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愛“吼娃” 孩子易脆弱

2020年09月16日09:07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家長愛“吼娃” 孩子易脆弱

新學期開始后,“母慈子孝”的親子關系又遭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學齡兒童聚集的小區裡,又開始不時飄蕩著吼娃的聲音。

專家指出,娃不能總是被吼,很有可能在爸爸媽媽的吼叫中,會把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都吼沒了。總是有父母抱怨孩子不夠堅強,有畏難情緒。對此,廣州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院副院長、廣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任周亮教授表示,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堅強的關鍵。它可以保証孩子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勇於探索世界,不畏懼失敗。

新學期是孩子的新挑戰

現在不少家長感嘆,孩子為什麼如此脆弱,承受能力這麼差。周亮表示,事實上孩子對於挫折的看法、定義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例如新入學,孩子要適應新的環境,新的規則,要逐漸學會自我照顧,和同學之間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要學會和老師之間進行互動……這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不理解的家長會說:“這有什麼啊,不就是上個小學嗎,誰沒上過啊。”對於孩子的世界來說,有困難、有挫折、有挑戰的事情,很多家長往往不認可,意識不到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難,親子溝通就容易出現問題。

周亮提醒,每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挑戰、失敗的時候,都會出現情感上的反應,所以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認同、理解他,承認他確實是遇到了困難。比如,有的孩子回家不願意寫作業,家長會認為孩子偷懶、不愛學習。但事實上,有可能是他今天上課的時候,由於某些原因,有內容沒聽懂,所以作業不會做,但是他又很害怕承認自己不會做,就說“我不想寫作業”,故意拖拖拉拉。

如果家長無法理解,就會很生氣,這是親子溝通中的常見問題。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難過、沮喪甚至憤怒等各種情緒上的反應。家長要做的是在情感上給予支持。

案例

孩子為去世的寵物難過

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養的寵物兔子死了,家長可能會對傷心難過的孩子說:“別哭了,爸爸媽媽給你買一隻新的兔子。還可以給你買好吃的,買新衣服,或者帶你出去玩。”

但是家長要理解,這個兔子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是一個生命,孩子和它建立了情感上的聯系。如今兔子死了,孩子本就應該有情緒上的反應,難過哭泣都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不哭,或者很快就喜笑顏開地接納一隻新的兔子,那才是不正常的反應。

家長要允許、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可以跟他說:“你看起來挺難過的,可以和爸爸媽媽說一說,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麼?”隻有家長認同了孩子的情緒,並告訴他每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感到難過,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是可以被父母理解和接納的。父母長期堅持這樣做,孩子才會願意跟父母說心裡話。

多擁抱受挫的孩子

在接納孩子的情感以后,還要給予他支持,讓孩子知道,不管這個事情是成功還是失敗,爸爸媽媽都是愛他的。周亮舉例說,比如某次考試前,孩子很緊張。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但不管成功失敗,我們都愛你!”對於小朋友來說,父母親就是一切,很多動力都來自父母的贊揚、獎賞,我們要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永遠都會陪伴、支持他。

如何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呢?首先,父母要耐心、積極地傾聽。在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全神貫注,理解他的話語以及話語背后的含義,給予他適當的反饋,例如點頭、眼神的交流、擁抱等肢體語言的表達。

當父母認可了孩子的情緒,允許他表達情緒,並且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后,孩子強烈的負面情緒會得到緩解和消退。情緒會影響判斷。孩子心平氣和后,才能對事情有一個更正確的認知。

陪伴孩子應對具體困難

周亮提醒,在情感上給予孩子支持后,要進一步給予認知上的支持,即幫助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挫折和失敗。應該讓孩子知道,失敗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部分,失敗本身並不可怕。永遠隻做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可以避免犯錯,但無法前進,無法學會新的知識。所以,一時的失敗沒什麼大不了的,被錯誤打倒再也不敢嘗試新的事物,這才是最可怕的。

在孩子接納自己的失敗,願意繼續嘗試后,家長就要幫助他學會應對困難。可以和孩子一起評估:目標是不是太高,能不能實現﹔在失敗經驗中,自己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難﹔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如何發揮優勢,彌補不足﹔有哪些策略可以解決困難,可以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是降低目標、分解目標等。

有時候孩子會喪失信心,家長要引導他回憶過去成功解決問題的經驗、例子,幫助他增強信心;如果認為困難確實超過了孩子的應對范圍,那麼可以換一個更現實的目標。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