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只是本“經濟賬”

2020年07月03日07:00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小康不只是本“經濟賬”

  6月14日,在四川省閬中市保寧街道王家嘴社區殘疾人手工藝品制作示范基地,工作人員正趕制手工藝品。 記者 李向雨攝

  小康是什麼?6月上旬,記者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道活動四川行記者團赴四川各地,一路上,有幾個人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在遂寧金山村,當地“優秀青年企業家”彭俊鬆扎根田野,當起職業村支書﹔在射洪市西山坪村,“童伴媽媽”馬雪梅放棄沿海城市高收入工作,回鄉陪伴54個留守兒童﹔在廣安天池湖畔,煤礦工人張再祿“變身”果園園主……

  他們的選擇,不約而同指向同一個答案:不僅關注經濟收入,更關注個人的獲得感、滿足感,以及理想價值的實現。

  □本報記者 吳亞飛

  1

  希望的田野

  是留在城市還是回歸鄉村?

  沿著蜿蜒水泥路,我們抵達遂寧市大英縣回馬鎮金山村,村支書彭俊鬆正做直播,舉著自拍杆,面對鏡頭口若懸河。見到記者一行,他勁頭更足,“來來來,加微信、點關注,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金山村好貨。”

  激情和活力,是這個31歲小伙子身上的鮮明特質。

  來的路上,記者了解到,彭俊鬆當過兵、做過記者,還下海經過商,曾獲遂寧工商聯“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但如今,他是遂寧市職業村支書的代表。

  若算收入賬,當老板的年收入肯定比當村支書的高很多。我們不禁問,“在城裡做生意順風順水,為何當起村干部?扎根田間地頭3年,又為何激情不減?”

  在彭俊鬆的回答中,反復提及的是“田園夢”。

  一是政策機遇助他圓夢。為吸引人才扎根鄉村,遂寧按照“全脫產、專職專業”的思路,開展職業村支書試點工作,其薪酬參考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遇發放,並享受同等待遇福利。如此一來,職業村支書解決了生活和發展的后顧之憂,讓想扎根鄉村干事創業的年輕人有了盼頭和奔頭。

  二是情懷讓他逐夢。情懷,聽著虛,但恰恰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2017年,彭俊鬆扛著行李來到金山村任職,聽見不少“反對聲音”,但他就是鐵了心,大刀闊斧改革,確定村集體主導產業、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當年,金山村實現脫貧摘帽。

  “這幾年,我與金山村共同成長進步。”彭俊鬆說,一個村的發展牽涉方方面面,他逼著自己不停學習,帶著全村900多戶鄉親一起奔小康,壓在肩頭的擔子很重。“但我生於鄉村、長於鄉村,夢想也是回饋鄉村。”

  與彭俊鬆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馬雪梅。

  馬雪梅年紀不大,曾走南闖北。2017年,遂寧實施“童伴計劃”,為全市3萬多名留守兒童保駕護航。彼時25歲的她,放棄沿海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成為射洪市金華鎮西山坪村54個留守兒童的“童伴媽媽”。

  馬雪梅說自己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但在“童伴之家”,我們見到她時,她正反復叮囑孩子們注意安全、耐心回答孩子們的疑問。3年多來,馬雪梅的生活重心就是天天圍著孩子們轉,她感覺“自己過上了小康生活”,“家裡的老人有人陪,小孩幸福成長,心裡踏實了。”

  從彭俊鬆、馬雪梅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現代“新農人”的形象。

  城市產業密、人口多,掙錢的機會自然也多。過去,大家不想留下來受窮,選擇走出去闖蕩。但現在,城鄉差距逐漸縮小、區域協調發展,新生代的農民工在大城市學到了技能,積累了經驗和資金,返回家鄉,事業有了希望,情懷也能落地。

  這些“新農人”扎根田野,發揮才智、助農奔康,而他們帶來的“鲇魚效應”,正助推鄉村形成“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的局面。

  2

  守護的風景

  是要短期效益還是長遠發展?

