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充市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決定

(2020年7月27日中國共產黨南充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2020年07月28日15:55  來源:南充日報
 
原標題:中共南充市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決定

中共南充市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決定

(2020年7月27日中國共產黨南充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全力推動南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范市,中共南充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對南充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進行了研究,作出如下決定。

一、全面落實中省部署,深刻認識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戰略意義

(一)打造“次極核”是融入國家戰略的主動擔當。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了“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重點任務,為新時代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將顯著提升成渝地區區域能級和戰略位勢,必將深刻改變成渝地區發展格局和經濟版圖。全市上下務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落實戰略部署,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全力融入國家戰略、承接雙核輻射、促進北翼振興。

(二)打造“次極核”是落實省委部署的堅定行動。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科學回答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怎麼看”“怎麼干”等重大問題,明確要求“以深化川渝合作為引領、以做強成都極核為帶動、以擴大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促進全域發展為取向,奮發有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明確支持南充建設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范市,加強與成渝雙核聯動,積極承接產業和人口轉移,帶動川東北經濟區加快發展,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全市上下務必立足新形勢、聚焦新任務、落實新要求,切實加強戰略對接、政策銜接、功能鏈接,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推動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在南充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三)打造“次極核”是推動大城崛起的歷史抉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飽含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成渝地區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是南充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全新重大機遇,政策推動力、戰略牽引力、發展支撐力前所未有,有利於南充完善基礎設施新布局、塑造區域協同新格局、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培育創新驅動新優勢、形成全面開放新態勢、邁入綠色發展新階段。全市上下務必順勢而為、借勢而進、乘勢而上,借力“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強力推動南充跨越發展、次級突破、大城崛起。

二、主動擔當歷史使命,堅定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戰略取向

(一)總體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力建設成渝地區交通樞紐、現代產業、內陸開放、科教文衛、宜居宜業“五大高地”,深入實施臨江新區引領、區域協作示范、嘉陵江生態廊道建設、Ⅰ型大城市建設、縣域經濟提質、園區能級提升、名企名品名牌培育、科技協同創新、重大改革突破“九大工程”,加快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

(二)基本原則

———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思想大解放、政策大配套、環境大優化,打破丘區視野的籠子、盆地思維的藩籬、內陸宿命的禁錮,把南充發展放到全球格局去謀劃、放到時代長河去審視、放到成渝地區去定位。

———堅持承接輻射、協同共興。堅持“一體化”發展理念、“一盤棋”推動思維,主動承接成渝雙核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積極推進規劃同繪、基礎同網、產業同鏈、生態同建、服務同享,實現同頻共振、同向而行。

———堅持夯實支撐、引領帶動。堅持發揮引領效應、帶動區域發展、推動整體跨越,全面夯實經濟支撐、縣域支撐、項目支撐、平台支撐、新區支撐,鞏固區域中心城市地位,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加速振興。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打破行政壁壘,消除制度障礙,推動資源要素高度集聚、高速流動、高效配置。

———堅持聚焦重點、統籌推進。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打基礎利長遠、增動力添活力,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工作,傾盡全力做好中省規定的事、集中精力干好南充自己的事、齊心協力抓好區域合作的事。

(三)奮斗目標

———實現從“川北重鎮”向“成渝重鎮”轉變。城市空間加快擴張,城市人口加快集聚,城市功能加快完善,資源承載度、環境優美度、生活便捷度全面提升,城市規模、城市品位、城市能級區域領先,建成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范市。

———實現從“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轉變。產業競爭力、創新驅動力、縣域支撐力明顯增強,經濟總量、發展質量、全局分量顯著提升,三區一馬當先、縣市競相發展、全市擊鼓奮進的良好局面全面呈現,成為成渝地區經濟發展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實現從“內陸腹地”向“開放高地”轉變。全域開放、全程開放、全面開放的良好格局總體形成,聚集資源、富集資本、匯集資金的窪地效應總體形成,大通道、大平台、大通關的開放態勢總體形成,建成四川東向北向開放“橋頭堡”。

———實現從“交通樞紐節點”向“綜合交通樞紐”轉變。鐵水公機“四路並舉”、東西南北“四向突破”的立體交通網絡更加完備,運輸方式多元、客貨集散高效、輻射空間廣闊的現代交通體系更加健全,建成輻射成渝、連接全國、通江達海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實現從“區域中心城市”向“全省經濟副中心”轉變。南充戰略位勢加快重塑、城市能級加快提升、發展格局加快優化,綜合經濟實力、區域輻射效應、示范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

