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組現場測產驗收 瀘州瀘縣60萬畝水稻平均畝產650.3公斤、總產近40萬噸

2020年08月12日13:0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8月12日電 8月11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一級調研員劉宇,國家級水稻體系崗位專家徐富賢,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馬均,省農科院作物所專家鄭家國等組成的專家組,對瀘州市瀘縣承擔的農業農村部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進行了中稻測產驗收。

專家組聽取了瀘縣實施水稻高產創建的情況匯報,對0.5萬畝核心區、10萬畝示范區進行現場考察,在核心區兆雅鎮石龍村、潮河鎮五谷寺村選擇有代表性的田塊進行現場收打。

此次驗收品種包括宜香優2115、雙優573、宜優1611、旌優781等稻香杯獲獎優質品種,驗收田塊面積1.2-2.6畝,挖方測產0.15畝以上,現場驗收平均畝產684.1 公斤﹔其中兆雅鎮石龍村3社戶主張超西,種植田塊面積1.9畝,品種為旌優781,畝產達到772.6公斤,為最高畝產田塊。

通過現場考察和實際收打,專家組認為項目區實施組織措施到位,綠色高產高效集成技術措施落實好,通過配套技術應用減輕了陰雨寡照天氣影響,項目區產量平衡、稻谷品質優、綜合效益好。帶動了全縣60萬畝水稻配套技術的推廣,評估全縣平均畝產達到650.3公斤,預測全縣今年中稻總產量近40萬噸。

據悉,瀘縣水產高產創建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採取了三條措確保水稻擴面增產。

瀘縣力推擴面增收。通過採取減免承包租金、推行代耕代種服務、提高復種指數等有效方式解決耕地撂荒,擴大糧食播面。現已推動龍頭企業和種糧大戶有效流轉復耕撂荒地930畝﹔鼓勵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機耕、機播、機收、機烘等機械化社會服務42萬畝次﹔採取增、間、擴、套方式實施“水旱輪作”稻/菜(油)、中稻+再生稻“稻漁耦合”等方式復種22.3萬畝。

瀘縣實施高產創建。以水稻綠色高產創建為載體,大力推行“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虫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等“五統一”,實現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配套,提高組織化標准化信息化程度。全縣完成水稻綠色高產創建20.3萬畝,良種推廣54.8萬畝,水稻測土配方施肥46.5萬畝,統一病虫防控38.6萬畝,機插秧23.2萬畝。

瀘縣發展訂單種植。推廣“公司+基地(專合組織)+農戶”的產銷模式,簽訂優質稻收儲訂單生產。從規劃生產到成熟收購由公司統一指導開展,農戶隻需按要求種植,最后按照“市場價+10%”的保護價進行收購。已與瀘州金土地、雅龍水稻專合社等簽訂國標二級優質稻訂單2萬畝,以瀘縣開元糧食公司、瀘州龍城糧油等糧食收貯企業為依托,發展水稻訂單種植面積22萬畝以上。(余翔 曾佐然)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