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一貧困村5年走出了76名大學生

2020年09月18日15:21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9月18日電 9月17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塘泥灣村村委會召開了一次特別的座談會,座談會的主角是一群孩子,他們剛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駐村第一書記張大海和同事們正在輔導他們申請生源地貧困生助學貸款,囑咐大學報到的注意事項。

張大海是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涼山鹽源供電公司派駐到塘泥灣村的第一書記。在他的幫扶下,今年塘泥灣村有15名學生考上大學。5年來,塘泥灣村先后有76名孩子走出大山,走進了大學校園。“隻要一個家庭出了一名大學生,就基本解決返貧的問題了。”張大海欣慰地說。

用教育涵養脫貧“水源”

教育扶貧,是斬斷“窮根”的利器。張大海相信,讓一個孩子通過教育走出大山,就能帶動一個家庭走出貧困。自2016年1月張大海來到塘泥灣村駐村,他就堅信並一直踐行了這一理念。在塘泥灣村,一個叫沙少兵的孩子,最讓張大海牽挂。沙少兵的父親去世后,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張大海說,他曾經很“害怕”去沙少兵家,因為他“害怕”看見沙少兵的媽媽吃不飽肚子,“害怕”看見沙少兵又在樹下蹭網上課……每一幕,都讓張大海難以釋懷。

高三的時候,沙少兵想幫媽媽減輕經濟負擔,萌生了退學回家種地的想法。張大海知道后,徹夜與他談心,向他分享讀書對就業和人生的重要性,講同齡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這樣的家庭,必須靠讀書改變命運。”幾經勸說,沙少兵決定努力沖刺高考。

然而,現實並不像電視劇那樣圓滿。沙少兵的高考成績在專科線的最低分上,這讓他不禁有些自卑。但張大海明白,哪怕微弱,這依舊是改變沙少兵人生道路的一束光。為了守護好這束光,張大海做了大量功課。他無數次地翻閱《招生考試報》、各個高校的官方網站,對比學校專業,測算錄取概率,研究怎麼最大化利用現有分數,填報最適合的志願。最后,沙少兵被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的英語專業錄取。聽到這個好消息,張大海和沙媽媽高興得落下了眼淚。

秉承“扶貧先扶智”的精神,駐村期間,張大海跟蹤記錄村裡每位適齡考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並積極聯系對口幫扶塘泥灣村的四川工商學院、宜賓學院,邀請高校教師,和駐村幫扶隊員一起,平日裡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高考后“手把手”輔導考生填報志願。

高考結束,彝族小伙王補都為志願填報發了愁,家裡條件並不好的他找到了張大海。經過分析研究、政策咨詢,張大海推薦王補都填報了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三定生”。“三定生”(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安置)是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委托該學院進行招生培養的重點項目,既可以免去學生3年的學費、住宿費、書本費,還發放額外的生活補助,畢業后經考核合格,直接派遣到定向單位就業,成為供電公司員工。9月中旬,王補都被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三定生”)成功錄取。

回首在塘泥灣村的日子,張大海已經記不清自己進行了多少次走訪談心,為學生們組織了多少次補課,指導了多少次志願填報,但他清楚地記得村裡每個學生“走出大山”的一點一滴:蘇江龍去年高考成績不理想,在專業選擇上又和父親產生了分歧,經過張大海的調解,復讀之后,今年他順利考上了新疆農業大學﹔董高佐次爾在志願填報結束的關頭依然搖擺不定,張大海“拍板”為他選擇了四川工商學院人力資源專業,最終超分數線1分“壓線”被錄取……“讀書的孩子,是多麼寶貴的資源。讓孩子們走出去,就是讓村子擁有更多可能性。”張大海說。

用產業牢固脫貧“根基”

今年,19歲的彝族女孩郭阿幾是全村高考成績最好的孩子。9月10日,她收到了川北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然而,在她初三時,由於家庭貧困,父母提出想讓她“退學嫁人”,刺激得郭阿幾一個星期沒去上學。張大海深知,在塘泥灣村,要想孩子們安心學習,還必須提高家庭的經濟收入,轉變村民們落后的思想觀念。

塘泥灣村是典型的西部少數民族貧困村,地處高原,距鹽源縣城30公裡,全村幅員面積33.5平方公裡,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住戶416戶1457人。2015年貧困建卡戶99戶436人。村裡有部分喀斯特地貌,耕地相對較多,但極度缺水,吃水難,農業用水更難,主產玉米、蕎麥、馬鈴薯等農作物。村民經濟收入以勞務輸出、傳統農業為主。

水是解決村裡產業發展的關鍵。

在多次走訪調研各家情況以及全村土地、氣候等條件后,張大海與村兩委反復商議,咨詢農業專家,最終制定了以種植花椒為主的經濟林木發展方向。為此,張大海和團隊積極爭取資金,新建水窖335口,新增儲水11000余方,解決1400余畝土地的生產灌溉,爭取20口鋼化水窖,解決全村生活用水問題,同時,他爭取項目,促成塘泥灣村6組的通組公路修建。國家電網公司投資360萬元,對村裡電網進行了徹底的升級改造,保障村內生活和產業發展用電需求﹔在推廣花椒種植的時候,張大海遇到了難題。苗子貴、技術難、村民不願嘗試……

一個個“硬骨頭”擺在他面前。但是1988年出生的張大海有股子不服輸的沖勁。

張大海首先找到了七隊的村民楊永發。這位低保貧困戶有60多畝地,年年種玉米,收入卻極不理想。2016年,第一次聽張大海談種花椒時,楊永發表示反對。但張大海沒有放棄,他想辦法籌集購買花椒苗需要的費用,帶老楊去參觀花椒產業大村,聽農技專家講解種植方法以及利潤,給老楊算經濟賬……張大海告訴老楊,“我可以保証技術全力支撐,還可以包銷。不管我在哪裡,你的花椒都盡最大努力給你賣。”老楊抽了一支煙,想了許久,說:“好,開干!”

在楊永發的帶動下,村民們也紛紛種起了花椒。2016年,塘泥灣村新增花椒園2000畝。2019年,塘泥灣村人均純收入達7800元,對比2014年,實現增長239%,貧困戶實現了穩定持續增收。2020年,塘泥灣的花椒樹覆蓋已超8000畝,蘋果樹超1000畝。

春耕夏耘,時節如流。張大海的腳步,遍布30多平方公裡的塘泥灣村。村民反映的需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寫滿了好幾本筆記本。張大海說他喜歡九月,因為九月是開學季,也是豐收季的開始。這個曾經從鹽源走出去,用知識改變了命運的大學生,如今又回到鹽源,在塘泥灣村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孩子們的人生夢,點亮鄉親們的美好生活。(黃梅、胡朝輝、高珩瑞)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