三、全力建設“五大高地”,明確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戰略路徑

(一)建設交通樞紐新高地。建設區域性鐵路樞紐,推進成南達萬高鐵、漢巴南等鐵路建設,爭取蘭渝、成(都)安(康)等高鐵建設,謀劃渝廣南綿、南瀘等城際鐵路建設,著力構建“米字型”高鐵網絡﹔爭取建設南充動車運用所、南充高鐵樞紐站,力爭更多高鐵及動車南充始發,推動南充至成渝兩地動車公交化。建設區域性航空樞紐,推進高坪機場三期改擴建和國家開放口岸機場申建,加快閬中旅游目的地機場建設,規劃建設南部、營山、西充等通用機場,全面加強與成渝雙核及周邊城市的空空聯系、空地聯系、空水聯系,共建國際民航機場群。建設區域性水運樞紐,加快推進嘉陵江Ⅲ級航道建設,協調推進利澤航運樞紐、井口航電樞紐建設,推動南充港、廣元港、廣安港、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協作發展,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區域性公路樞紐,加快推進成南高速擴容,規劃建設成巴高速擴容、南(充)簡(陽)等高速公路,積極推進南潼高速建設和南渝、南廣渝、南廣墊、南大梁高速擴容,織密連接成渝的高速路網。加快南充二繞、閬儀營、南儀、南(江)鹽(亭)等高速公路建設,持續抓好國省干道改造、農村公路聯網、城鄉公交一體化,形成市域內高效暢達通勤網絡。

(二)建設現代產業新高地。構建“3+5”現代工業體系,堅持高端切入、轉型發展、優化提升,著力建強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培育汽車汽配、油氣化工、絲紡服裝3大千億支柱產業,加速壯大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5大百億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打造成渝制造業配套協作基地。構建“4+5”現代服務業體系,堅持大總部、大樓宇、大商貿,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發展壯大現代商貿、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文化旅游4大支柱型服務業,培育壯大科技信息、會展商務、人力資源、醫療康養、社區家庭5大成長型服務業,全力打造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城市。構建“5+5”現代農業體系,堅持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突出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做強糧油、生豬、蔬菜、蠶桑、晚熟柑桔5大主導產業,做優木本油料、中藥材、牛羊、水產、酒業5大特色產業,全力打造成渝地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和加工基地。

(三)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建好開放合作平台,加快推進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充協同改革先行區、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規劃建設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國家開放口岸﹔全力爭取中歐班列(南充)國際貨運站及組貨基地,建成蓉(渝)新歐通道上的物流集散地﹔加快建設國際會展中心,不斷提升絲博會、春博會等節會影響力。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積極探索“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園區+飛地”等新型招商模式,全力引進領軍企業、行業龍頭、隱形冠軍﹔不斷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全力爭取中新戰略互聯互通項目﹔培育發展服務貿易、加工貿易等外向經濟,全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優化開放合作環境,建立市場准入異地通報機制,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建立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機制,積極推動南充與成渝“紅黑名單”共享互查﹔建立政務服務對標機制,大力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區域通關一體化。

(四)建設科教文衛新高地。全力打造科創強市,加快建設南充雙創中心、科創中心、高新孵化園等創新平台,不斷完善政產學研用創新體系,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加快建設全國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市、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全力打造教育強市,加快建設南充大學城,支持西南石油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南充電影職業技術學院、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等發展壯大,大力推進校地合作﹔加快建設南充高中新校區,積極引進品牌名校,不斷做大優質教育規模。全力打造文旅強市,推動建立成渝區域文旅發展聯盟,持續做響“將帥故裡·紅色文化”“歷史名城·三國文化”“中國綢都·絲綢文化”“印象嘉陵·生態文化”“世界古城·春節文化”五張名片,大力支持縣(市、區)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積極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力打造醫衛強市,加強與成渝兩地優質醫療資源合作,通過組建醫聯體、專科聯盟、數字化醫療協作體系等方式,做大做強市中心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兩大醫療集團,提升南充醫療衛生整體水平。

(五)建設宜居宜業新高地。全力建設“魅力南充”,加快實施中央森林公園、燕兒窩片區中央商務區、龍門古鎮等重點項目,著力打造城市會客廳、城市地標、特色街區、標美街道、城市公園、城市門戶,彰顯現代都市風貌、山水田園風光、文化名城風韻,將南充建設成為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向往的大美之城。全力建設“美麗南充”,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建設綠色山川、綠色產業、綠色城鎮,深入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全面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將南充建設成為天藍地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生態之城。全力建設“幸福南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城鄉基層治理,不斷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南充建設成為安居樂業、平安祥和、開放包容的幸福之城。

四、深入實施“九大工程”,夯實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戰略支撐

(一)實施臨江新區引領工程。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治理,按照“一城三區一帶”的空間布局,建設擁江高品質宜居新城、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空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都市型高效農業示范區、嘉陵江生態休閑帶,著力在產業發展、產城融合、城市建設、開放合作、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等領域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奮力建設成渝北翼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

(二)實施區域協作示范工程。全面融入成渝兩大極核,著力在功能定位、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市場體系、公共服務等方面與成渝實現無縫對接。合力做強南充-達州組團,加速構建南達城鎮發展帶,共同建設中國西部重要綜合物流樞紐,聯合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帶動川東北經濟區加快發展。協同推進川東北和渝東北一體化發展,主動加強與川東北4市和渝東北11區(縣)合作,支持縣(市、區)打造跨區域合作先行示范區,大力推進“閬蒼南”一體化發展,促進區域協同共興、合作共贏。

