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九冶:打造精品鋼結構 筑牢基建鋼筋鐵骨

【查看原圖】
冷作工技能展示。陳星宇 攝
冷作工技能展示。陳星宇 攝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8月12日19:46

人民網成都8月12日電 大型活動場館主體結構是怎樣搭建的?大跨徑橋梁採用哪種結構更安全?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又是如何拼接而成?8月10日,中國十九冶在成都郫都區舉辦的“打造精品鋼結構 筑牢基建鋼筋鐵骨”主題企業開放日宣傳活動,將這些答案一一揭曉。

精益求精鑄造精品工程

走進中國十九冶成都鋼結構廠生產車間,一番忙碌的景象呈現在記者面前,工人面前弧光閃爍,行車在軌道上頻繁移動,來回運輸鋼材和大大小小的構件。負責生產的車間主任告訴記者,當前廠裡正在為該公司承建的成資渝高速公路、三環路擴能提升工程生產鋼箱梁構件,此外,公司還承擔了成都長峰鋼鐵集團煉鋼廠鋼結構廠房項目,由於工期緊任務重,廠裡已經達到滿負荷生產的狀態。

據工作人員介紹,中國十九冶成都鋼構廠為目前西南地區生產規模較大的鋼結構制造基地,總佔地面積達12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大型廠房6萬余平方米,鋼結構生產班組7個,生產車間現擁有全新、國內先進的四條輕鋼、重鋼、箱型結構、空間網架生產線以及相關的配套設備,鋼結構制造設計年生產能力8萬至10萬噸。主要承接工業廠房、市政橋梁、高層建筑、風力發電塔架等鋼結構項目,近年來,先后承擔了東汽災后重建項目廠房、富士康803工程、成都東二環、成都二繞高架橋、新都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攀枝花鹽邊縣風電塔筒等眾多工程的鋼結構制作。

這些普通的鋼板又是如何組合成為構件的呢?記者詳細了解了整個生產流程的第一道工序——下料,該工序的主要工作是放樣、切割、剪板、鑽孔等,為后面的裝配工序提供材料。為了把好第一道質量關,下料班組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先后改進各種設備10余次,重鋼班組則自發成立QC活動小組,實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聰明才智和積極性、創造性,不斷優化工藝,全面提高產品質量。

“致力於十九冶鋼構品牌,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制作出優質產品,提高客戶滿意度,向高端鋼結構市場邁進。”秉承著這樣的理念,中國十九冶鋼結構產品一直受到客戶和社會的高度認可和評價,其中東汽災后重建項目廠房和成都東二環項目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大國工匠擦亮十九冶鋼構“金字招牌”

在活動現場,一場“燈泡上面燒鐵絲”的技能秀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它的挑戰難度在於用火焰溫度接近2000攝氏度的氣割槍燒斷離燈泡表面隻有1.2毫米的鐵絲,但要保証燈泡完好無損。挑戰該項技能的人物是有“成都工匠”稱號的李仁全,中國十九冶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

像李仁全一樣的技能人才是中國十九冶保証鋼結構產品質量、擦亮鋼結構“金字招牌”的重要保証。目前成都鋼構廠有“四川省杜勇冷作鈑金工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成都市李仁全焊工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服務於生產,不定期開展技能提升培訓、新員工入廠技能培訓,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對工藝進行創新革新,對急難險重任務進行突擊幫扶等。

今年三月,因工作需要,“李仁全焊工技能大師工作室突擊隊”增援該公司承建的安徽省巢湖市東外環(長江路-鳳凰山路)項目。在施工現場,突擊隊充分發揚“聽黨指揮、忠誠擔當、拼搏奉獻、勇創奇跡”堅毅質朴的“西部鐵軍”精神,僅用5天時間,焊接了17道管道接口,以外觀成型美觀、質量優良的結果完成了焊接任務,確保該項目在汛期來臨前完成施工節點,展現了大國工匠“頂梁柱”在關鍵時刻“頂得住”的精神面貌。

據了解,中國十九冶當前實施了以設計施工總承包為引領,以建筑產業化為平台,以建筑業的綠色化、智能化、信息化為支撐的發展道路,全面構建冶金、交通、市政、房建、綠色環保、地下空間與軌道工程六大業務體系,全面提升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力,全力打造完整的工程產品服務鏈和價值鏈,在鋼結構板塊已經具備了雄厚的設計、制作和安裝實力。(包國安 陳星宇)

分享到: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