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活” 打造廣安版“詩和遠方”

2020年10月16日12:10  來源:廣安在線
 
原標題:文旅融“活” 打造廣安版“詩和遠方”

  國慶、中秋“雙節”,前鋒區歡喜坪旅游度假區推出以“迎國慶,賀中秋”為主題的大型晚會活動,吸引了各地游客10萬人次。觀美景、品美食、住帳篷,成都游客張飛說:“在霧裡行走,感覺特別有詩意,特別地美。”

  迷人的廣安,在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理念的引領下,越發活力四射:2019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30.8億元,同比增長16%﹔今年前9月,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18.8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80%左右的水平。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市上下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經濟復蘇,第一時間啟動文旅經濟復蘇工作,第一時間振興文旅消費市場,廣安旅游市場逐漸恢復。截至目前,旅游收入逐步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決策部署,強力推進文旅融合,構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廣安在加速。

  A提高政治站位 推進文旅融合

  10月12日上午,走在廣安城北濱江路古城牆一帶,老廣安街景扑面而來,青色的文化石錯落有致,一幅幅涂鴉古色古香,游人三三兩兩漫步其中,呈現出一派人文與風景和諧共美的迷人景象。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201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的意見》,明確提出通過5年努力,讓巴蜀文化影響力、四川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供給力、文旅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全省文旅融合大幕自此拉開。

  響應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近年來,廣安市依托豐富的文化資源、旅游資源,做好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積極謀劃如何把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市社會經濟發展。

  謀定而動,篤行致遠。2019年1月29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挂牌,“詩和遠方”正式牽手﹔2019年7月,廣安市高規格召開全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打破長時間以來文化是文化、旅游是旅游的固有格局,把文化和旅游統籌研究謀劃,系統部署推進。

  重磅文件密集出台:《廣安市文物保護利用五年規劃(2018—2022年)》《建設紅色旅游勝地推進方案(2018—2022年)》《中共廣安市委 廣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市的實施意見》,文旅融合發展的廣安路徑,指向明確。

  獎懲機制快速建立:將紅色旅游勝地建設和文旅產業工作納入區市縣(園區)、市級相關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重點督查事項,進一步凝聚起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強大合力。

  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構建: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文化室等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立健全,以“鄧小平故裡”為主題的公共文化服務系列品牌活動精彩紛呈、廣受歡迎。

  文旅活水,汩汩噴涌。全力推進文旅融合,讓文化為青山綠水注入靈魂,廣安開啟了文旅黃金時代。

  B挖掘文旅資源 呈現厚重“家底”

  今年“加長版”黃金周,全市主要景區接待游客102.43萬人次,攬金18743.61萬元。

  游客紛至沓來的背后,緣於廣安有豐厚的旅游“家底”,有吸引客人的“硬貨”。

  這裡人文歷史底蘊豐厚:廣安不僅是小平故裡,紅色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也獨特多樣。現有人文景觀1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292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5處。

  文化資源豐富:全市已查明六大類文化資源24762個,八大類旅游資源7970個。其中有世界唯一、規模連片分布的鄧小平青少年時代活動遺址﹔鍶含量超過廣西巴馬華水活泉的四方山鍶泉和“川東第一泉”的銅鑼山溫泉。

  文化節慶活動多樣:岳池農家文化旅游節、武勝嘉陵江龍舟旅游文化節已成為全國性節慶文化活動品牌﹔華蓥山旅游文化節、武勝鄉村旅游文化節入選“四川十大民間節日”﹔廣安紅色國際馬拉鬆賽晉升為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每年吸引近萬人參賽。

  非遺項目眾多:全市現有省級非遺項目12項,市級非遺項目52項,縣級非遺項目138項。現有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8人,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0人,縣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7人。

  文化旅游企業、園區集聚:全市共有文化旅游企業1779家,從業人員近2萬人﹔擁有協興生態文化旅游園區、華蓥山旅游文化景區、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寶箴塞文化旅游園區5個文化產業園區。

