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大安區“紅色領航”打造基層治理升級版

2020年08月11日15:53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8月11日電 (王波)自貢大安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為突破口,實施“紅色領航”行動,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共建共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紅色堡壘”強基礎。開展社區建制調整,由42個調整為34個,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公開面向社會選拔社區后備干部25名。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實行街道黨工委委員“社區包片”、社區黨委委員“網格包干”,制定服務清單,打通社區治理“神經末梢”。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機制,吸納48名駐轄區單位和新興領域黨組織負責人兼任街道黨工委成員或社區黨組織委員,推進小區黨支部集中換屆,支部書記平均年齡下降4.5歲,建制小區和居民片區黨組織覆蓋率達100%,推動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制定《大安區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實施方案》,全覆蓋建立老舊小區(片區)黨支部,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形成社區黨委、小區(片區)黨支部、居民自管委、黨員代表等多方參與的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體系。

“紅色先鋒”添活力。組建“先鋒聯盟”,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紅袖標”黨員志願服務隊開展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等好做法,實行志願服務登記制度,整合機關干部、志願者、義工等力量組建22個“先鋒聯盟”,定制“先鋒任務書”,推行“黨員義工日”,開展法律咨詢、環境治理等各類活動70余次。開展黨員積分制管理,設置黨員示范崗,實施黨員認領責任區,定期公示黨員認領任務、完成情況、積分情況。實施黨員、群眾“連心工程”,每名黨員聯系4—5戶居民,開展“一對一”的服務,發放“黨員聯系服務卡”。在無職黨員中設置樓棟長、政策宣傳員、治安巡邏員、衛生保潔員“一長三員”,按照樓棟、巷道劃分志願服務區,集中整治亂停車輛、亂倒垃圾、亂放雜物等群眾反映多、意見大的問題105個。推行“民情直通車”,巧用“八法”聽民意,組織社區干部、“樓棟長”“居民小管家”挨家挨戶上門收集民情訴求369個,全部實行分類梳理、建立台賬、逐一銷號。

“紅色物業”優服務。推動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應建全建,覆蓋率達80%,選派5名機關干部擔任物業企業黨建指導員,打造紅色物業服務中心2個。健全小區黨組織書記和業委會主任、物業經理接待日制度,組織小區、物業企業黨組織聯合舉辦活動,協調處置居民關注的重要問題。建立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重大問題四方聯議、民情民意四方聯訪、民生實事四方聯辦等機制,建立民情事務辦理、四方議事“兩本台賬”。定期組織“民情壩壩會”,聽取居民對於物業服務的意見建議、問題訴求。協調城管執法、公安、消防等部門解決基礎設施提升、小區改造、環境衛生等問題92個,調解居民糾紛15起,開展健康義診、免費理發等便民服務10次。以財政支持和區管黨費支持的形式,對小區(片區)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給予一定經費補助。

“紅色聯盟”促共治。深化自貢東北部新城區域化“紅色聯盟”,打造兩新黨建孵化器、設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建立民營企業首席服務官制度,開展“百名干部”駐企解難題,激發民營經濟活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項目、企業、群眾解決問題186個。組織聯盟成員單位開展捐資助學、健康義診、夏送清涼、創文創衛等主題活動、志願服務105場次,有效整合成員單位各項資源,凝聚工作合力。強化“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制定出台《大安區推進“民呼我應”12條措施》,建立縣級領導聯系社區、黨委(黨組)書記聯系支部、機關黨員干部到社區“雙報到”制度,68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與34個社區簽訂“紅色盟約”,建立資源清單267個,項目清單169個,需求清單430個,2182名在職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認領公益性項目350個,聯合開展扶貧幫困、法律援助、環境整治等主題黨日活動800余次。聚焦社區居民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索群眾點單、黨組織下單、黨員接單的“三單制”工作模式,協調解決社區治理難題289個。通過“簽約—亮約—履約—評約”的形式,引導社區黨組織和駐轄區單位對接服務需求、互領服務項目,推進形成區域統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黨建工作體系。

“紅色陣地”聚民心。全域推進開放式、親民化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制定出台《大安區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工作方案》,實現社區硬件場地規范化、功能設置多元化、外觀標識標准化、工作氛圍親民化、為民服務常態化。統籌開展黨建活動陣地“1+9+8”升級建設,“1”即以龍井街區域黨群服務中心為“紅色軸心”,整合轄區商貿市場、社會組織和有關單位資源,滿足居民群眾多樣化活動需求﹔“9”即實施9個社區活動陣地親民化改造,建設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配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紅色驛站”等功能室,建立“15分鐘公共服務圈”,實現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辦事零距離﹔“8”即依托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8個開放式“黨群微家”,搭建開展組織生活、收集社情民意平台,為群眾提供咨詢、休息、小件寄存、飲水、手機充電、失物招領、糾紛協調、緊急救援等便民服務,將黨建陣地向居民小組延伸。試點開展智慧街道、智慧社區建設,實現黨的建設、社會治理、服務管理等各方工作互聯互通。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