(三) 實施嘉陵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堅持生態共建,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推動嘉陵江流域各城市建立健全跨區域環評審批會商、流域水體監測、聯合執法預警、突發應急事件聯動、橫向生態補償等機制,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大力開展生態岸線修復和生態族群保護,共同保護好“一江清水、兩岸青山”。打造生態景觀,充分挖掘嘉陵江生態文化資源優勢,以“印象嘉陵江、生態大走廊、山水南充城”為主軸,沿江建設主題公園、景觀長廊、休閑綠道,統籌布局特色城鎮、民俗村落、度假景區,著力打造集生態保護、文化休閑、旅游觀光等於一體的內河特色生態走廊。培育生態產業,堅持全域規劃、區域布局、流域實施,大力推進沿江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帶、生態康養產業帶和固廢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四)實施Ⅰ型大城市建設工程。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堅持“以江為軸、北拓南延、跨江東進、擁江發展”,加快建設北部新城、會展新城、文峰新城等新城新區,積極推動蓬安、西充撤縣設區。完善城市交通體系,加快建設濱江大道北延線、將軍路大橋、龍門搬罾大橋等城市干道、跨江通道,打通西順嘉、順蓬營、西順蓬、高蓬營等城市快捷通道,規劃建設軌道交通、智慧公交,提升城市組團交通便捷度。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加快推進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文化、教育、衛生等主城功能向外輻射,不斷提升城市人口吸納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建設主城區建成區面積超30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超300萬人的大城市。

(五)實施縣域經濟提質工程。推動縣域經濟特色發展,大力實施“一主一副、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構建差異化發展的縣域經濟體系。大力支持“順高嘉”主城三區做大做強,力爭到2025年經濟總量突破1400億元、成為全市經濟主力軍。大力促進“南西蓬”一體化發展、“閬南儀”協作發展、營山融渝發展,力爭到2025年有一個縣(市)經濟總量突破600億元、成為全市經濟副中心,其他縣(市)均突破250億元,夯實雙城經濟圈次極核底部基礎。

(六)實施園區能級提升工程。做優做響“國字號”園區,推動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中法農業科技園、南充現代物流園等園區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專業平台,支持南充經開區爭創國家級經開區、南充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園等園區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做精做特產業新城,堅持“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推動園區專業化、特色化、精品化發展,加快布局一批空間結構協調、產業活力強勁、服務功能完備的現代產業新城。

(七) 實施名企名品名牌培育工程。 著力打造名企,堅持政府扶優扶強、企業做大做強、園區招大引強,支持企業技改擴能、兼並重組、抱團做大,推動企業“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一批本土上市公司、產值百億企業。著力打造名品,積極推進品質革命,構建質量追溯、檢驗檢測、責任追究體系,鼓勵企業研發新品、優化產品、推出名品,大力培育電子元件、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拳頭產品,全面提升“南充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著力打造名牌,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申報馳名商標,推廣使用區域公用品牌、地域特色品牌,提升“南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八)實施科技協同創新工程。建立創新聯盟,堅持資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加強與成渝兩地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共同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建立成渝地區創新創業聯盟、高新區聯盟、大學科技園聯盟。轉化創新成果,規劃建設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孵化平台,主動融入“西部科學城”建設。集聚創新資源,深入實施“嘉陵江英才工程”,規劃建設南充人力資源產業園,大力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積極引進成渝兩地天使投資、風險投資機構來南設立投資基金,推動人才、資金、技術、數據等創新要素向南充匯聚。

(九)實施重大改革突破工程。深化區域協作機制改革,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協同建立跨區域產業轉移、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合作等方面的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爭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推進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建立健全區域金融合作機制,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南充設立功能性總部和分支機構。深化公共服務配套改革,建立區域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城鄉治理、執法司法等合作聯動機制,推動區域公共服務一體化,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五、廣泛凝聚強大合力,強化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戰略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市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作用,研究審議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協調解決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強化溝通銜接,壓實各地各部門主體責任,積極跟進銜接國家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和重大專項規劃,主動加強與國省有關部門的匯報對接,在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等方面爭取更多支持。強化考核激勵,把打造次極核的重大事項、重點任務、重要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目標考核,定期督查通報、逗硬考核、獎優罰劣,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

(二)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堅持市場主體“非禁即入”,建立完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擴大民營資本參與的領域和范圍,做到國企民企一視同仁、大企小企同等對待、外企內企公平競爭。優化高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搭建綜合服務平台,積極開展政企、銀企合作對接,構建企業參與建設的長效服務機制,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優化扶優扶強的政策環境,完善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建設的政策舉措,鼓勵支持縣(市、區)設立投資專項資金,整合用好各類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全力爭創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市。

(三)動員各方參與。始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全過程,持續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著力鍛造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真抓實干。支持人大依法監督,支持政協協商議政,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獻計出力,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牽線搭橋,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創新聯盟等社會組織加強合作。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和重大政策解讀,增進社會共識,激發公眾參與,凝聚強大合力。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加快建設成渝第二城、奮力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全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貢獻南充力量!

來源:南充日報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