  我們來到廣安華蓥市天池湖,一下車便被這裡的風景吸引:水光瀲灩、綠樹成蔭、美不勝收。

  但在土生土長的天池鎮仁和村村民張再祿印象中,天池湖幾度“變臉”,綠水青山來之不易。

  張再祿是“70后”,他記得小時候,天池湖可以游泳、摸魚,湖水泱泱、水鳥翻飛﹔后來,天池湖畔建起煤廠、煤窯等,湖水成了大家嫌棄的“茶葉水”,臭味扑鼻﹔而多年后,天池鎮經歷了一場天池湖水環境保衛戰,當年綠水青山的盛景再現。

  伴隨天池湖的“變臉”,張再祿一家幾經起伏。早年,煤礦廠進駐,為周邊村民帶來就業機會,張再祿去廠裡打工,收入穩定。隨著周邊污染企業相繼關停,張再祿隻能另謀生路,沒了煤礦廠的打工收入,全家面臨“脫貧又返貧”的困境。

  這不僅是張再祿的困惑。一邊是對綠水青山的向往,一邊是脫貧致富的壓力,當地政府、群眾面臨考驗。

  天池鎮如何突破瓶頸?順著張再祿手指的方向,我們找到了答案。這是一片環湖李子林。當地結合地理環境,整合植樹造林等項目資金,培育既能涵養石漠化土地,又能收獲經濟效益的青脆李產業。

  眼下,正是青脆李收獲季節,每斤李子能賣5元至6元。張再祿家有2畝地,畝產值上萬元,“3萬余元李子收入不久后就能揣進荷包。”他笑言,下半年農閑時前往華蓥市工業園區務工,年綜合收入可達7萬元。

  “沒有天池的碧水清波,天池鎮便徒有其名。”熬過一時難關,張再祿收獲心滿意足的小康生活。小康不小康,不僅看包包裡的票子,也要看生活環境質量,“每天飯后到湖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張再祿的小康生活,讓人心生艷羨﹔天池湖的幾番“變臉”,也讓人感慨。天池鎮平衡短期的經濟效益和長遠的生態效益,用實踐証明,在守護綠水青山中也能收獲“金山銀山”。

  3

  夢想的舞台

  是“靠別人”還是“靠自己”?

  半丸子頭、黑色T恤、白色短裙……如果不是缺少左腿,劉洪和正常的女孩子沒有兩樣。

  “你們放心拍,都是純手工貨。”在南充閬中古城王家嘴社區殘疾人編織基地裡,劉洪每天做直播帶貨8個多小時。鏡頭前的網友可能並不知道,在劉洪的身后,10余名殘疾朋友圍坐桌邊,手中針線飛舞,一雙雙精巧的毛線鞋漸漸成型。

  2018年5月,閬中市殘聯建立這個集殘疾人手工藝品制作、銷售為一體的示范基地。

  36歲的李榮華是其中的一名干將,一天可編織五六雙成品毛線鞋。問及編織手藝,李榮華滿臉自信,“這些毛線制品工藝好,吸引不少回頭客,還有古鎮的游客慕名前來購買。”

  他們樂觀的精神面貌、幸福的笑容,讓我們深受感動。

  笑容背后,有苦澀過往。2013年6月,一紙骨癌診斷書打破劉洪平靜的生活,左下肢高位截肢讓原本樂觀開朗的劉洪一度失去生活信心。在家人和閬中市殘聯的幫助下,劉洪近年來開始從事電商,成為“輪椅上的主播”,重拾生活的信心,

  走出家門,走入社會。這個不足200平方米的編織基地,搭建的不僅是就業增收的平台,更是找回自信、發揮才能、融入社會的舞台。

  加入基地的殘疾朋友,在這裡學習手藝、結交友人、相互鼓勵。我們所見的,只是該基地鏈接的一小部分人,因手工編織對場地要求不高,還有部分重度殘障人士居家工作,遠程售賣。

  臨走前,記者聽說,該基地近日接下“大單”:一位來自新加坡的顧客定下幾千雙毛線鞋。該基地負責人馬明妹算了筆賬,如今,平均每雙毛線鞋可賣30元左右,按目前日漸增加的銷量,基地裡的每名殘疾人月均收入上千元。

  上千元並不是個大數目,卻是這些殘疾朋友的生活“支點”。李榮華說,每個月有一份收入,覺得自己很有用。

  我們在基地編織車間的牆上,看到格外醒目的八個大字——“自強不息同奔小康”。這是百余名身殘志堅的殘疾朋友共同的目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編織夢想、奔向小康生活的誓言。(四川日報記者吳亞飛)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