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痴迷石頭音樂 隻為傳承古文化

2020年08月24日09:20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七旬老人痴迷石頭音樂 隻為傳承古文化

  汪穗羅

  汪穗羅在演奏。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這首歌曲在很多人心目中曾是個神話故事。但是有這樣一位耄耆老人,卻花了16年的時間讓這個傳說成為了現實!

  這位老人就是汪穗羅。他琢磨技藝、尋找石材、調制石磬樂器、組建樂隊,彈奏出一曲又一曲天籟之音,並且帶領團隊參加比賽獲得全國比賽金獎。

  “我之所以堅持了16年,一是因為對石磬樂的痴迷,二是因為我佩服古人的工匠精神,不達目的不罷休!但我也很希望能得到社會各方的支持,將石磬文化能傳承下去。”汪穗羅說。

  7月19日一個炎熱的下午,當記者見到這位73歲的耆耄老人時,他正在天河元崗體育館的一個天台上,頂著烈日搗鼓著手裡的石塊。地上散落了一地的碎石,還彌漫著嗆鼻的粉塵。

  “我10年前第一次見到汪老師是在同和文化站一個小房子,房子裡烏煙瘴氣,刺耳的聲音像在磨刀,那時候我以為他是個瘋子!”在他弟子心目中,老師和石頭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

  在石磬音樂圈裡,汪穗羅是個十足的“樂痴”,對石磬的痴迷程度人盡皆知。因為從年輕時起,他就經常沉迷於音樂無法自拔,為此還鬧出不少笑話。

  創作源於生活,這句話對於汪穗羅來說再合適不過。有一次在譜寫宮廷舞音樂時,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音樂,汪穗羅毫無頭緒,寫了兩次都不滿意,抓狂了一天一夜都無果。一氣之下他走出家門想散散心。

  當他走進地鐵時,卻發現自己誤闖進了女性車廂!躋身於脂粉氣中,擠來擠去,沒想到就來了靈感!“當時我是一邊一手拿紙一手拿筆,一邊寫一邊還要保持平衡,周圍的人以為我瘋了,但我也顧不來這麼多了。”在十多分鐘的地鐵擁擠之中,汪穗羅就寫出了一段很有靈氣的宮廷舞曲!

  艱辛:耗財、耗時、耗力

  十幾年執著研究石磬音樂,個中笑話一摞摞,但是其中的艱辛也是讓人唏噓。從2002年接觸石磬樂開始,到2006年第一套石磬調磨成功,汪穗羅在傳承石磬樂的這條道路上,已經走過了16年歲月。16年間,他不知道投進了多少錢,不知道耗盡了多少精力,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困難。

  如此耗財、耗時、耗力的事情,一位七旬老人,為什麼能這麼堅持?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他的動力來源於對古人工匠精神的佩服和超越,更來源於對石磬樂這種中華優秀音樂文化傳承的期盼。

  汪穗羅自幼喜愛音樂,10歲開始學習口琴、笛子、二胡等民族樂器,16歲專攻揚琴,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彈奏。200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中央電視台介紹湖北隨州考古學家出土的石磬,立刻被這種天籟之音和神奇的樂器吸引。

  在他看來,古人在沒有儀器機械借助的情況下,憑著一雙手用石頭打磨出這麼好的寶貝,現代人應該去傳承,也更有實力去傳承!

  “最開始幾年我就像個農民,天天找石頭、敲石頭。其實我也打過退堂鼓。覺得這活又臟又累,是自找苦吃。但轉念又想到,古人都能做到,我為什麼做不到!”對中華音樂傳承的期望和不服輸的精神,支持著汪穗羅每一個探索石磬的日子。

  難處:一己之力難以傳承

  手中擁有了音准調磨好的石磬,汪穗羅又走上了展現石磬文化的路程。從2011年開始,他參加很多演出和賽事。其中,《灞橋柳》 獲得全國中老年文藝大賽金獎,《灞橋柳》《春江花月夜》等曲子贏得專業人士高度評價。

  不過,迄今為止汪穗羅自己認可,也是大家一致認同的,最全面、最有代表性、最滿意的作品,是2018年創作的石磬音樂劇《屈原兮、歸來》。目前,這套劇目已經成為汪穗羅團隊的代表作。

  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奔波動蕩之后,汪穗羅得到天河區政府及元崗街道大力支持,為他提供一間80㎡的工作室,他的團隊也初具規模。

  在外人看來,從隻有自己探索石磬文化到現在有二十多人的石磬樂隊,汪穗羅的石磬之路算是走出了一條康庄大道,但是個中的難處,卻隻有汪穗羅自己知道。

  原來,和其他樂器不一樣,石磬樂器穩定性比較差,容易產生物理變化,出現變音、啞音、死音等狀況,而且無法按照統一標准進行大規模標准化生產,所以生產和維護成本非常高。

  此外,每一次演出,樂器搬運、服裝制備等,都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十幾年時間我花了七八十萬元,我的退休金都投進去了。我希望更多的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機構和人士,能夠給予石磬支持和幫助,以此推動石磬更好地傳承”。(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欣)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