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孩子一台戲,教育該扮演什麼角色?

2020年07月02日07:37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三個孩子一台戲,教育該扮演什麼角色?

  看過《隱秘的角落》的人可能都有一個極深的印象,劇中的三個孩子都不大像孩子。他們或圓滑、或老練、或精於算計。

  難怪有人說,電視劇播出后,“很多家長開始害怕”。

  看似人畜無害的朱朝陽身上,藏著一種不受控制的野性

  即便這是一部非常貼近現實的網劇,我們依舊會和它劃一條很粗的邊界,因為我們既不是張東升,也不是朱朝陽、嚴良、普普。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又有著他們的身影。

  這三個孩子的家庭都是破碎的,且一個比一個糟糕,朱朝陽父母離異,與母親相依為命﹔嚴良父親坐牢,母親從未提及﹔普普父母去世,弟弟身患絕症。

  最為典型的是朱朝陽,母親壓抑著自己的情感與怨恨,以愛綁架著孩子,束縛著自己。朱朝陽的父親則和母親截然不同,他對朱朝陽不管不顧,一心全在現在的家庭。對朱朝陽,父親體現出的更是一種義務,因為是他的孩子,所以必須每個月給生活費。隻有當女兒朱晶晶去世,朱朝陽發現父親在錄音,有意表露出一番感人的話后,他才有所悔悟,教朱朝陽游泳,甚至答應帶他游珠江。

  即便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不同,但依舊有一個共性,就是把朱朝陽當成一個“工具”。是朱朝陽,讓他們有了父母的身份,然后以自己的身份向孩子索要信任與愛。

  工具的屬性,讓他情感極度缺失,也就對外界沒有太多情感。因而,我們才能在看似人畜無害的朱朝陽身上,看到不受控制的野性。

  嚴良、普普的同與不同,哪怕隻有一線愛

  與朱朝陽截然相反的是嚴良,雖然劇中已經精神失常的父親隻有幾個鏡頭,但從嚴良的感情可以看出,父親應該給予了他足夠的愛。

  只是很不幸,嚴良得到的父愛雖然很深,但卻十分短暫,一個幾近於無的家,無法給予他遮風避雨的地方。但也正是父親之愛給他的溫暖,讓他承擔起了照顧普普的責任,他用自己的力量,為普普搭建了一個小家,彼此溫暖。

  三個孩子中,普普是最特殊的一個。她父母雙亡,有個弟弟,小小年紀就進了福利院。她的性格養成,離不開福利院的大環境。福利院不是家,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寵人,孩子們必須學會察言觀色,才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愛,長年累月的訓練,普普成了三個孩子裡最擅長捕捉大人心理的人,也是最會撒謊的人。

  家庭的差異,讓三個孩子呈現出不一樣的性格特征,但因為或多或少的問題,導致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即有著與年齡不相配的成熟。

  是誰釋放的“催化劑”,將三個孩子變成了“大人”

  朱朝陽、嚴良、普普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壞小孩,朱朝陽次次考試考第一,不惹是生非,總是以“忍耐”對付。在少年宮裡,朱朝陽卻變了。如果普普沒有擅作主張教訓朱晶晶,把她堵在樓上,就不會有朱朝陽和朱晶晶的直面沖突,最終導致兩人口出惡言,激發矛盾。

  可以說,朱朝陽內心的惡,是被普普誘導和釋放出來的,是在成人式的“恐嚇”助力下,激發而出。

  在發現張東升殺人視頻之后,三個孩子身上的社會性開始凸顯,朱朝陽想到的是報警,但嚴良卻已想到報警會讓他和普普被抓回福利院。

  如果說至此,三個小孩還基本保持著少年對世界的認知,但隨后就開始偏離了方向。勒索、敲詐、偷盜行為,都讓我們思考,是誰一步步激發出了“惡”,讓他們一次次嘗到了甜頭?

  又一個暑假到來,我們該提供怎樣的“愛”?

  劇中三個孩子,要麼內向自卑,要麼圓滑世故,要麼沖動大膽。所有這些,都不能掩蓋一個基本事實——他們都需要愛。

  朱朝陽次次考第一,因為他需要得到母親的認同,和父親推心置腹地說話,是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愛。嚴良雖然無法獲得父親的愛,但他也在老陳身上找到了一種寄托。普普無父無母,也沒有老陳這樣的“監護人”,但她遇到了“想要一個眼睛大大的女兒”的張東升,在他那裡,她也收獲了久違的親情。

  可以說,一個人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社會和家庭都可以填補缺陷,總有一些人在不遠處,等待他轉身。社會應該讓大家知道,無論是張東升式的“家庭困局”,還是朱朝陽式的“親子困境”,都不應該成為滑入深淵的起點,而是都能就此打住。

  人生從來都不是完美的,但不影響我們擁有完善的人格,向往美好的生活。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