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區”裡的“奇跡” 金牛傾力打造石渠“小江南”

2020年10月20日07:17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金牛傾力 打造石渠“小江南”

  本報記者趙一正在採訪金牛區對口支援工作隊員

  陳偉達(左一)正在了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陳偉達供圖

  次仁絨波裝運蔬菜

  來自青海的蔬菜商正在與產業園接洽採購事宜

  短短兩年多時間,一座現代化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拔地而起,成了當地乃至石渠縣脫貧致富的標杆

  奔騰的金沙江從青海進入四川后,一路穿山越嶺來到甘孜州石渠縣洛須鎮正科鄉,突然變得平緩而安靜。這裡三省交界,隔江相望的是西藏江達,溯江而上便是青海玉樹。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綠樹成林。就在這迥異於印象中的雪域高原的地方,在巍巍雪山腳下,坐落著一個氣勢磅礡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鄧瑪農業觀光產業科技示范園,隻見成片的果蔬大棚,一排排一行行,連綿不絕,讓每一位到訪者都不禁在心裡喝聲彩:好一個石渠“小江南”!

  石渠縣雖然有扎溪卡美麗大草原,有青藏高原珍貴的生態寶庫湖群濕地和珍稀動物,讓無數人向往。但這裡平均海拔4500米、空氣中含氧量不到內地一半、一年四季刮大風、年平均氣溫零下1.6℃的惡劣條件,又令人望而卻步。當地人形象地稱這裡一年隻兩季:冬季和大約在冬季。高寒導致蔬菜水果種植成為難題,惡劣的自然環境讓石渠縣一度被稱為“生命禁區”。

  “以前我們主要就吃三樣菜,土豆蘿卜和白菜,還要技術過關才種得出來。現在好了,有了這個產業園,就是在大雪封山的時候,我們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了。”在園區蔬菜庫,村民次仁絨波一邊熟練地開著叉車運送蔬菜,一邊興奮地告訴記者。

  據介紹,現在園區這個地方以前就是個撂荒地,短短兩年多時間,一座現代化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就拔地而起,成了石渠縣脫貧致富的標杆。

  【講述·我的受援故事】

  苦惱

  曾經大量的果蔬隻能從州外運送

  “來嘗下我們的草莓。”隨手摘下一顆鮮紅飽滿的草莓,絨波笑著遞給記者。接過草莓未及品嘗,一股清香扑鼻而來,輕輕咬上一口,唇齒間頓時充滿了獨特的酸甜味,讓人回味無窮。聽到記者稱贊,絨波自豪地說,“這是從雲南引進的蒙特瑞草莓,在高原種出來,味道更好!”

  “西藏客商就要來進貨了,大家趕緊摘菜、打包裝車!”隨著石渠太陽部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萬緒一聲招呼,各路人馬立即忙開了。

  俄擁、康珠和工人們忙著採摘,次仁絨波將蔬菜分級打包,然后啟動叉車將一袋袋蔬菜水果穩穩地裝運上車,動作嫻熟,有條不紊。“除了開叉車,我還會開貨車,主要負責拉貨、送貨,每月工資4200元,遇到加班還有加班工資。”說起現在的工作,絨波言語中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初秋的石渠已經“大約在冬季”,絨波身后46個整齊排列的冬暖式大棚儼然一道靚麗的風景,各種蔬菜在棚內蓬勃生長,蔬菜庫裡剛收摘的番茄、草莓、青椒、蘿卜等琳琅滿目。萬緒告訴記者,寒冷的自然條件讓很多果蔬在石渠難以生長,當地群眾日常需求的果蔬大量來自州外。“為了解決這個多年的難題,早在20年前,石渠縣就開始謀劃自己的蔬菜基地,但是由於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一直沒辦成。直到在包括金牛區在內的對口支援單位的幫助下,才完成了多年的夙願。”

  欣喜

  建起冬暖式大棚,種出來的果蔬品質好產量高

  難題是如何破解的?“靠的就是這個冬暖式大棚!” 萬緒帶記者走進恆溫大棚,隻見大棚內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著溫度濕度等重要數據,“特殊材料制作的恆溫大棚,解決了高原大多數時候氣候寒冷的問題,加上高原上光照充足,土壤無污染,種出來的蔬菜品質好、產量高。”

  “金牛區不僅投入800萬元建設資金,還定期請成都農科院的專家來作技術指導,解決了很多果蔬在高寒地區生長的技術問題。”萬緒頗為感激地說,在鄧瑪觀光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運營中,金牛區協助石渠引入了成都國飛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派出10余名各類專業人才,對園區進行專業化運營管理。

