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雙創”提升  群眾生活和諧幸福

雅安市強化黨建+“雙創”工作

2020年08月12日18:14  來源:雅安日報
 
原標題:黨建引領“雙創”提升 群眾生活和諧幸福

  隨著雅安市“雙創”工作的深入推進,市民從方方面面感受到城市正悄然發生著變化,無論是居住的小區,還是每日途經的街道,這些熟悉的地方都已然舊貌變新顏。

  這樣的變化展現了雅安市“雙創”工作的成效,也是雅安市抓重點、破難點、樹亮點,不斷提升服務功能,著力把“雙創”變成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發揮民力、改善民生的過程。自“雙創”工作開展以來,雅安市強化黨建引領,動員市、區各級黨組織深化“雙報到”志願服務活動,探索建立“黨支部+”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堡壘作用。

  實行“街長制”

  管理更精細

  如果要問周淑蓉每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什麼,那她一定會告訴你是走路。

  8月10日一大早,穿上綠色的“街長服”,佩戴好工作証,周淑蓉開始了新一天的“走路”。

  說起來是簡單的兩個字“走路”,可周淑蓉的走路並不簡單。市區和平西路一帶一夜之間冒出許多小廣告,周淑蓉一邊清理小廣告,一邊將情況反映給土橋社區黨委書記盧德芬。

  盧德芬將張貼小廣告的情況反映到轄區派出所后,和另一位社區工作人員胥世琴一同清理小廣告。

  胥世琴和周淑蓉一樣,都是土橋社區的“群眾街長”,而土橋社區黨委書記盧德芬,則是一位“社區街長”。

  這是今年3月開始,雨城區以青江街道為試點,探索實施的“街長制”。

  隨著社會進步和城市發展,對城市管理的標准和要求越來越高。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讓治理“針腳”更細密,讓治理的“走線”更美觀,讓街道管理更有序、更安全、更干淨。

  16名“街長”,分布在正黃美食風情街、和平南路、和平西路等8條重點難點道路。

  三級“街長”和八大職能部門相配合的“3+8”模式,形成了“群眾參與、三級協調、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新格局。

  “大爺,這裡不能擺攤,城管部門在前面設立了臨時攤點。”

  和平西路上,一位老人將梔子花擺在了盲道上售賣。周淑蓉看見后立刻上前與老人交談起來。經過一番勸說,老人離開了。

  “我們的工作說起來簡單其實很繁雜,商鋪物品擺放是否規范、路上是否有人佔道經營,公共設施是否有損壞,這些我們都會在巡街時特別留意。”周淑蓉說,雖然每名“街長”劃分了管理范圍,可實際上大家在途經別人區域時,發現不合理不規范之處都會立刻處理。

  “‘雙創’不是靠一個人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社區黨組織帶領我們,聯合各個部門才能把這個工作落到實處。”周淑蓉頗有感觸地說,“這幾年來,我作為社區居民也深深感受到了變化,隻有我們的城市變好了,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幸福。”

  黨建進小區

  服務零距離

  “希望樓道通暢,不堆雜物。”

  “社區已宣傳,並讓社區居民自行將樓道雜物進行清理。”

  “希望地下室車輛規范停放。”

  “已和物業接洽,要求物業加強巡查,規范停車。”

  ……

  一張張貼在“心願牆”上的“心願卡”露出燦爛的笑臉。

  “心願卡”上的心願一個個實現,讓居住在雨城區漢闕路漢都華府二期居民的心中結出滿意的“果實”。

  自2017年居民入住起,雨城區石馬社區管理的漢都華府小區經過摸索,在小區治理服務中探索創建了“1352”機制(建強一個核心,統籌三支力量,做好五項服務,發揮兩個作用)。

  “過去大家都是事不關己不操心,現在大家見面時熱情多了,和氣多了,糾紛少了。”說起今昔變化,小區居民都說,現在大家真正覺得彼此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了。

  2019年,在石馬社區黨委的領導下,漢都華府二期成立了小區黨支部,將黨支部建到了小區,黨小組建到了樓棟。

  為了更加方便居民,小區黨支部向居民發放了“連心卡”。卡片上印有小區黨支部書記、業主委員會主任和物業經理的姓名職務及手機號碼,方便居民快捷咨詢,及時解決問題,讓黨支部和群眾面對面,黨員和居民心連心。這項服務被稱為“黨群連心服務”。

  這樣一來,基層黨建的“神經末梢”逐漸被激活,社區治理的“最后一公裡”也被逐漸打通。

  此外,每個月18日的“免費磨刀日”是“黨群之家”依托物業公司開展的居家便民服務之一。針對小區的未成年人,還開展了“幼苗呵護服務”。鄰裡之間產生糾紛了,有“鄰裡和諧服務”,還有利用業余時間開展的各種文化生活服務。

  如此一來,五項服務同發力,服務居民無間隙,從而提升小區治理和服務水平。

  “漢都華府二期探索創建的‘1352’機制,增進了人際間的交流,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讓小區物業、小區業主、小區黨支部之間的關系日益融洽,鄰裡間多了溫馨的問候和笑臉,偌大的小區親如一家,也更有溫度了。”石馬社區的工作人員說。(記者 魯妮娜)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