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爬樓時代” 老舊小區的幸福生活

2021年01月21日08:05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告別“爬樓時代” 老舊小區的幸福生活

  新加裝的電梯方便了永興社區北順西巷6號院落居民的生活

  最近,家住北順西巷6號院的王遐申大爺心情特別好,遇到熟人總愛談起一個話題:我們小區裝上電梯了!

  冬日的暖陽下,王大爺洋溢著幸福溫暖的笑容。幸福和溫暖,源於共建共治下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更源於民生小事中的城市溫度。

  告別“爬樓時代”,開啟“電梯時代”。今年1月,《關於進一步促進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在成都,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迎來了這一嶄新變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更好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全面增進民生福祉,建成高品質生活環境新標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樣本,並決定在“十四五”時期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而其中,抓好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是重要內容,通過系統謀劃環境提升、民生改善、場景培育,讓“老成都”煥發新活力。

  城市的核心是人,發展的落腳點也是人。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始終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終極目標,一系列重大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高品質生活。

  高品質生活的初心,體現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每一個細節。成都城市溫度的軌跡,與城市發展如影隨形,更彰顯著一座“生活城市”不變的人本理念。

  關鍵詞

  群眾需求

  分類施策讓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

  建於上世紀末的永興社區北順西巷6號院落,是金具廠的員工宿舍。入住院子的老一批員工大都已經70歲以上,這個已建成23年的“90后”院子,在居民的新需求面前,原有的生活配套設施漸漸“掉了隊”。

  永興社區黨委書記馬皖軼還記得,面對老舊小區普遍的“上下難”問題,區裡和街道定下了加裝電梯的目標。雖然之前沒有操作過,但是大家都特別激動,干勁也很大。

  民生小事被提上議程,來源於不斷向縱深推進的頂層設計。

  《關於深化和完善城鎮居民小區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各級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延伸到小區、社區管理服務覆蓋到小區、社會資源力量匯集到小區。同時,針對不同小區的差異化問題和多元化需求,又強化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力爭補齊治理共性短板,回應居民群眾的個性需求。

  一部電梯能否加裝成功,涉及很多方面,居民意見的收集、安裝方式的協調是老舊院落加裝電梯的“痛點”和“難點”。

  錦江區公園城市局首先發力,主動送政策到街道、進社區、進院落、進家庭,全面宣傳自主增設電梯工作。在督促街道、社區啟動院落重大議事協商溝通機制的基礎上,多次召集街道、社區、電梯公司和業主針對電梯安裝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磋商,為的是讓業主安心。

  隨著交流的深入,居民各自不同的想法也拋出來了:利益沖突、經濟負擔,甚至心態不平衡、要求高額經濟補償等分歧,以及怕裝電梯破壞房屋結構,影響採光、通風,后續維修保養等擔憂。

  在社區黨委副書記吳丹看來,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三年多來積累的一核引領、多元協同的組織動員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社區層面,我們更多是充當宣傳者、協調者的角色,搭建一個共商共議平台。在明確業主需求后,我們隨即牽頭組織召開院落居民議事會,由各個單元推選出一名業主代表,成立小區自治組織‘院落規劃師’,通過入戶走訪,向居民宣傳解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相關政策,收集居民意見,爭取居民支持。”

  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在黨員和“院落規劃師”,以及居民代表們一家家入戶走訪、一次次政策宣傳、一場場協調處理中,這項工作迅速推進開來。

  在聽了一堂關於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社區“微自治”課后,王遐申主動提出了所在院落想要加裝電梯的想法。現在,在大家的民主協商與共同支持下,老院落裡的7棟單元樓,已經有6棟單元樓完成了電梯加裝。

  關鍵詞

  共建共治

  院落更新讓居民感受身邊的“微幸福”

  雜草叢生的小巷規整為非機動車停放點,破舊的老牆改造成溫馨的漫畫牆,昔日衛生死角變身為一個個景觀小品……走進北順西巷6號院,路面平整干淨,棟棟樓前樹木蔥郁,不時有居民從透明敞亮的新裝電梯裡進出。

