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油公司“大監督”模式 構建安全風險管控新格局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安全環保與技術監督研究院院長  李靜

2020年06月19日17:08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隨著安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兩個現場”風險管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公司近年來在安全受控方面的能力得以持續提升,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從去年的監督數據來看,形勢穩中有憂,公司的安全環保管理在今后較長時間內仍處於嚴格監管階段。

當前,公司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生產建設任務繁重,承包商施工人員數量成倍增加,對施工作業現場監督要求大大增加。監督力量被急劇增加的工作量、多線作戰的建設方式而攤薄,施工作業人員與專職監督人員的比例失衡,在各級審核和檢查中問題屢查屢有等現象都顯示出監督力量不足的嚴重性。而與工作量成倍增加相對應的卻是現有的監督方式單一,技術手段缺乏,主要依靠監督人員到現場檢查。分公司HSE監督中心雖建有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但未有效結合重點施工現場開展監督,遠程監控的重點環節和內容不明確,監督質量提升幅度不大。中心配備的手持終端“監督助手”,功能不夠完善,在數據共享、統計輸出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其次,在監督技術支撐保障方面,未將其他專業技術支撐機構納入監督保障體系,難以形成監督合力。

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怎麼辦?關於油公司QHSE“大監督”模式構建的思考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構建五級立體監督模式,實現差異化監督

針對基層生產場站、四大監督區域、分公司報監的重大施工作業項目、分公司高風險作業和重點施工作業現場、各級監督人員監督工作開展情況五個監督對象,構建駐站屬地監督、區域巡回監督、重點項目旁站監督、后台專家監督、總站巡視監督五級模式,由不同層級的技術力量開展監督工作。建立值班監督制度,將安研院技術專家納入監督隊伍,輪流對分公司高風險作業和重點施工作業現場進行“專家會診”,並根據監督作業的安全技術和專業特點,對值班人員進行動態調整。

整合監督資源,建立1+1+N異體監督模式

將HSE監督中心和二級單位監督站監督資源進行整合,業務上由HSE監督中心統一管理,統一規劃,整體布局。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引進外部監督力量,彌補監督力量的不足。依托公司內部資源,建立監督技術支持專家庫、技術支持機制和激勵機制,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監督工作的積極性。在資源上、調動上採用1+1+N的監督模式:屬地監督由二級單位監督站獨立實施﹔區域監督和旁站監督由HSE監督室(1)+監督站(1)+第三方監督人員(N)實施﹔值班監督由監督室(1)+專業技術人員(1)+第三方監督人員(N)實施﹔總站巡視監督由監督管理部們(1)+業務部門(1)實施,人員調派採取回避制,以最大限度實現監督異體化。

升級技術手段,實現“智慧”監督

優化“監督助手”手持終端,完善數據統計分析和結果輸出功能,減輕現場監督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監督效率。規范遠程視頻監控管理,結合公司高風險作業,突出重點施工現場監督,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建立數據歸類標准,開發檢查問題大數據分析軟件,實現檢查問題的統計分析和預警功能,為監督工作方案確定和調整提供依據。結合“安眼”工程建設,針對公司生產現場主要設備,開發設備檢查工具,實現點擊設備就能輸出基本原理、內部結構、主要風險、常見問題、故障模擬等功能,切實提高監督質量和效率。建立人員入場智能監控管理系統,採用AI、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對人員身份識別、軌跡追蹤定位、資質查驗等系列功能,提升監督智能化管理水平。

轉變監督思路,提升服務意識

在堅持以現場監督為工作重心的同時,拓展監督思路,提升服務意識、發揮“監督中樞”指導功能。針對基層單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開展數據分析和管理追溯,幫助查找管理短板,提出改進思路,與基層單位建立定期交流溝通機制,切實幫助基層提升管理。開展專項技術標准執行情況檢查和分析,從設計審查、選型、採購驗收、維護使用等全過程提出管理要求。針對國家在安全管理方面出台的新政策、新要求,結合公司實際開展政策專題分析,為公司貫徹執行提供決策依據。

構建“大監督”新模式既是創新監督管理模式、優化監督方式、拓展監督思路的有效手段,更是公司補齊安全管理短板,實現“向監督服務要效益”,打造油公司模式下監督體系的重要基礎,將為公司“新三步走”戰略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支撐作用。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