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梗高發 疑似征兆莫大意

2020年12月18日08:42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冬季心梗高發 疑似征兆莫大意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腦卒中等危及生命的重症、急症更高發。最近城中各大醫院急診、心血管診室都接診了不少急重症患者。

還有不少病人發病時胸痛腹痛分辨不清,混淆了胃病等其他疾病,險些貽誤救治時機。

醫生提醒,有胸悶、喘氣、胸骨后壓榨性疼痛,尤其是經休息后疼痛可緩解等類似症狀的,應盡快到醫院排查治療,以免發生嚴重后果。

個案一:買個菜突發心梗 醒來已是半月后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成功救治重症心梗一例。患者劉伯曾一度心臟停跳,在當地醫院進行心肺復蘇等搶救,隨后轉至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所幸救治及時,得以康復出院。

據患者劉伯的家人回憶,9月17日,劉伯跟家人在菜市場買菜回家后,突覺呼吸不順暢、胸悶胸痛,隨即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醫生判斷劉伯這種情況疑似“急性心肌梗死”,隨即進行冠脈造影,結果顯示冠狀動脈血管病變嚴重,難以通過單純的支架植入(PCI術)解決問題。

“當地沒有條件開展搭橋手術,我們積極聯系轉診至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系上心血管外科張曉慎主任團隊。”當地主管醫生介紹,“經溝通后決定繼續積極採用藥物治療穩定病情后再轉診,以降低轉運風險。”但2天后劉伯病情突然惡化,很快喪失意識,劉伯談起這段經歷時說道:“當時就感覺胸口一陣絞痛,后面就什麼都記不清了,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躺在病房,身上插滿了管子,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實際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

重症心梗命懸一線 醫護直面挑戰

轉診后,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醫生給出的方案是等待病情平穩再進行手術,以降低手術的風險”,劉伯的家屬回憶道,“醫生們按照術前評估的結果告知我們,父親的手術風險是正常人的十倍以上,死亡率很高,當時我們家屬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隻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們都願意一搏。”

張曉慎教授介紹,劉伯的手術難度非常大,平常冠脈搭橋手術大概需要4~5個小時,但劉伯的手術做了近10個小時,其冠狀動脈鈣化非常嚴重,血管管壁僵硬,搭橋難度很大,並且累及了二尖瓣膜,需要在體外循環下同時進行瓣膜置換手術,另外,病人在經受手術及體外循環的打擊后,心臟功能不穩定,需要持續使用特殊裝置(球囊反搏裝置/IABP)的支持,這也是手術時間延長的一個因素。

手術非常成功,但隨即另一個挑戰出現了。劉伯身體孱弱,難以避免細菌的侵襲,緊跟著與細菌展開了長達一個多月的拉鋸戰。

劉伯術后的復蘇治療難度也很大,一般術前心臟功能較好的病人,術后在監護室的平均治療時長是2~5天,差一點也就是5-10天,劉伯術后在監護室的時長卻超過了6周。他在術前心臟曾一度停跳,各種搶救,加上手術本身非常復雜,手術時間長,一系列的打擊大大增加了術后感染的風險。

漫長的治療過程,對患者、患者家屬以及醫護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在三方堅定不移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下,最終劉伯化險為夷,順利康復出院。

個案二:腹痛就醫看胃病 查出心梗送進ICU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宋莉萍)60多歲的“老胃病”王叔,有一次腹痛惡心嘔吐,來到醫院復診,卻意外被直接送進了ICU。原來,這一次腹痛的始作俑者並不是胃病,而是凶險的急性心肌梗死。在植入了心臟支架並接受了對症治療之后,王叔終於平安出院了。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生張北平提醒,雖然消化道疾病是最常見的腹痛原因,但如果腹痛是在體力活動、勞累、情緒激動后出現,伴惡心、嘔吐、冷汗、胸悶、氣短甚至暈厥時,則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王叔一年前因腹部脹痛至廣東省中醫院胃鏡檢查后發現胃竇潰瘍,經過門診規范抗潰瘍等治療后症狀好轉,醫生囑其要注意定期復查胃鏡。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王叔錯過了原計劃的復查時間。有一天早晨,王叔像往常一樣正常起床,吃早餐,爬樓梯鍛煉身體,就當王叔爬第二趟樓梯的時候,突然上腹部疼痛,疼痛持續了二十分鐘左右,還伴有惡心、嘔吐。王叔心想,肯定是潰瘍又犯了,要趕緊復查胃鏡了。於是王叔來到門診要求醫生開單做一次胃鏡檢查。

醫生詳細詢問了王叔的症狀,留意他有胃脹、胸骨后堵悶感,並且是活動后加重,便讓他先去做個心電圖檢查。兩小時過去了,醫生沒有等來王叔,於是撥通了他的電話。誰知道接電話的竟是王叔的太太,原來王叔做完心電圖,當場就提示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呈急性心肌梗死表現。於是馬上通知急診開通綠色通道收入ICU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 置入心臟支架。

王叔置入心臟支架后,經過治療,腹痛症狀消失了。王叔病情平穩出院后,有種劫后余生的感覺,特意前去門診感謝這位醫生的救命之恩,開朗的王叔笑稱:“這簡簡單單的胃病,居然還住進了ICU,差點去了鬼門關走一遭!”

提醒:發現症狀應盡早處理

張曉慎介紹,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急性心梗,尤其是致使心臟停跳的重症心梗,發病突然,進展迅速,病死率高。重症心梗雖然病死率高,但是通過及時的搶救,合理的治療手段,患者還是有一線生存的希望的。

冠心病在早期可表現為無症狀,然而當心臟冠脈血管出現狹窄時,可因血管腔狹窄的程度及部位的不同出現多變的症狀,部分典型的患者活動后可出現胸悶、喘氣、胸骨后壓榨性疼痛,經休息后疼痛可緩解。當心臟冠脈血管進一步狹窄時,患者輕微活動或安靜時即可出現症狀,胸痛可為持續性,並撕裂樣劇痛,部分患者可有瀕死感。

當心臟冠脈血管完全堵塞時,患者隨時可能發生猝死。張曉慎提醒,冠心病有年輕化趨勢,一旦發現身邊有親友出現類似的症狀,應盡快到醫院排查,爭取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對於已確診的重症心梗的病人,不要輕易放棄,爭取最大限度地搶救,盡早轉診至有經驗的三甲醫院救治。

急性心梗為何會導致腹痛?

張北平解釋說,一方面,急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由於心臟所處的位置在胸骨后,靠近劍突,尤其是下壁心肌缺血時劇烈疼痛,容易誤認為是上腹痛。另一方面,在醫學上,心臟神經疼痛屬於內臟痛,它的特點就是定位不精確,很容易出現放射至其他部位的疼痛,例如左肩、左腋下、左上肢、前胸、胸骨后、頸部、后背等部位。

哪種腹痛需警惕心肌梗死?

張北平提醒,消化道所致的腹痛,多有飲食不節史,且多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脹、噯氣、反酸、腹瀉等。當腹痛是因為體力活動、勞累、情緒激動后出現,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無放射至其他部位的疼痛,伴惡心、嘔吐、冷汗、胸悶、氣短甚至暈厥時,則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必須立即就診,完善心電圖等檢查,否則可能會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臟破裂等並發症,從而危及生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周潔瑩 通訊員李小輝、張燦城、蔡林坤、胡琴、宋莉萍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