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構筑彩雲計劃,悉心培育雲南彝族藝術人才

舞蹈家夫婦一生一村一件事

2020年09月07日09:34  來源:北京日報
 

2017年1月10日,來自雲南省深山裡那奪村的12個孩子,在北京一對夫婦的資助下,花了2天3夜,跨越2827.1公裡來到北京。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時候,一個彝族孩子說:“我們家世世代代沒有來過天安門,今天我來了,我想看看毛主席,想給他老人家跳一支我們民族的舞蹈。”天氣很冷,孩子們脫下棉襖,露出裡面的民族服裝,在廣場上跳起了剛學會的弦子舞。

清晨,薄霧籠罩鬆林,雲南紅土高原上的那奪村在雞鳴中蘇醒。彝族姑娘蒂姆、扎漂、酈佤、柯鎂、可依已趕著水牛走上紅土梯田,她們要快些把家裡的農活做完,才可以騰出時間來練功。村裡的空場上,關於、張萍夫婦已將從山上砍回的碗口粗的竹子搭成把杆。一雙小手接著一雙小手扶過來,腳尖立起,四肢伸展……身后的梯田、遠山皆成為舞台背景。

為拉米諾制定一個彩雲計劃

幕天席地的舞蹈課堂讓孩子們感到興奮和新鮮,可也感到疑惑。“跳舞能干什麼呢?”一群拉米諾(彝語,女孩)圍著問。“跳好了,就有機會去北京。”阿美(彝語,媽媽)答。

教孩子們跳舞的阿美,是北京舞蹈家協會會員張萍,她和丈夫、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支部書記關於已經扎根那奪村扶貧四年。

張萍的家鄉是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在距離縣城35公裡之外的環形山坳內,還有個很多硯山人也不知道的貧困村“那奪”。小村隻有72戶人家。張萍2016年夏偶然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村裡孩子的照片時,心被緊緊揪住。因為曾在河北雄安義務教留守兒童學跳芭蕾多年,夫婦倆本能地感覺到,村裡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可能需要他們。

當年暑假,張萍夫婦就來到了那奪村。彼時這裡沒有路燈,也沒有手機信號,當北京來的貴客挨家挨戶拜訪,給鰥寡孤獨送去慰問金,給村裡的孩子帶去許多小禮物時,村長為表感激,竟殺了自家的狗做菜。那一次探訪,夫婦倆發現,雖然那奪是古老的彝族仆支系村寨,孩子們卻連傳統的彝族弦子舞都不會跳,民族文化傳承瀕臨斷裂。由於貧困,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要承擔繁重家務,外出打工的中青年中,有些人走出去就再也沒回來。對未來,孩子們茫然無措。“我們就想,余生,不如就守著這一村,做這一件事:用舞蹈為孩子們的未來謀一條生路,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關於說,他們把心裡的這個計劃叫做“彩雲計劃”。

彩雲計劃當年就付諸行動。每個寒暑假,張萍、關於夫婦都要前往那奪村教孩子們跳舞,平時則請文山州歌舞團的編導和硯山縣者臘中學的音樂老師免費來教課。

3年送68個孩子去昆明上學

2017年夏,夫婦倆得知昆明市藝術學校的舞蹈班尚未招滿,趕緊抓住機會為村裡的孩子做考前培訓。考試是個難關,可說動家長讓孩子去上學更是難上加難。“去昆明上學,那得多少錢啊?”“你們出錢?哪兒有這麼好的事兒?”“不會是拐賣孩子吧?”雖然夫婦倆早在2017年1月就曾自費帶村裡12個孩子到北京參加文化交流培訓,贏得了大部分村民的信任,但自掏錢包送孩子出山上學,還是讓村民感到難以置信。在法律人士的幫助下,夫婦倆和每個學生家長都簽訂了一份《入學協議書》,寫明夫妻倆要承擔的責任:負責孩子的伙食費、往返交通費以及在校安全等,將沉甸甸的希望和責任扛在肩上。

