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借力”成渝促文旅復蘇 助力繁榮區域旅游經濟

來源:遂寧文旅

2020年07月08日14:1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7月7日,從成都到遂寧賞荷的組團游客,紛紛撐起雨傘,跟隨導游的腳步,漫步聖蓮湖棧道,享受盛夏難得的清涼,以及水中生長的視覺盛宴。

疫情后期,成遂渝旅游市場主體“抱團”求發展,地區周邊游、城市近郊游線路火爆。端午期間,遂寧共接待游客10.5萬人次,收益達126.39萬元,“沉睡”數月的旅游業悄然蘇醒,爆發出強發展,高效益的“洪荒之力”。

項目發力

唱好文旅產業“重頭戲”

中國愛琴海文旅產業園已完成前期准備,7月可建設、聖平島國際旅游度假區9月開建、吉祥生態康養新城12月動工……一連串文旅“雙重”項目工期排滿船山區雙重辦日程。今年1月6日,姚遠等4名年輕干部在船山園區挂職,為雙重項目“搭梯子”,負責項目招商引資、景區管理等工作。

姚遠介紹,龍鳳古鎮景區的席氏·裡屋民宿酒店成游客“打卡點”,僅端午三天有成渝兩地近百家庭入住。這棟古色古香老屋的一磚一瓦均被編號后,從川西“搬”到遂寧,成周邊地區游客了解川中民居的最佳選擇。

修舊如故,再造亮點,增添旅游新業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電廠經改造后變身為文創園,成了古鎮最亮眼的項目。景區管委會副主任田璐銘參與該項目從洽談到落成的全過程,“重慶提供園內關鍵性資源——鹽鹵水,作為溫泉水源。”採自潼南鹽鹵水溫泉吸引更多成渝游客來泡湯。

“船山旅游從過境游變過夜游,大批文旅項目投建,創造出更多新興業態。”姚遠說,文旅產業是船山名副其實的“重頭戲”,今年1至6月,在建文旅項目完成投資6.176億元,完成計劃71.8%。融成渝客源、市場、資金等資源,投資31億的驢媽媽聖蓮島文旅項目和瑪歌庄園聖蓮島項目即將落地,游客今后可在聖蓮島享受吃、住、游、購、娛的“一站式”服務。

近300號工人分成四個組,施工浪漫地中海“海洋之心”項目。絲路奇幻城《絲路神燈》劇場基礎已完成,預計8月主體完工並同步裝修……“進入雨季,須搶工期、抓進度,確保項目建設不受影響。”大英安排項目秘書,推進每個文旅項目進展,邀請國內頂尖文旅營銷企業,科學制定營銷戰略,打響“天府旅游名縣”口碑,迅速贏得市場。

服務得力

瞄准近郊游、周邊游精准發力

疫情期間,旅游業被迫停擺,練好“內功”——做好防疫培訓,提升業務能力成景區和旅行社必做的。遂寧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資源開發科科長張路介紹,景區設入園通道和檢查室,購票實名制……“防疫須面面俱到,不能出現一個死角。”

天府“雲課堂”是旅游從業者修煉自身能力的最佳途徑。3月至今,30多場文旅產業發展的專業知識培訓,景區如何化解危機走出低迷、運用智慧手段滿足游客多樣化訴求、開發旅游新業態等課程廣受歡迎。

“內容實用,操作性強,令人眼界大開……尤其是旅行社經營的知識讓我明白該如何擺脫困境。”遂寧青年旅行社總經理余艷將線上培訓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很快她的旅行社便有了起色,與成渝地區旅行色搭建聯盟,雙方相互引流游客。疫情期間,旅行社營業額為“0”,眼湊著同行關門,她在焦急中等待轉機。

4月16日,遂寧按下旅游業“重啟”鍵,余艷拿到300名抱團游客的訂單,讓她的公司轉危為安。疫情后期,旅游業等三產復工,景區恢復營業,近郊游和省內旅游成熱門,“城市近郊二日游”產品被快速售罄。每條旅游線每名游客低至150元報團費,“遂寧”出現在成渝、廣安、巴中等周邊城市居民的游攻略裡。

