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80名干部首次“混編”赴上海進行專題培訓

2020年10月19日07:25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5天頭腦風暴 這些困惑變收獲

  10月16日,飛機剛落地,結束“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研討班”學習的80名川渝領導干部就看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消息。一時間,研討班微信群裡熱鬧了起來。“干工作有遵循了”“無縫銜接,一點都不耽誤!”川渝兩地的“同學們”互相打氣。

  過去5天,在兩地組織部門和發展改革部門的組織下,這80名領導干部齊聚上海,共同探尋合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思路和舉措。

  帶著困惑去,帶著收獲回。5天來知名專家學者的專題講解,發展改革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分享的經驗,以及實地參觀學習等,讓學員們對如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

  困惑 怎樣看待“虹吸效應”?

  收獲 大小城市要相互支撐發展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成都與重慶市中心城區兩個“極核”很容易將周邊城市的資源要素吸引過來。因此,虹吸效應成為研討班不少領導干部的共同困惑。需要避免虹吸效應嗎?隨著學習研討,一些新認識和想法逐步產生。不少領導干部認識到“做好內功”“打造次中心”的重要性。

  有專家提到:“城市圈必然是有中心的,且中心輻射的距離是有限的。”對此觀點,重慶市開州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陳逢春感觸很深。“開州區雖然位於重慶和四川的交界處,但離成都市和重慶市中心城區都很遠,受這兩個‘極核’的輻射有限。”

  相對邊緣的地區如何發展?陳逢春認為:“一方面要做好內功,另一方面要做好毗鄰地區的合作,抱團發展,做大蛋糕。”他認為,首要之舉是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機遇,解決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問題。

  對於成渝地區要“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研討班學員十分振奮。

  眉山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先偉認為,成渝地區成為全國“第四極”,有成都、重慶主城區,更要有周邊發展態勢良好的中小城市。“大小城市要相互支撐發展。”

  針對有專家提到成渝地區城市布局結構還不太合理的現狀,遂寧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夏海榮建議,圍繞“中部崛起”,實施相向發展,布局好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培育500萬人口的“能級”城市。

  困惑 產業布局相似怎麼辦?

  收獲 用好比較優勢,參與世界競爭

  研討班上,多位專家提到:要發揮市場作用,用好比較優勢,“產業不怕重復”。對此,不少學員表示認同。

  “產業如何布局,要根據比較優勢,走市場化道路。這中間也許會有一些波折。”劉先偉認為,不能因為經濟圈、協同發展而“捆住手腳”,甚至互相掣肘,規定某個地方不能做什麼產業之類。在做頂層設計時,應“增強彈性”。

  重慶市黔江區委常委、副區長劉毅也表示:“產業發展若失去自身的特色,沒有比較優勢,教訓將是十分慘痛的。成渝地區要積極搶抓機遇,發揮比較優勢,開展區域合作。”

  學員們認為,成渝兩地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應有共同的產業發展目標。有學員提出,應從幾個維度看待成渝發展:成渝地區可打造的具有全球、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各是什麼?比較優勢是什麼,哪些產業可以彎道超車?如成渝的汽車、電子信息制造集群可“發奮圖強”,參與世界競爭﹔成渝地區的大健康產業可在全國打響品牌﹔成渝地區可克服不靠海的區位限制,在金融、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彎道超車。

  困惑 如何真正推動落實?

  收獲 合作要落到項目和具體工作上

  目前,川渝兩地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簽署了200余份協議。如何加強協作,推動落實?

  瀘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季頫認為,合作不可大而空,要落實到年度計劃、具體項目和一項一項的工作上。

  瀘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小武也建議,一些重要的行業和區域有必要成立專門機構集中辦公,每年制定計劃和重點工作任務,督促落實。

  內江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敏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目標宏大,毗鄰地區要率先突破﹔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要先行建設﹔產業協同要重點攻關。他建議,建立定期聯系的工作機制、川渝共建重大項目要素保障機制、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的先行先試機制。

  重慶市榮昌區委常委、副區長常曉勇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關鍵是工作協同、產業協同。兩地要在重大項目特別是交通項目上共同謀劃,要推動產業共興,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要充分發揮產業平台的作用。

  關於如何將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市科技局副局長陳軍也提到了三個協同——有共同的目標,各種資源要素要融合,各類主體要步調一致。“特別是資源要素配置方面,成渝地區要共同梳理各自的優勢在哪兒,短板在哪兒,還缺什麼,好共同爭取。”

  宜賓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浩宇表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長江之水、一江共興,川渝同心,勢必能成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研討班

  ●時間:10月11日至10月16日 ●地點:上海

  參加人員

  四川、重慶有關市、區、縣黨委或政府分管領導、發展改革部門負責人,以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項工作組主要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共80人

  研討方式

  專家、業內人士授課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與雄安新區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肖金成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思考》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

  ★《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原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重慶市市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

  ★《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啟示》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地區處、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處處長譚盛源

  ★《城市群和都市圈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

  ★《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治理現代化水平》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陳高宏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和規劃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地區司副司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研究課題組組長陳宣慶

  現場調研學習

  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嘉善產業新城

  小組交流研討(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鴻)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