那奪村孩子的到來,也讓昆明市藝術學校看到了貧困山區孩子的藝術潛能。2018年學校特設“彩雲班”,給了50個名額,委托張萍夫婦在貧困山區尋找生源。一次深入山區小村的招生考試中,來報名的小男孩扎瓦既不唱歌也不跳舞,只是靜靜站著。“要不你朗誦一首詩吧。”張萍退而求其次,可孩子還是沒動。就在張萍要放棄的時候,小男孩囁嚅:“我家裡已經沒人了,我必須跟你們走。”張萍愣住了,覺得自己的心被狠狠捶了一下。孩子是孤兒,他將這次上學的機會當作一條生路、一次命運的轉折。

到2019年秋,三年時間,張萍夫婦已經以那奪村為圓心在周邊11個村選送68名彝、壯、傣族學生進入雲南藝術學院附屬藝術學校、昆明市藝術學校學習舞蹈藝術(中專學歷)。

雖然學費全免,可夫婦倆要負責這些孩子的生活費,一年就得幾十萬元。夫婦倆開始靠“化緣”湊錢,后來發動更多熱心人以勞動換錢。那是2019年初夏,一位熱心人把自種的李子捐出來。80多個熱心人為了把這批李子換成錢,上山採摘、擦洗果子、處理訂單、裝箱發快遞,最終賣掉600箱、2250公斤李子,收獲24802元,解決了當年孩子們上學的路費和被褥等生活用品費用。“眾人拾柴火焰高,彩雲計劃至今已團結全國各地300多人做出義舉。”關於說。

回村成為第73戶做藝術鄉建

連續幾年送孩子們上學過程中,夫婦倆也發現了不少后續問題。一個孩子覺得跳舞太苦,堅持不住,退學了﹔另一個沉迷手機游戲,常常曠課,被學校開除了﹔還有個孩子成績總是倒數第一,哭著跟張萍夫婦說,覺得自己浪費了彩雲計劃的錢,不想再念書了。關於感到,幫留守兒童找到出路僅是送他們上學還不夠,得從根本上讓鄉村變得有魅力,讓村民素質提高,讓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到村裡來,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2019年6月,張萍辭去了在北京的工作,毅然回到家鄉全身心陪伴和引導拉米諾們的成長。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固定的文化傳習場所,夫婦倆拿出多年積蓄在村裡建造了彩雲計劃公益志願中心。2019年8月8日,當公益志願中心的牌匾懸挂起來的時候,村裡人說:“咱那奪,有了第73戶。”公益志願中心裡,每天都有歡聲笑語,孩子們在這裡跟著老藝人和藝術家們學習古法織布、刺繡、民歌、巴烏吹奏,張萍帶著支教團隊認真觀察和分析每個孩子的特點,為他們設計專業發展方向。關於則結合自己的研究、資源和經驗,為那奪設計了彝族文化深度游的場景:聞桂花香,飲鬆毛茶,著一身民族服飾,在古桑葚樹下看傳習千年的彝族舞蹈。

明年7月,第一批就讀藝校的“大彩雲”即將畢業了,這是壓在張萍夫婦肩上的又一個重擔。為了孩子們的就業,也為了扶貧能有長久穩定的資金來源,關於的父母把養老金貢獻了出來,張萍父母把自家老房子也貢獻了出來,改造成彩藝文化藝術培訓學校,面向縣城孩子提供有償藝術培訓。

很多人認為張萍夫婦做的是一種非可持續性扶貧,因為越扶越多,越扶給自己肩上加的擔子越重,看不到責任的盡頭。但夫婦倆覺得值得,因為他們看到了村裡的變化。在他們的帶領下,村裡的孩子多次亮相各省級衛視,講述村裡的故事,這讓那奪村逐漸引起從鄉到自治州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如今,全村已安裝了太陽能路燈70多根,村裡有了手機信號。去年,許久沒有熱鬧過的小村還迎來了一場婚禮。那奪的姑娘不必外嫁了,那奪成了周邊小伙兒都願意入贅的好地方。“隻要我們堅持,十年、二十年后,彩雲孩子們將像蒲公英一樣把愛心洒滿這片熱土。”張萍說。

記者 李洋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