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漁”本月底在川正式拉開 1.6萬四川漁民上岸讓長江“養病”

2020年09月17日07:31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今年(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四川全省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宣布,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8月27日,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四川將於9月30日前完成退捕漁魚船漁具和捕勞許可証回收封存,涉及退捕漁船10211艘,也就是10211張捕撈許可証。沒有捕撈許可証再捕魚就是違法行為,許可証的回收封存,也意味著四川長江十年禁漁的全面正式拉開。

對於很多魚類而言,重回長江的回家之旅才啟程,長江本身的恢復也才剛剛開始。記者獲悉,目前四川水生生物調查評價專業人員已開始對全省小水電進行摸底調查,未來對採取補救措施也不能減輕對水生生物影響的小水電站將予以拆除。

最遲明年(2021年)1月1日零時起,保護區以外的長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 決心 /

四川長江禁捕9月30日正式開始 年底前實現全省全流域禁捕

從1986年7月1日《漁業法》頒布,四川發出第一張捕撈許可証,到如今已經過去34個年頭。捕撈許可証一船一証,有點像出租車的頂子。“9月30日捕撈許可証回收封存后,從法律法規層面來說,禁捕就正式開始了。”四川省水產局三級調研員張志英表示,之后長江流域再出現漁船進行捕撈作業,就像沒有頂子的“出租車”,都是打擊的對象。

長江禁捕退捕涉及四川全省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和長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俗稱“一江五河”)。到今年年底前,四川會分三個階段推進禁捕退捕工作。7月31日前,四川完成了漁船漁民信息精准建檔立卡。經農業農村部核定,四川省退捕漁船10211艘,退捕漁民16437人。

8月1日至10月31日,四川的重點任務是各相關市(州)、縣(市、區)結合實際制定出台詳細禁捕方案,完成漁船漁具的回收和處置。其中,9月30日前完成退捕漁船漁具和捕撈許可証回收封存﹔10月31日前完成回收漁船漁具處置。11月1日至12月31日,四川將基本實現清船、清網、清江、清湖的“四清”目標,發布禁捕通告﹔2021年1月1日零點前,完成禁捕通告發布,實現全省全流域禁捕。

捕撈許可証回收封存意味著提前完成禁漁目標了嗎?“禁漁包括禁捕和退捕,而捕撈許可証的回收封存既是結束,也是開始。”四川省水產局二級調研員袁野表示,包括提供技能培訓,努力實現退捕漁民上岸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持續打擊“三無”船舶、“電毒炸”等違法行為等,都是需要做並且一直做下去的事,禁漁是長久之事,不存在提前完成一說。

/ 現狀 /

禁漁難與易:四川漁民兼職多分布廣 去年捕魚3.9萬噸

“與長江下游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不同,近年來,四川的漁民以兼職漁民為主,以打漁為生的專業漁民幾乎沒有了。”張志英介紹說,最直接的原因是捕撈量的下降,光靠打漁並不能維持生計,所以平時漁民都有其他的工作。而捕撈量的下降,也從側面說明了長江“病了”,需要禁漁來恢復生息。

據了解,四川漁業捕撈產量從1986年的兩萬余噸,逐漸增加,到2005年達到最高峰,接近7萬噸﹔之后有所波動,整體逐漸下降,去年近3.9萬噸,與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產量相近,這個產量主要以大水面養殖的捕撈產量為主,天然水域像長江中的捕撈量隻佔其中一小部分。與此同時,四川去年淡水養殖產量為150萬余噸。

相對於以打漁為生的專業漁民,禁漁對於兼職漁民的影響相對來說會小一些。這是四川禁漁相對長江下游地區容易的地方。但四川也有自己的難題:退捕水域共分布在18個市(州)、115個縣(市、區)。“退捕漁民16437人聽上去似乎不是很多,但因為分散在一百多個縣(市、區),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置。”袁野表示,退捕是禁捕看不見的根,漁民安心上岸,長江才能休息好。

涉及范圍廣同時意味著后期需監管的地方多。袁野表示,除了水裡岸邊,交易的實體市場以及網絡平台也是后期監管重點。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而本次禁漁農業部門牽頭公安、人社、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參與,從水裡到嘴裡,全產業鏈監管,讓想鑽空子的人處處碰壁。

/ 措施 /

全省摸底、清理整改小水電 水庫是否禁捕仍待確定

如果禁漁是針對長江裡的“居民”的保護,那麼四川省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就是針對“居民”的家——長江本身的恢復。張志英介紹說,長江的恢復離不開魚類資源增長,同時魚類資源的增長,需要更好地長江生態環境。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長江沿岸的工業企業曾是一大威脅,目前已經明顯改善。而現在,影響最大的就是水電站了。

據四川省水產局前期的摸底調查,目前四川長江沿岸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站有4千余座,正在按河流(包括支流)統一開展水電站對水生生態的影響評價,根據該河流水生生態現狀及保護需求,提出有效、可行的保護和補救措施,包括實施棲息地保護、生態修復、下泄生物流量、增殖放流、監督管理和保護宣傳等。採取的補救措施不能減輕對水生生物影響的小水電站,按照相關規定,應予以拆除。

目前包括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具有水生生物調查評價能力的專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正分散在全省長江沿岸各處,對小水電站進行調查。“在部分水量本身不是很充足的河段,引水式水電站可能會造成斷流。”張志英表示,這次的小水電清理整改,就是要打通江河之前可能堵塞的毛細血管。

除了水電站外,各種水庫庫區是否禁捕,也是農業農村部門關注的重點。“首先今年(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四川全省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最遲明年(2021年)1月1日零時起,保護區以外的長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袁野表示,保護區外與河道相通的河道型水庫,是否屬於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討論確定,當然都是建立有利於生態恢復的前提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