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房產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風險提示

警惕借金融創新之名搞非法集資

本報記者  屈信明  歐陽潔
2020年08月03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互聯網與金融的快速融合促進了金融創新,在滿足民間投資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出現了假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台名義開展非法集資等情況。日前,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公布了一起此類案例,並以此提醒公眾注意防范。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浙江望洲集團有限公司假借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之名,未經批准歸集不特定公眾資金設立資金池,控制、支配資金。望洲集團成立上海望洲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望洲普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名義進行宣傳,承諾保本高收益,約定7%—15%不等的年化利率誘導公眾出資,要求理財客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開設虛擬賬戶並綁定銀行賬戶,選定投資項目后將資金轉入虛擬賬戶進行投資,望洲集團及實際控制的擔保公司為理財客戶的債權提供擔保。望洲集團對虛擬賬戶內的資金進行支配使用,最終資金鏈斷裂,無法按期兌付本息。

  這位負責人介紹,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專門從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以互聯網為主要渠道,為借款人與出借人實現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資信評估、信息交互、借貸撮合等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直接或間接歸集資金,不得直接或變相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

  此案例中,望洲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假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名義,通過虛構項目標的、非法歸集客戶資金設立資金池、承諾高收益等手段進行非法集資,是以金融創新為名實施的金融違法犯罪活動。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示公眾,近年來,一些機構和平台打著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等金融創新旗號,或假借扶持中小微企業、養老服務、互聯網新零售之名,通過虛構項目標的、承諾高收益、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等手段,觸碰非法集資底線。公眾應樹立科學理性的金融投資消費觀念,切勿投資業務不清、風險不明的項目。此外,公眾應客觀評價自身風險認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金融產品,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視高風險,跟風投資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金融產品,更不要一味追求擔保或所謂“保本保息”承諾而不注重風險辨別。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3日 18 版)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