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海上來 點燃成都發展新動力

2020年07月10日07:11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新”風海上來 點燃發展新動力

  上海外灘。記者李向雨攝(資料圖片)

  若在中國談“全球城市”,上海當仁不讓。穿越歷史風雲,上海始終堅挺。而今的上海,已攀升至GaWC(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城市排名的Alpha+(全球一線)城市。

  成都對標學習上海,既實際也實用,同一國情、區域極核作用類似、市情相通……對上海的先進經驗容易共鳴,也易於吸收和轉化。

  從西部盆地,到長江入海口,跨越6000公裡,風從海上來。

  城市名片

  上海概況

  ●上海市域總面積6341平方公裡,2018年常住人口約2424萬人,年生產總值3.27萬億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42萬元。

  ●上海作為全國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和世界城市,其支柱產業主要包括金融、商貿、高端制造等,另有房地產業佔GDP總量約6.1%。

  ●從2008年起,上海躋身GaWC(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城市排名的Alpha+級(全球一線)城市。

  特色亮點

  ●強調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構建“兩區兩帶”開放式布局結構,推動上海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

  ●優化工業發展空間轉型升級路徑,積極開辟產業新空間

  ●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和城市更新管控,重塑濱水空間活力

  ●以人為本,激發城市街道活力

  □本報記者 吳亞飛

  開辟產業新空間

  上海

  優化工業發展空間轉型升級路徑,上海探索開辟60平方公裡產業新空間和26個特色產業園區,聚焦硬核科技、數字賦能等高端產業集群

  成都

  正在重塑產業經濟地理。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以“人城產”邏輯推動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在上海,繁華南京路向東南20公裡,有一座三面環水的人工島。

  這個“島”不大,佔地面積僅6.6萬平方米﹔這個“島”很熱鬧,“島民”既有微軟、IBM等行業龍頭,也有眾多創新創業的小微企業﹔這個“島”也很特別,集合了“島民”幾十種AI技術場景,堪稱智慧城市樣本……

  張江人工智能島是國內首個“5G+AI”全場景商用示范園區,也是張江科學城19個創新功能集聚區的縮影。

  上海的發展,“創新”厥功至偉。在這座城市的歷史上,電話使用先於紐約,路燈設置早於東京,電影業和好萊塢幾乎同時起步。但歷史的沿革與沿海的紅利並不能成為躺吃的資本,今天的上海,在突圍與轉型時,依靠的是創新。

  為創新型產業搭台,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上海的路徑是開辟產業新空間。根據《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2019年)》(下稱《報告》),上海探索開辟60平方公裡產業新空間和26個特色產業園區,聚焦硬核科技、數字賦能等高端產業集群。

  同樣瞄准產業新空間,成都也正在重塑產業經濟地理。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以“人城產”邏輯推動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3年間,14個產業生態圈和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初步成形、效應顯現。

  2017年夏天,在距成都市中心30余公裡的興隆湖畔,一家被戲稱為“最孤獨”的星巴克開業。

  如今,它已悄然撕掉這個標簽。“人來了、企業來了、游客來了,我們早就不孤獨了。”從開業到現在,店員小劉體會深刻,“現在,高峰時間排隊都會排到門外去。”

  “最孤獨”的星巴克成長背后,是一座科學城的長成。

  今年6月,中國西部科學城亮相,規劃“一核四區”聯動發展,成都科學城是其中關鍵“一核”。成都科學城聚焦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等重點領域,落地成都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研究平台7個,引進國家級創新平台16個,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37個,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

  成都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發展如火如荼,但對標上海,成都還需下“細功夫”——

  先看空間布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60平方公裡的產業新空間是這樣布局的:通過推動重點區域轉型升級和盤活存量用地,促進資源有效流動和優化配置,來保障產業發展空間,這60平方公裡被分布在浦東新區、寶山區、閔行區、崇明區等9個區。

  《報告》指出,從上海對產業用地的分級分類經驗來看,成都還可詳細梳理市內產業用地,並針對產業功能區用地,按其發展方向進行結構調整與升級,促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針對產業功能區外的零星工業用地,推進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和增減挂鉤工作,引導企業向產業功能區內轉移和集聚。

  再看產業協同。《報告》指出,上海圍繞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構建“1+19+N”的三級科創空間體系經驗,成都市可圍繞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構建“核心科學城-重要科創載體-環高校技術研發節點-產業功能區-高品質科創空間”的多層級綜合科創體系。

  塑造區域新格局

  上海

  上海都市圈通過建立多級的大都市圈模式,依靠培育多個核心城市來組織空間布局,而非單極輻射發展

  成都

  發揮鏈接全球網絡和輻射區域腹地“兩個扇面”作用,在區域協同發展中謀求更大作為

  居住在江蘇昆山花橋,工作在上海嘉定安亭,今年30歲的張亞婷,是跨省上班一族。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通勤成了橫亙在跨省上班族復工路上的難題。隨即,嘉定與江蘇昆山、太倉市簽訂協議,互認《工作通勤証》。