  不僅如此,廣安市還全力挖掘潛在文旅資源。今年,廣安市率先在全國征集抗疫實物資料,成功舉辦《戰疫——廣安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前鋒月亭庵遺址考古發掘成為全省首例清代寺廟遺址考古工程,協興明代楊銘家族墓出土的500年前的雞蛋,微博熱搜點擊量超過1億次﹔依托靈寶山石刻及古石橋打造的靈寶山文化公園正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打卡地。

  C講好紅色故事 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勝地

  “在巴蜀大地東部,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因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誕生於此而吸引了世人關注的目光,她就是我的家鄉……”日前,市政府副市長王瑛出鏡《中國推介》,向全球推介廣安,邀請大家到偉人故裡廣安觀光旅游。

  真誠邀請,迎來了廣安紅色旅游熱潮。全國各地的游客不約而同來到廣安,在鄧小平故裡旅游景區追尋偉人足跡、緬懷革命先輩,在華蓥山旅游景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岩精神……

  數據為証:全市紅色旅游年均收入200億元以上,2019年實現旅游總收入463.1億元,是2013年的3.4倍。

  廣安市紅色旅游為什麼這麼紅?

  這得益於廣安市堅持講好紅色故事,奮力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勝地的積極探索。近年來,廣安市加強紅色文化整理、研究,編寫《廣安紅色文化知識讀本》,創作愛國主義題材大型川劇《南海李准》,圍繞華蓥山游擊隊及紅岩英烈事跡打造音樂劇《雙槍》﹔大力推進鄧小平故裡核心區提質工程,利用鄧小平故裡、華蓥山旅游區兩大全國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策劃開展各類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廣安鄧小平故裡旅游區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入選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這是廣安推進文旅融合贏得的又一充分肯定。

  不僅如此,依托深厚紅色文化底蘊,2018年11月,廣安市成立了小平干部學院,學院開發出30多個現場教學點和多門特色課程,吸引了各地黨員干部前來培訓、學習。

  讓人欣喜的是,2019年4月,小平干部學院被中組部列入全國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當年培訓學員突破3萬人次,在全國干部學院中位居前列。前不久,小平干部學院全面完成了老校區提檔升級工程,目前有深圳、珠海等地學員等待入學。

  廣安區成為全省首批十大天府旅游名縣,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五華山榮獲全省十大康養旅游目的地稱號……“紅色廣安”更加亮眼。

  D打造文旅精品 豐富群眾生活

  “紫禁城頭烽火涌,庚子賠款家國窮。山河變赤地,遍野是哀鴻。悲歌陣陣,要喚醒沉睡的東方龍……”不久前,川劇《南海李准》在廣安大劇院精彩上演,為市民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

  跌宕的劇情、精美動聽的川劇唱腔,多彩絢爛的燈光舞美,演員們細膩傳神的唱念做打,不僅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還成功讓川劇《南海李准》走進四川省第四屆中國川劇節,贏得觀眾的認可和專家好評,獲得四川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四川文聯百家“推優工程”優秀原創作品獎。

  近年來,借助文旅融合的東風,廣安市大力打造文化精品,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這一理念的支撐下,廣安市文藝成果逐步豐碩:原創音樂劇《雙槍》亮相第二屆四川藝術節,舞蹈作品《刻·春秋》、戲劇作品《信仰》、曲藝作品《小姑出嫁》榮獲四川省“群星獎”﹔非遺節目《紅色雙竹響四方》登上2019年央視春晚。

  文藝人才嶄露頭角:今年,岳池縣“80后”曲藝演員羅捷,獲得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成為四川省唯一獲獎者﹔各類人才創作各類舞台藝術精品80余件,復排傳統川劇折子戲16個。

  一項項榮譽紛至沓來,讓廣安市文藝精品力作得到充分肯定。如何讓這些優秀文化作品走近群眾身邊,豐富精神生活?

