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實踐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借鑒參考

《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發布

2020年10月25日07:56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成都實踐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借鑒參考

  市民在江家藝苑綠道晨跑 記者 胡大田 攝

  《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

  系統梳理總結了成都近三年來的公園城市建設成效和系列典型案例

  包括實踐綜述、專家論述和案例闡述三大篇章

  將為公園城市理論體系的豐富完善提供支撐,為成都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指導,為公園城市理念在全國的推廣提供參考

  《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

  是公園城市年度發展報告(藍皮書)的首本書

  由總報告、研究專論和典型案例三大部分構成

  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價值轉化、公園城市規劃建設、城鎮化效率評估、綠色發展等視角對公園城市建設中涉及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公園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區實踐探索》

  以鹿溪智谷公園社區為樣本,聚焦規劃和建設兩個重要維度,圍繞“生態、空間、公共”三大屬性,按照“物理層、智慧層、價值層”遞進思路,對公園社區生態塑造、產業布局、場景營造、價值轉化等進行了全面的技術解析和系統的路徑建構

  《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

  植根於天府新區近三年來公園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聚焦和諧共生、品質生活、綠色發展、文化傳揚、現代治理五大維度,從15個方面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了目標導航和度量標尺,力求體現前瞻視野和共向追求,在深化公園城市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上開展了先行探索

  10月24日,2020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閉幕式上發布了《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這是對成都市近年來推進公園城市建設理論和實踐的總結,客觀反映了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新成效、新經驗、新展望,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了借鑒參考。

  自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在成都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以來,成都持續深入開展公園城市理論探索和建設實踐。為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我市系統梳理總結成都近三年來的公園城市建設成效和系列典型案例,並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開展了公園城市“兩山”發展指數、公園城市與成都生態環境建設、公園城市與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等系列公園城市實踐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這一成果。

  記者了解到,《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包括實踐綜述、專家論述和案例闡述三大篇章。第一篇實踐綜述,從理論深化、戰略謀劃、行動實踐三方面對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情況進行回顧總結並提出展望建議。第二篇專家論述,邀請八家權威機構分別從公園城市的發展理念、規劃建設、生態環境、公共健康、社區治理、場景營城等方面對成都公園城市建設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意見。第三篇案例闡述,分別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有效實踐中選取了若干典型案例和場景,提煉經驗做法,總結特色亮點,展示公園城市建設成效。將為公園城市理論體系的豐富完善提供支撐,為成都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指導,為公園城市理念在全國的推廣提供參考。

  《公園城市發展報告(2020)》是公園城市年度發展報告的首本書,由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潘家華研究員領銜,聯合中科院、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著名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成都市相關部門和區(市)縣共同編寫。本書結合生態經濟、區域經濟、發展經濟、城市規劃、政治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相關理論,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價值轉化、公園城市規劃建設、城鎮化效率評估、綠色發展等視角對公園城市建設中涉及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科學構建了公園城市的理論內涵與評價指標體系,選定成都20個區(市)縣為評價對象,探索形成公園城市示范基准,系統總結了12個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典型案例,力圖為成都在新時代探索公園城市發展新范式提供理論支撐和示范區標准。

  為貫徹落實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國社科院和成都市社科院攜手,利用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公園城市專業委員會的學術平台,協同國內公園城市研究的學術團隊,系統研究、跟蹤總結,從學理上探尋公園城市的學科、學術和話語體系,從實踐中提煉總結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創新實踐和成功案例,記錄中國公園城市的建設脈動,形成公園城市系列年度發展報告(藍皮書),將為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實踐提供參考指導。

  《鹿溪智谷公園社區規劃建設——公園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區實踐探索》發布

  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規劃建設樣本

  在2020年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閉幕式上,《鹿溪智谷公園社區規劃建設 ——公園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區實踐探索》一書正式發布。

  該書以鹿溪智谷公園社區為樣本,以“開篇”“規劃”“建設”三大篇章聚焦規劃和建設兩個重要維度,圍繞“生態、空間、公共”三大屬性,按照“物理層、智慧層、價值層”遞進思路,對公園社區生態塑造、產業布局、場景營造、價值轉化等進行了全面的技術解析和系統的路徑建構,致力於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可資借鑒的“天府經驗”。

  開篇闡述了天府新區深刻把握大生態與大安全的內在邏輯,系統落實“一尊重五統籌”城市工作總要求的總體思路﹔同時總結了天府新區為推進公園城市建設,率先構建組織管理體系、加快完善規劃管理體系、系統構建目標管理體系三大亮點工作。

  規劃篇深入論述了鹿溪智谷對於天府新區公園城市“首提地”實踐探索的重要意義﹔重點闡述了如何創新架構“公園城市·未來之城”,營造公園社區的全新特質,體現實踐路徑的創新性、科學性和系統性﹔詳細介紹了規劃如何因循自然做優生態本底,形成山水林田湖環抱、公園綠廊串聯交織的城園融合格局,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吸附力,聚集科技研發、創新創業功能,並探索智慧城市管理,促進生態價值多元轉化。

  建設篇則具體呈現了鹿溪智谷公園社區的實踐經驗。在生態屬性方面,堅持系統化治理,運用近自然的設計手法、促進價值轉化的功能布局以及智慧生態的技術手段,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空間屬性方面,促進公園城市理念與科學城功能區發展的雙向深度融合,建設高品質科創空間,搭建智慧產業平台,實現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在公共屬性方面,優化綠色公共服務供給,彰顯新區城市美學,回歸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

  成都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書以鹿溪智谷公園社區作為先行示范樣本,探索公園城市建設路徑,展示公園城市建設成果,將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一個具有參考意義的規劃建設樣本。

  《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發布,一個目標:

  建設“和諧美麗、充滿活力的永續城市”

  在2020年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閉幕式上,全球首個《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正式發布。記者了解到,《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由天府新區聯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編制,這一研究成果是對公園城市理論的深化闡釋,是公園城市工作的度量標尺,是公園城市推廣的框架基礎。

  據介紹,《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植根於天府新區近三年來公園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聚焦“和諧美麗、充滿活力的永續城市”一個目標,“和諧共生、品質生活、綠色發展、文化傳揚、現代治理”五大維度,從15個方面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了目標導航和度量標尺,力求體現前瞻視野和共向追求,在深化公園城市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上開展了先行探索。

  同時,公園城市指數在研究過程中,廣泛吸收紐約、倫敦、東京、上海等世界先進城市的遠景發展共識,結合天府新區在公園城市領域的先行實踐,不斷提煉、總結、深化形成了“1-5-15”《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

  “本次發布的《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並非一個最終成果,而是未來持續深入開展工作的起點。”成都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凝聚共識的框架體系,下一步工作還將結合實踐繼續深化,形成符合各類城市特質的量化指標與評估體系,希望更多城市與朋友能夠理解、認同並參與公園城市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領域推廣這一城市發展新范式。(成都日報記者 王琳黎 曹凘源)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