以低價換市場,以服務求發展。從業者促銷“帶貨”土特產,增加文旅產業附加值,激勵更多人參與。

“游客在七彩明珠景區購物點,不僅能選購到素麻花、豆腐干、藍莓、麥杆畫等質量放心,價格實惠的‘遂寧鮮’土特產品,避免遭遇購物陷阱。”遂寧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長黃雲說,隻要旅行社不強制購物,允許代銷游客喜愛的廉價土產品,但要引導游客理性消費。

政策給力

紓解市場主體經營困難

今年3月,遂寧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制定出台支持中小文旅企業應對疫情,加快文旅產業恢復振興的“十六條”措施,從土地、稅收、融資等多方面給予旅行社和景區優惠。像遂寧青旅這類2019年營業收入排全市前10名的旅行社可獲2至5萬元一次性紓困補貼,全年營收全市排名前五的可發放1至5萬元獎勵,還對市內外旅行社提高單項補助額度。

余艷坦言,“政策強有力支持,公司抱團游客排期至7月18日,需臨時外聘導游帶團,實現每月70萬元盈利。”

政策對成渝等外地旅行社同樣給力。河東新區和遂寧經開區拿出數千萬元真金白銀,作為針對成渝游客的消費券,“外地游客來游玩就得有驚喜。”重慶某旅行社的游客李麗華吃飯時,驚喜地抽中500元獎券。

各縣區細化獎勵辦法,鼓勵更多市場主體“吃螃蟹”。船山免除景區部分經營困難商家房租,大英降低景區門票,凡帶團游蓬溪可免票參觀其他景點……以吸引更多市內外游客。

“七一”是紅色的,紅色革命文化游和暑期研學旅是各大旅行社主打,蓬溪提前抓住機遇,將繼勛公園—牛角溝—蓬南烈士陵園紅色游線路納入全省十大熱門旅游線路中,將遂寧、廣安、廣元、巴中等紅色資源強縣連成一線。

“雖遭受疫情影響,但今年游客比往年多。”牛角溝所在地大石鎮的黨委副書記鄧碧蓉說,“今年有7萬多名游客來牛角溝,端午前后百多個旅游團來參觀。”

2020年第一季度蓬溪全縣旅游營收為零,而第二季度與去年同期持平。蓬溪縣景區管委會主任羅華生說,截至今年6月底,蓬溪紅色景區接待游客28.45萬人次。數據增長勢頭延遲至全市,4月16日至6月30日,遂寧市各家旅行社共組織接待492個旅行團,34030名游客 來遂參觀。

文化助力

向外借力共推“涪江文化”

一把吉他、一支麥克風、一首動人的歌曲,6月6日晚間,公開招募的“街頭藝術家”走上大街深巷,歌唱著遂寧的“藍天碧水”,詠嘆古城的千年傳奇。歌手用滄桑的嗓音,舒緩的旋律,將聽眾帶往詩和遠方。

“街頭藝術”是遂寧打造與城區相適應的街道風景,自由、無規則的表演形式吸引了搖滾歌手賴唯。夜幕降臨,他會准時出現在九蓮州濕地公園,或中央商務區,或董家巷等地,唱響游客的無數青春回憶。

疫情期間,遂寧組織文化展演28、周末看小戲10場、書畫展等各類文化活動5場次,從7月9日起,遂寧雜技團重回故鄉義演,為家鄉旅游再添一道文化大餐。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藝術是文化直觀表現。

射洪不斷向外部借力,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6月12日,由射洪市、三台縣、龍泉驛三地攜手推出“同飲涪江水 文旅結聯盟”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動上,三地旅游企業代表簽訂合作協議,結成文旅協同發展聯盟,共同打造精品線路,互推文旅產品。此外,三地還將在電視上開通“涪江頻道”,介紹彼此的文旅資源,引導客流。

事實上,早在3月遂潼一體化發展“1+N”合作協議簽訂,遂寧與潼南、合川等近鄰開展深入合作,推進文旅一體化發展,帶去13家A級旅游景區向潼南群眾免費開放的“大禮包”。廉政川劇《蒼生在上》在潼南免費公演,以宋瓷為主的遂寧流動博物館走進潼南。

“深挖兩地紅色文化,名人文化,共同打造巴蜀文化品牌,推出巴蜀文化旅游休閑走廊。”遂寧市文廣旅局局長唐紫薇表示,向外開拓客源和市場,做大“紅色研學游”“美麗鄉村游”“尋根祈福游”等精品主題旅游線路,助推區域文旅產業繁榮。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