  這折射出在“上海大都市圈”的發展模式下,“嘉昆太”的同城時代。

  翻開上海地圖,地處西北角的嘉定區,過去是郊區。如今伴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從“西上海”變為上海的“西大門”。

  上海都市圈通過建立多級的大都市圈模式,依靠培育多個核心城市來組織空間布局,而非單極輻射發展。

  《報告》對這一模式展開詳述:上海大都市圈以“兩區兩帶”為發展格局,圍繞中心城區15公裡范圍確定為國際功能區,突出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商務辦公等職能﹔距中心城區30-60公裡作為創新功能區,承接高端制造業、高科技產業、金融后台服務等職能﹔距中心城區60-120公裡區域劃定為“臨滬綜合城市發展帶”和“沿江-沿海貿易產業發展帶”,作為未來綜合性城市職能培育的區域和重要的對外貿易窗口。

  再看成都,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都作為四川“一干多支”的“主干”城市,更需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的經驗啟發在哪裡?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唐子來是上海“2035”總體規劃核心專家,同時也擔任成都市城市規劃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在他看來,成都和上海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也都是所在區域的中心城市,“在建設全球城市的目標上,成都與上海具有相似點,全球城市不應隻立足於本市,要具備鏈接全球網絡、輻射區域腹地兩個職能。”

  唐子來闡釋,就上海而言,一方面有面向全球網絡的東側扇面,包括利用浦東國際機場、自貿區的新片區,把更多國際資源“引進來”﹔另一方面是對接浙江、江蘇和安徽等區域腹地的西側扇面,包含虹橋國際機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示范區等,把更多資源“送出去”。而成都發展需要著眼西南地區,乃至更大區域,發揮鏈接全球網絡和輻射區域腹地的“兩個扇面”作用。

  重塑濱水新活力

  上海

  高水平謀劃還水於民,針對沿岸文化特色差異化布局

  成都

  成都因水而成、緣水而興。應把握區域特質讓“母親河”煥發新生,通過濱江公共空間帶動兩側腹地發展

  在成都高新區工作的周彬,是跑步愛好者,他和跑友們常常相約“每周一跑”,從錦江沿線到白鷺灣、錦城湖、興隆湖……近年來,隨著成都大尺度謀劃水岸空間,他們有了更多的愜意選擇。

  數千公裡外,在上海陸家嘴上班的蔡放,每晚也選擇在黃浦濱江道上奔跑。老外灘、南外灘與世博園區濱江連成一體,一路而來,沿水可漫步、建筑可閱讀、公共空間有溫度。

  上海,因水而生,開埠后一百多年,一次次跨過江與河的界限,伸展開放襟懷與壯闊格局。

  成都,同樣因水而成、緣水而興。自李冰開鑿都江堰、“穿二江成都之中”,穿城而過的兩江環繞成都中心區。時至今日,這一格局一直得到承襲和發展。

  成都的母親河錦江,從歷史上的“護城河”,到上世紀府南河綜合整治后的“景觀河”,如今,正迎來“第三次轉型”。按照《錦江公園總體規劃》,以錦江為脈貫穿城區48公裡,將串起12大景區、23個公園、17個特色文商街區,打造“蜀都味、國際范”的都市濱水公園。

  唐子來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城市濱水地區改造和再生都經歷了重要的轉型時期,從原來工業時期的生產岸線到后工業時期的生活岸線。如何讓成都的濱水地區煥發新生?

  上海重塑濱水空間之路值得借鑒。近年來,上海的“一江一河”(黃浦江和蘇州河)地區(即濱水地區)經歷了三個階段的重要轉型——

  第一階段是“還水於民”。濱水地區作為稀缺資源必須全民共享,2017年底,上海黃浦江兩岸45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全線貫通,未來,蘇州河的中心城區區段也要實現全線貫通。

  第二個階段是塑造區段特質。黃浦濱江兩岸建筑就針對不同群體需求重塑活力濱水空間。如上海老碼頭改造原有倉庫空間,引入美食、酒吧、藝術工作室等業態。

  著眼第三個階段,唐子來談到,歷史上,黃浦江就是上海鏈接全球網絡的水上通道,蘇州河是上海連接內陸地區的水上通道,這是上海的未來投向。

  《報告》提出,對標倫敦泰晤士河等世界級濱水區與上海黃浦濱江兩岸貫通工程,成都市濱水空間在系統網絡化程度、公共開放性、多樣活力性、人文內涵性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具體建議為:沿錦江、沱江等打造成都“城市陽台”,在門戶節點等布局地標建筑﹔結合現狀岸線特征,通過草坡式、階梯式、眺台式等多種改造手段活化城市岸線﹔加快沿岸的歷史建筑修繕與老舊社區改造,打造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消費新場景,通過濱江公共空間帶動兩側腹地發展。(四川日報記者吳亞飛)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