  “這種方式一方面保証了國資控股屬性,另一方面又實現了園區的市場化運作。相當於為石渠建了一支‘永不撤退’的專業扶貧隊伍。”金牛區第五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張正強介紹,園區建立以來,產品種類已由6類拓展到18類,番茄等8個農產品通過綠色產品認証、草莓等4個農產品通過有機轉換認証,累計銷售果蔬肉食345萬噸,建成的124個194畝蔬菜大棚均為訂單式生產,不但緩解了當地群眾吃新鮮蔬果的問題,產品還遠銷青海、西藏和成都、康定各地,極大提振了石渠脫貧奔康信心。

  此外,生態園還以“公司+合作社+土地流轉+農戶經營”的管理模式,農戶通過合作社與園區簽訂協議,入園務工掙工資,土地流轉收租金,資金入股獲分紅,直接惠及周邊3個村,同時還有19個貧困村採用“飛地模式”入股產業園。園區先后共解決589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7人,人均工資收入在3000元-4500元/月,累計兌現工資共計859萬元。

  自豪

  不僅能吃上新鮮果蔬,還能在園區實現穩定就業

  “脫貧攻堅工作,金牛區做得非常細致,他們還協調培訓經費,幫助我們培訓村民,讓他們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技術工人,能夠在園區實現穩定就業。”正科鄉黨委書記益西多吉滿懷感激地說。

  次仁絨波正是在園區穩定就業群體中的一位。絨波父母腿腳不便,家裡是建卡貧困戶,他早早就開始外出放牧牛羊,后來又到玉樹、邛崍等地打工,由於缺乏技術,隻能到建筑工地打雜工。

  “去年7月,我正在邛崍做活路,接到村支書打來的電話,喊我快回來,說可以到產業園來上班,還要專門培訓我們,我當時就高興得很。”說到這裡,絨波露出孩子般的笑容說,當時他剛結婚不久,一想到回家來既可以照顧父母妻子,又可以打工掙錢,心裡就像吃了蜜一樣,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趕。

  如今,絨波不僅自己有了穩定的收入,比他小幾歲的弟弟也到園區上班,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每天下班我們都要帶點菜回去,作為內部員工買菜都有優惠。”絨波說,吃上了種類豐富的水果蔬菜,妻子笑稱她的皮膚都比以前水靈了許多。

  【心聲·我的駐村故事】

  金牛區第五批對口支援工作隊石渠縣真達鄉傲一村駐村隊員陳偉達:

  在全省海拔最高的地方堅守

  陳偉達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剛來的時候,生活極為不便。首要的是自然環境惡劣,高反嚴重、呼吸困難,接踵而來的還有停電、停水、停網絡,寒冷刺骨的冬夜裡,穿著棉衣蓋著厚棉被還冷得瑟瑟發抖。

  當過兵,參加過抗震救災的陳偉達不為困難所動,克服了身體的不適和生活的困難后,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中。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戶,了解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由於語言不通,工作推進緩慢,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於是陳偉達找來藏族小學生扎西彭措當翻譯,利用各種機會入戶走訪調查,全面了解情況。不到一個月,他就走遍了全村125戶,面對面交流369人。從此,全村人都知道:村裡來了個漢族駐村干部。

  通過入戶調查,結合國家扶貧政策,一幅產業扶貧項目規劃的藍圖逐漸清晰。陳偉達的構想是這樣的,石渠縣牦牛數量巨大,當地群眾在飲食上對牦牛肉的需求也很大。於是他大膽設想,把生產銷售風干牦牛肉作為產業發展項目,利用產業資金,建設風干牦牛肉廠,集體勞動,利潤分成,促進貧困群眾增產增收。

  為了為風干牦牛肉廠選址,陳偉達走遍了全村每一條路,困難擋不住他的腳步。有一次,陳偉達在考察牦牛肉廠選址的路上,車子陷入路邊泥坑裡,任憑他想盡各種辦法,車子還是紋絲不動。眼看天色漸暗,陷車處距離村子有二十余裡,附近林子裡常有野獸出沒,陳偉達不禁害怕起來。村民們發現天已經這麼晚了,駐村干部還沒回來,擔心他有什麼危險,就沿著車轍步行二十余裡的泥濘山路一路尋來。找到陳偉達時,村民緊緊拉著他的手,一聲“達哥,您受苦了!”讓陳偉達不禁鼻子一酸,不是因為自己陷入困境,而是因為村民的這一聲問候。