  “那時候看到各方面都在加班加點地工作,就盼著電梯加裝完成,早點使用。”時至今日,住在4樓的李大爺仍難掩興奮。

  “最重要的是整合社會力量共建共治,轄區內,包括金具廠等企業都給予了重要的支持。”馬皖軼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社區和“院落規劃師”民主商議后決定按照樓層從低到高分攤費用:一樓不參與費用分攤,從二樓開始分攤2%的費用,以此類推,隨著樓層遞增費用分攤每層遞增2.6%。“在電梯維護方面,經過協商,院落和電梯加裝公司簽訂10年合同,維護費及電費由電梯加裝公司管理,平均每戶每月攤銷9元。”

  小小的院落內,加裝電梯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施工期間,路面被損壞、公共設施需要遷址、綠化帶需要規整……外圍公共空間怎麼辦?居民能對這樣的環境滿意嗎?社區考慮到,要想成功加裝,還要對院內停車棚、綠化帶等原有布局進行重新規劃和整體改造。

  專業化的服務運營,激發出黨建引領、社會協同、群眾參與、多元供給的內生活力。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社區充分收集居民的意願和要求,整合轄區資源,對接相關企業,為居民和企業搭建溝通平台,最終推動實現了院落整體改造。

  如今,場景營造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物化空間。經過一系列“更新”,老小區生出了新活力。“以前還想換個環境更好的小區居住,現在哪裡也不去了,就待在這個院子安心養老!”感受到身邊的“微幸福”,在院裡居住了20多年的陳益省自豪地說。

  “老舊院落加裝電梯,不僅改變了整個院落的風貌,住戶與住戶的情感聯結也愈發緊密,非常和諧。”馬皖軼說,6號院成功改造的事例,也成為社區院落自治機制的創新探索,真正實現了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的戰略規劃。

  “‘上上下下’再也不難。”曾經自稱為“懸空老人”的陳大爺感到最幸福的是,身邊的變化都是大家共建共治的結果,這與城市發展治理進程形成了最大程度的同頻共振。

  關鍵詞

  城市溫度

  著力解決好居民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

  因為加裝電梯,鄰居們不僅建了群,彼此敞開了心扉。當大家走進樓道的時候,就像已經回到了家。

  居民小區既是市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城市最基礎的細胞。居民在這裡感受到的幸福指數,反映的是城市的溫度。

  馬皖軼沒有想到,去年底,自己在成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兩代表一委員”和基層代表座談會上提出的關於在“十四五”規劃中持續推進老舊院落加裝電梯的建議,被寫進了“十四五”規劃。“在城市發展大局裡,群眾心坎上的民生實事始終被放在首位。”

  群眾身邊的小事牽扯著城市大民生。

  早在3年前,我市就出台了《成都市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政府補助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啟動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2019年和2020年,市政府均把在“中心城區(‘11+2’區域)增設電梯”任務納入民生目標。

  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0月,全市取得電梯使用登記証投入運行的電梯共296台。在《關於進一步促進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出“鼓勵社會公益投資、養老產業企業、金融機構和其他合法資金參與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工作”,還考慮到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實際需求,設置了優撫條款。

  一系列密集動作的背后,是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發展邏輯由“產城人”到“人城產”的邏輯轉變。在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看來,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成都正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轉化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會認同。

  一件件民生小事,積累起尺寸之功。2020年的74個民生實事項目全部完成,超額完成49個,這也成為成都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有力支撐。

  “推動城市治理重心下移、資源力量下沉,不斷深化和完善城鎮居民小區治理工作,著力解決好居民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讓廣大市民更有效地參與城市發展、更切身地感受城市變化,讓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成效更好惠及廣大市民。”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惠民行動,推進特大城市精細治理,共建高品質和諧生活宜居地。

  在城市能級不斷躍升中,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清晰飽滿。(成都日報記者 繆夢羽)

(責編:羅昱、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