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養老21年后……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樓!

2020年08月13日08:44  來源:廣州日報
 

8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眾籌”買樓、抱團養老21年后……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樓!圖的啥?》的報道。

最近,93歲的上海老人浦逸敏和她的老伙伴們實現了一個心願——把曾經“眾籌”買下,用作互助式養老院的小樓捐給了村委會,讓其繼續為村裡老人服務。“聽說這裡會被改建成老年活動室,還有午飯供應,我很高興,它可以繼續發光發熱了。”浦逸敏說。

5元、10元、100元、3000元……21年前,老人們以時髦的“眾籌”方式買下了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外岡鎮葛隆村的一幢空置二層小樓,取名“慈舟養老院”。最多時樓裡同時住了22人,大家互幫互助、和諧融洽,享受著“無限好”的夕陽時光。

近些年,有些老人離世,有些老人不得不住進醫療條件更好的護理院。而入住者越來越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門口”的為老服務逐步健全,老人已有了更多去處。

曲終人散,佳話流傳。粉刷一新的老樓,正迎來新的生機。

230多人次“眾籌”5萬元買下小樓

記者眼前的浦逸敏,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鑠,一頭銀發打理得整整齊齊,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20多歲時,江陰人浦逸敏來到上海謀生,退休前是基層醫院的一名醫生。她數十年來保持著吃素的習慣,也由此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人,大伙兒經常聚到一起。

“既然這麼談得來,不如住在一起養老好了。”看似玩笑的建議,不少人都記在心上。1998年的某天,老伙伴帶來消息,嘉定區外岡鎮葛隆村132號的農村信用合作社要搬遷,兩層小樓空出來了。“能不能就買下這幢樓?”大家提議,請文化程度最高的浦逸敏去和對方談談這事。聽說老人買房是為了養老,農村信用社非常理解,“談判”順利進行。1999年元月,雙方簽訂協議,總面積約200平方米、造價超過6萬元的小樓,算上折舊,最終以5萬元的價格將使用權轉讓給老人。

消息傳開,大家熱情高漲,5元、10元、100元,最多的一筆超過3000元……記者在當年賬本上看到,共有230余人次參加了“眾籌”。“很多老友其實沒有入住需求,只是為了獻份愛心,幫我們實現這個心願。”入住老人陳季芬說。

小樓買下了,很快迎來一位又一位入住者,一段“互助養老”的時光開始了。懷揣美好願望,老人們將小樓起名“慈舟養老院”。

最多時22人和睦同住 互助養老

木質地板覆蓋了原先的水泥地﹔樓梯加裝了扶手,衛生間也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健身器材、電視、錄像機一應俱全……老照片裡,“慈舟養老院”的生活條件並不比外面的差。

但這裡畢竟不是真正的養老院,沒有院長、沒有護工和廚師,為此,住進小樓也有要求:生活必須能自理、吃素、每月交100元水電費。

陳季芬回憶說,最多時小樓同時住了22位老人,雖然人多,卻相處融洽,幾乎沒有發生過爭吵。“我們輪流做飯﹔公共區域衛生也輪流打掃,就像小學生‘值日’﹔有人身體不舒服,大家會一起照顧。門口還有一片菜地,種了黃瓜、西紅柿、茄子、絲瓜等很多菜,實在沒有的,就結伴去村口買,另外子女們也會送些來。”

回憶過去,浦逸敏很感謝葛隆村村民和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們大多是外村甚至外區過來的,但村民沒把我們當外人,瓜果蔬菜熟了,會給我們送一點,年輕人會幫我們扛米面、柴火等重物。”

村民尊重老人,老人也回饋村裡,並從中收獲一份尊重。浦逸敏干起本行,每周都會去村裡的藥師廟,為村民免費量血壓、針灸、檢查一些小毛病﹔村裡的小孩也喜歡和老人們玩,小樓成了他們放學后的臨時“托班”……

小樓市價超500萬元 老人慷慨捐出

十幾年間,老人們逐漸高齡,其中有的離開了人世,有的身患疾病或自理能力變差,不得不轉入條件更好的護理院。與此同時,“家門口”的養老院多了,居家養老條件也在逐年變好,沒有新的老人再來聯系浦逸敏,小樓也就到了“退休”的時候。2017年,在小樓獨自居住兩年后,浦逸敏也因身體原因離開,入住上海嘉定雙善養老院。

該怎麼處理這幢樓?浦逸敏認為,當時是很多人共同買下了小樓,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以后也不應該被個人佔有。“仔細想想,你隻能把它捐給集體,讓它為老百姓服務,去發揮更大的價值。”

200平方米的小樓,按上海現行市價,已超過500萬元,但就像當年買樓一樣,浦逸敏捐樓的提議得到了老伙伴們或其家人的一致同意。今年6月,葛隆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學鋒代表葛隆村,鄭重地接受了老人們的房屋捐贈。陳學鋒說,村裡初步考慮把這幢樓改造成有助餐服務的老年人活動場所。同時,會把一個房間還原成老人互助養老時的樣子,留下溫情回憶,銘記老人善舉。

“抱團”養老的實踐帶給基層干部諸多思考。外岡鎮黨委書記李雪表示,浦老他們之所以有較強的幸福感,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鄰裡互助的過程中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硬件提升以后,農村養老還要在豐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上下更多功夫,帶給他們更高質量晚年生活。”(新華社記者吳振東、潘旭)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