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七拼八湊”的“釜形鼎”曾裝過廣州最早的栽培稻嗎?

2020年09月16日09:07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這件“七拼八湊”的“釜形鼎”曾裝過廣州最早的栽培稻嗎?

嶺南尋根

在博物館中展出的古代器物,並非個個都是光鮮亮麗,也有看上去“補丁摞補丁”的。南漢二陵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件新石器時代晚期“夾砂陶釜形鼎”,就是這樣的文物。別看它樣子不出挑,卻是出身名門。因為它來自目前廣州地區發現的文化堆積最為豐富、遺跡現象最為復雜、出土遺物最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黃埔茶嶺遺址。

2015年8月至9月,為配合廣州市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獅龍大道市政道路項目建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廣東省和廣州市文物局的組織委派下對項目全線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並於九龍鎮湯村茶嶺,確認了先秦時期的文化遺存分布。

茶嶺,是一座南北向橢圓形的低矮山崗,最高點海拔52.6米,山勢平緩,規劃中的獅龍大道穿過茶嶺西坡和崗頂。發掘自2017年8月15日開始,至2018年1月26日全部結束,實際發掘面積3113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174座、普通灰坑111座、窖穴19座、柱洞302個,出土陶、石、玉等不同質地的文物300多件。另清理宋代墓葬1座、明清時期的窯址1處、房基1座、墓葬2座。

作為2018年廣州五大重要考古發現之一,考古學者認為,茶嶺遺址密集分布的墓葬、灰坑(包括窖穴)、柱洞等遺跡,說明它可能是一個小區域范圍內的中心聚落。年代約在距今4200年至4500年之間,與粵北石峽文化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同時又存在一些自身的區域特點。

茶嶺遺址發掘中未見有人骨和葬具,隨葬器物組合多為鼎、豆、石錛,少數為鼎、豆、罐、石錛組合。普遍有碎物葬的習俗,有把完整陶器有意打碎鋪在墓底以及把破碎殘片埋於墓底或填土中兩種情況。這種習俗早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就有,隨后粵北韶關石峽文化也比較常見,到西周春秋階段的博羅橫嶺山、增城浮扶嶺、黃埔欖園嶺與大公山等墓地仍能見到,在戰國、秦漢時期的越南北部和雲南南部的墓葬中也有,可見其延續性之綿長和廣泛。

經特別邀請的國內多位著名植物考古學家赴現場取樣浮選和提取樣品化驗,最終確定遺址灰坑和窖穴中有碳化的水稻種子。茶嶺遺址檢測到的水稻植硅體,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土單位明確、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實物遺存。這件鼎和這些稻,當年有沒有過“親密接觸”呢?(全媒體記者 卜鬆竹)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