  村民的真誠促使陳偉達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多方協調,籌備項目資金,找專業人員設計施工,廠建起來了。經過一年多的運營,風干牦牛肉廠經濟價值達200萬元,年純利潤約70萬元,村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陳偉達還自籌資金40余萬元,為村民修建了超市和浴室,籌資10萬余元,建立了“愛心書屋”等。

  在全省海拔最高、交通最險、條件最差的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石渠縣開展對口支援工作,陳偉達收獲頗豐,如今他黝黑的皮膚中有了幾分高原紅,當地群眾都親熱地稱呼他“朗杰偉達”,那是他為了方便和群眾交流,給自己起的藏族名字。

  【對口支援·實事說話】

  除了鄧瑪農業觀光產業科技示范園,金牛區還投入330萬元助力石渠縣建成國家級4A景區“鄧瑪濕地公園”,每年吸引游客近萬人,帶動全縣旅游業營收1.3億元﹔2019年,金牛區又追加1259萬元建設“唐蕃風情小鎮產業園”,將鄧瑪觀光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與龍溪卡生態果園、鄧瑪濕地公園、金牛藏庄等金牛援建項目整體納入風情小鎮產業園建設,打造“一日游三省、吃住在洛須”的精品旅游線路。其中洛須鎮龍溪卡生態果園項目由金牛區投入100萬元建成,每年為龍溪卡村集體經濟創收約30萬元。

  2020年,金牛區又投入100萬元,在真達鄉真達村建立百畝黑青稞良種繁育基地。通過篩選種植及改良,得到適合洛須片區栽種的黑青稞品種,讓牧民學會種植技能,從單純的放牧轉變為種養結合。

  加大對教師的培養,為教育發展積蓄內生動力。金牛區邀請了15批次58名石渠縣教育系統的干部教師到金牛區進行系統培訓學習,幫助培養了一批名師、名校長。同時,組織了22批名師講學團,共計249人開展短期送培送教活動,還選派80名思想素質好、教學水平高的優秀教師,給石渠縣教師隊伍進行為期1—2年的支教幫扶。

  截至目前,金牛區教育援助石渠縣資金達769.9萬元,用於提升石渠縣學校的硬件設施﹔援助物資389.94萬元,用於學校餐宿、辦公設備、實驗器材等提檔升級。同時,設立金牛教育基金專項幫扶項目,對388名石渠貧困家庭學子給予1000—4000元的獎勵補助。

  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金牛區整合對口支援醫療隊、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及“傳幫帶”專業隊伍等醫療對口支援資源,組建“石渠縣健康扶貧聯合工作組”,積極開展健康扶貧。先后派出67名醫護人員到石渠縣開展支醫工作,接收石渠縣77名醫療人員到金牛區學習培訓,選派15名醫務人員開展結對幫扶。

  據統計,金牛區累計向石渠縣各醫療機構捐贈110萬余元的醫療設備和物資﹔建成石渠縣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協助石渠縣23所鄉鎮衛生院完成達標建設﹔捐助110萬元車輛設備,建成“流動醫院”,實現全縣基本醫療服務全覆蓋。

  【記者手記】

  高原不懼艱辛 缺氧不缺精神

  “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精神回故鄉”,對於對口支援干部的這句玩笑話,在石渠縣的採訪中,我們有了切身的體會。剛到石渠,雪域高原反應就顯示出它的威力——頭昏腦漲,整夜無法入睡。

  “高原反應在這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這批對口支援隊員剛到石渠縣,就有好幾名同志住進了醫院。”金牛區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們說,“即使現在大家也不敢說完全適應了這裡的氣候,有時回到成都幾天時間,再上高原同樣還會有高原反應。”

  “高原的條件確實很艱苦,但是看到群眾一天天過上好日子,我們心裡也就充滿了成就感。”對口支援原則上隻選派45歲以下的干部,但是兩年前已經49歲的周勇,卻多次主動請纓,他說街道的其他干部家裡有孩子需要照顧,而他家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可以無牽無挂地上高原。作為副領隊,大雪封山的季節,當地很多居民都投親靠友去了,他依然堅守在石渠。

  “金(牛)石(渠)”情牽,“生命禁區”變了樣。在石渠縣城有個標志性的雕塑:一頭金光閃閃的牦牛,高昂的頭顱指向成都。“牦牛被稱作‘高原之舟’,黑色的牦牛被塑成了金色的形象,就是‘金石’情誼的見証。”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成都日報記者 孟驊 趙一 攝影 呂甲)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