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圈粉”王羲之 靠的是常璩的《華陽國志》?

2020年06月19日07:16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蜀地“圈粉”王羲之 靠的是常璩的《華陽國志》?

  東晉史學家、地理學家常璩將古代志書中歷史、地理、人物三體相結合,創立了體制完備、內容豐富、記事生動的方志體裁。他所撰《華陽國志》,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著作,為研究中國西南地區山川、歷史、人物、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比薛濤、司馬相如等同樣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人而言,常璩確實鮮為人知。這位中國的“方志鼻祖”是如何煉成的?昨日,四川辭書出版社副編審張國文解讀常璩的一生,“常璩是一位有著非凡勇氣的和平主義者,也是一位自成一家、素養深厚的歷史學家,還是一位秉筆直書的時代記錄者。他用‘華陽’來解讀巴蜀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為巴蜀歷史研究提供強大底氣。”

  出生文化世家

  常璩從祖就是歷史學家

  常璩,字道將,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西晉末年,常璩出生於蜀地的江原常氏,其為蜀中大族,本就是文化世家、“文獻故家”。因此常氏族人大多研究學藝、擅長文辭、喜愛撰寫文章。常璩的從祖常寬,也是博學多聞,著有《典言》《蜀后志》和《后賢傳》。

  雖是生在名門望族,常璩家中卻十分貧困。他從小天資聰穎又耳濡目染,少年時即以廣博才學名聞蜀中。但處於亂世,常璩也經歷了戰亂之苦。公元301年,李特在蜀地率流民起義,家鄉的富有人家都遷去外地,常璩改為依附青城人范長生。公元304年,李雄建立成漢政權,以范長生為丞相。在范長生的保護下,常璩得以讀書受教,大量閱讀先世遺留下來的書籍,並在之后進入了政權中心。這也成為他寫作《華陽國志》的條件。永和三年(347年)東晉桓溫率軍攻打成漢,常璩不忍生靈涂炭,勸執政者李勢投降,后為桓溫參軍,前往建康。《華陽國志》一書,據專家分析,便是在永和四年(348年)到永和十年(354年)期間所著。

  在吸取先賢們的經驗和教訓后,常璩開拓創新、自成一家,開創中國地方志寫作先河。所以四川大學教授、《華陽國志校注》校注劉琳說:“從內容來說,是歷史、地理、人物三結合﹔從體裁來說,是地理志、編年史、人物傳三結合。這兩個三結合構成了《華陽國志》的一個顯著的特點,這也是中國方志編纂史上的一個創舉。”

  《華陽國志》《蘭亭序》同時誕生

  兩個作者竟無交集?

  永和年間誕生了《蘭亭序》和《華陽國志》雙璧,而兩位作者同在一個地區,是否有過“世紀會面”呢?

  可惜的是,在張國文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常璩與王羲之二人交集的信息。“王羲之家族和其他幾大家族(謝、郗、庾等)41人聚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舉行了一場風雅之會。這場風雅之會,對於滯留於江左、破國落寞的蜀中士人來說,那可能是一種炫耀。名單裡,自然不會有常璩。”張國文解釋說,永和九年,常璩也許處於強烈的郁郁思蜀的狀態之中,也許處於《華陽國志》一書進入殺青時的緊張審讀裡,也許作為一個敗亡政權的官員,與簪纓之家的王謝天然地鋪排著一道鴻溝。

  雖說王羲之並沒有與常璩有過交集,但王羲之晚年卻陷入到了對蜀地的向往之中,王羲之的《十七帖》《邛竹杖帖》《成都城池帖》等作品都表達了對蜀地的暢想。《游目帖》中更是寫道“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張國文推測,常璩和他的《華陽國志》影響,正在以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文化界彌散開來。常璩的年紀,比王羲之大10歲左右。常璩的書,被成漢當權者李壽作為國禮送到北方后趙石虎那裡,常璩的聲名傳布於黃河流域。“可想而知,常璩的《華陽國志》應該是開啟了當時文化人追隨巴蜀文化的風潮。”

  (成都日報記者 李雪艷)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