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醫學城管委會項目促建科科長汪丹丹:

“我又來了 來給項目上鬧鐘了”

2020年07月06日07:37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我又來了 來給項目上鬧鐘了”

  汪丹丹(左一)與項目方對接工程配套事宜

  汪丹丹(左三)走進項目建設現場,了解項目進展情況

  “如果促建人員不主動,等到企業提出需要時再介入,時間往往是來不及的。”

 “促建這項工作不僅是服務企業,也是督促企業,為項目打好提前量,避免臨時抱佛腳。”

  走路風風火火,說話激情四射。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服務企業和項目時,都能感覺她是個活力十足的人。

  她就是成都醫學城管委會項目促建科科長汪丹丹。昨日上午11點,她來到省級重點項目——羅欣藥業醫藥健康產業園(一期)建設工地,和項目方對接5G網絡安裝的事。

  每天,她都奔波在成都醫學城園區工地上,為項目協調解決基礎配套、能源供應的問題。昨天來工地之前,她已經去過藥明康德項目工地、天然氣公司等地方。而來到羅欣藥業項目,拿她自己的話來說,她是來“上鬧鐘”的——督促企業著手馬上要辦的事宜,“眼下到通訊配套的節點了。如果現在不著手,等項目竣工了通訊配套卻沒跟上,企業連網都上不了。”

  走現場

  “這麼快真不容易”

  走進羅欣藥業項目建設現場辦公區,項目經理楊雄迎上來,高興地打招呼,“汪科長,你又來啦。”

  “走嘛,上樓頂看看!”汪丹丹也同樣高興,她戴上安全帽,大家一起往樓頂走。

  建筑的主體結構已經呈現,每一層都有許多高高的柱子,楊經理說:“層高是8.1米,將來廠房的上部可以安裝各種管道,供醫藥生產使用。”

走上樓頂,夏天的熱氣扑面而來。樓頂有工人正在綁扎鋼筋,楊經理說,目前天氣炎熱,等上午工作完后,下午三四點工人才重新上樓頂工作。

  羅欣藥業是國內醫藥百強企業。楊經理介紹,春節后,為應對疫情的影響,管委會為項目提供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相關部門實施“春風行動”幫助接送工人。2月17日,羅欣項目得以復工,成為溫江區首批復工的在建項目。到3月10日前后,大部分工人就回來了。為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工地上了4台塔吊,所有作業面同步推進,高峰期長期保持超過240名工人同時施工,“基本上把進度搶回來了!”

  看進度

  “做好外部配套,企業才能專注地投入項目建設”

  “羅欣藥業是我們園區重大項目快投快建的代表,對於醫學城管委會來說,做好外部配套,為企業掃清外部障礙,企業才能專注地投入項目建設。”汪丹丹說。

羅欣藥業項目位於成都醫學城新開發區域,原有的基礎配套薄弱,水、電、氣、訊、路都要新建。汪丹丹及時與各能源公司及其主管部門對接水電氣配套的相關工作,並催促能源公司實施工程。

那段時間,汪丹丹每天都去工地查看進度,“海發路不僅對羅欣藥業項目很重要,也是醫學城起步區的主動脈,最大最粗的能源管線就在這條路上。因此,道路和能源管線的建設要一次到位,不能等路修好了管線還沒安好,又得把路撬開再來安管線,既浪費金錢,又耽擱企業的時間。”

  說經驗

  “凡事打好提前量,讓企業不干等”

  “凡事打好提前量,讓企業不干等。這都是從多年前的教訓中換來的經驗。”汪丹丹講起了她剛開始干項目促建工作時遇到的一件事:當時,一個項目選址落地了,才發現這個區域幾年前修的道路沒有設電力淺溝。電力淺溝是用來埋設電線的,沒有電力淺溝,無法埋設電線給項目供電。而重做電力淺溝需要半年時間,勢必耽誤項目的開工。

  有了這些教訓,道路規劃建設方與園區管委會達成了默契,每當要新修一條路,都要把道路方案發給園區管委會和其他相關部門征求意見。拿到方案后,汪丹丹和同事就開始梳理這條路的缺失點,“這條路下一步有哪些企業要用,水、電、氣、訊管線有什麼缺失點,怎麼彌補,需要在哪個時間節點做到哪一步,我都要找相關部門和國有平台公司把缺失點彌補起來,確保這條路以及路下面的水電氣訊管線完善,企業來了就能用,不需要等。”

  談心得

  “促建工作不僅是服務企業,也是督促企業”

   “過去我們隻有在拿到施工許可証后才能動工,‘承諾制’幫我們爭取到了5個多月的時間提前量。” 羅欣藥業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項目的進度,管委會比我們還著急。像汪科長這些促建人員經常來工地,提醒我們現在該著手哪些事項了。有了他們的提醒,我們凡事都有個提前量,不至於臨時抱佛腳。”該負責人說,“汪科長這段時間來工地,主要是提醒我們兩件事,一是通訊基站配套,二是從臨時用水用電申請轉換到正式用水用電。”

  “是的,我又來了,來給項目上鬧鐘了。我這次來主要就是為了項目聯系通訊配套的事。之前我和一些運營商聯系過,他們有一些關於5G的優惠政策,如果企業對5G有興趣,可以現在就開始與運營商接洽。”汪丹丹說,羅欣藥業項目區域通訊基站的布局有些滯后,信號不好,現在著手通訊配套,才能在項目竣工后正常使用通訊網絡。

  “促建工作不僅是服務企業,也是督促企業,為項目打好提前量,避免臨時抱佛腳。項目竣工得越早,才能越快見到效益。”汪丹丹說。

  側記

  汪丹丹的成長

  關於在促建工作中採取主動,未雨綢繆,汪丹丹體會深刻,“剛開始接觸促建工作的時候,我的想法是,企業需要辦理什麼事來找我,我就給企業協調。但很快發現,如果促建人員不主動,等到企業提出需要時再介入,時間往往是來不及的。”汪丹丹說,“那就是臨時抱佛腳,企業痛苦,我們也痛苦。”

  通過一次次向各主管部門請教,和能源公司溝通,一次次到企業跑腿,汪丹丹逐漸掌握了怎樣為項目打好提前量,在准確的時間節點為項目上好鬧鐘,經常到企業督促進展,讓基礎配套不拖項目建設的后腿,而是為項目進展護航。(成都日報記者 李娟 白洋 攝影 劉永豪)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