  廣安市每年開展送戲下鄉不少於700場次,開展“道德講堂”系列活動40余場次,開辦農民夜校,舉辦編織、繡花、果蔬栽培等專業培訓2000余場﹔舉辦優秀劇目(音樂會)20余場,連續兩年承辦省廣場舞展演。

  近年來,廣安市還大力實施“文化惠民樂民”工程,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創新開展“優秀劇目進廣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演出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精品劇目48場,先后舉辦首屆廣安市戲劇曲藝小戲小品展演、“廣安城市音樂會”、大型原創合唱組曲《金廣安》演出、重大節慶戲劇曲藝專場演出、戲劇進校園演出、“春雨工程”專場演出等重大文化活動﹔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重要作用,探索舉辦“我們的中國夢——2020年紅色文藝進景區、進廣場”展演活動4場。

  此外,廣安市還不斷擴大朋友圈,讓對外文化旅游交流有聲有色,內聯成都、重慶、川東北等周邊城市,外接深圳、珠海、廈門等沿海開放城市,深化與湘潭、百色等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城市合作交流。廣安市與重慶市長壽區、合川區、涪陵區3地文化旅游部門簽訂文旅協同發展協議,共建巴蜀文化走廊﹔聯合渝北、長壽、潼南、墊江五地聯合發布“渝廣聯動,共推文化旅游優惠政策”、6條渝廣精品旅游線路,五地市民旅游享受同城化待遇﹔與合川區文化館聯合舉辦“崢嶸歲月70載”川渝合作廣安合川美術書法作品聯展﹔精選節目(作品)參加第七屆川陝甘渝黔晉蒙“百館聯動”、2020年“渝廣情·雙城景”攝影巡展等。

  E項目發力 產業跑出“加速度”

  “手頭還有10余個項目,每天排得滿滿當當。”連日來,鄰水縣文廣旅局局長譚欽超忙得不可開交。

  “今年,我們同川東、渝北的5個區縣,簽訂了《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明月山。”譚欽超告訴記者,該協議涵蓋了54個項目,投資近4000億元,其中33個項目涉及鄰水縣。此外,他們還達成一致,利用現有的旅行社(團),推進6地旅游景點“一票通”,打造無障礙旅游區。

  加快文旅項目推進,全市各地掀起熱潮。10月11日,在華蓥市雙河街道的高頂山礦山公園二期項目施工現場,100余名工人正加緊施工。這個有12家礦山企業、面積50公頃的礦區將在不久后變身4A級景區,游客在景區可實地全程體驗礦工工作和生活。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文旅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是“危”更是“機”!廣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積極推進復工復產,以穩投資持續拉動穩增長。

  “戴著口罩抓發展”:收集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旅企業復工復產政策30余條,舉辦全市文旅企業金融對接懇談會,搭建政銀企金融對接平台,建立文旅企業專項融資通道,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快推動文旅項目復工復產。

  金融“輸血”助推項目投資跑出“加速度”。在四川省2019文化和旅游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分會場,廣安市12個重大文旅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4.6億元﹔全市重點文旅項目完成投資超過130億元,潯棲江南度假區、歡喜坪旅游度假區、樂活城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投產運營,有效拉動了廣安市文旅產業企穩回升。

  此外,廣安市還堅定“經濟發展項目為王”理念,全力招引文旅項目。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考察中青旅集團、華強集團、雲南實力集團等重點文旅企業,對接洽談項目合作事宜,新引進中國曲藝百花園、四方山康養旅游區項目等8個重大文旅項目,總投資額達110億元。隨著一個個旅游項目不斷落地,廣安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革,經濟社會呈現出高質量發展勢頭。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詩意共遠方。小平故裡廣安,正在向世界深情講述著厚重而多彩的 “廣安故事”!(廣安日報記者 劉莉華)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