免責機制,建立健全職務科技成果改革管理制度。

  同時,持續開展科技“三評”改革。建立多方參與、市場化社會化科研項目評價制度,完善科研項目專家評審制度等優化項目評審。此外,還將深化科技計劃和資金管理改革。探索試點重大科研項目“揭榜挂帥”、重大創新項目設立“首席科學家”、財政科研經費“包干+負面清單”等制度,賦予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成都日報記者 宋妍妍)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