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藻局部發生 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考驗

2020年06月15日10:46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藍藻局部發生 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考驗

  日前,有媒體報道,因氣溫快速升高,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

  歷經多年治理,為何太湖藍藻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以科學系統地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國內相關專家。

  今年太湖氣象、水文條件都利於藍藻生長

  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大型淺水湖泊。6月13日,記者來到無錫市濱湖區馬山環湖大堤看到,這裡集聚著大量藍藻,呈線條形狀分布,並散發出一陣陣難聞的特殊氣味。

  記者了解到,太湖藍藻每年在無錫段都有局部發生。這是因為藍藻層會在風力作用下,向下風處聚集,而無錫地處太湖北部,整個太湖生長的藍藻均被吹到了太湖無錫水域。加之無錫湖岸線綿延曲折,湖灣又眾多,這些湖灣多變的地形地貌,使藍藻易進難出,致使其快速聚集。

  “想要有效控制藍藻暴發風險,就必須搞清楚藍藻的生長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經過多年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國內學術界對此已有較清晰的認識。”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勇教授說,藍藻水華是指在適宜的外界條件下,藍藻、綠藻、硅藻等藻類成為水體中的優勢種群,大量繁殖后並在短時間內從水中上浮到水表面,或是由於風的作用在局部地區大量聚集,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

  “很多藻類具有自身固氮作用。氮和磷對水體富營養化的貢獻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馬放教授說,從目前研究來看,當磷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即使氮濃度很低,它也可以在湖裡面進行繁殖。因此,隻有摸清楚藍藻生長變化的規律,才能更好地進行控制。

  在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錢飛躍副教授看來,太湖地處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長三角地區,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不僅給臨近湖體帶來了動態污染輸入,也形成了累積性內源污染。今年的太湖氣象、水文條件都利於藍藻生長,導致今年藍藻暴發時間早、范圍廣,給太湖安全度夏帶來挑戰。

  太湖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科學系統工程

  “為控制太湖藍藻,國家和地方均從污染源源頭減排、入湖河道氮磷攔截、水體生態修復、引入清潔水源等多個方面採取了大量工程技術措施,並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等工作,在太湖水質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為太湖水環境治理和太湖安全度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李勇說。

  江蘇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高永介紹,現有的藍藻治理技術主要包括機械除藻、魚蝦除藻、生態修復等,但這些技術通常隻能在湖泊局部實施,隻能暫時削減水中藍藻的數量,並不能徹底去除藍藻的根本養源。目前,太湖流域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養源的污染源主要有流域范圍內農田化肥的過量使用、部分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未完全截留、初期雨水沒有完全收納等。藍藻處置仍是太湖治理面臨的現實難題。

  “經過多年努力,外源污染基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錢飛躍說,但由於太湖具有面積大、位於長江流域下游、入湖污染源復雜、底泥不可能全面實施清淤、湖水中氮磷污染物的本底濃度較高、湖體內生物死亡后消解釋放有機物和氮磷元素等原因,在適宜的外界條件下,藻類仍可得以生長,甚至在局部地區還可能發生藍藻暴發。

  專家們認為,太湖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科學系統工程,應確立治藻先治水的理念,堅持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要加強科學研判,提升精准治理的效率,嚴控污染物入湖,設立生態緩沖區,聯合開展清淤和底泥原位修復,削減內源污染,優化生態系統組成,增強水體自淨能力﹔要提高污水處理廠氮磷排放標准,減少尾水氮磷排放,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減少農田化肥、農藥的用量,加快湖水更新頻率,提高湖水的稀釋擴散能力。同時,要加強湖區的生態建設,避免藍藻成為優勢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李麗雲 劉廉君 通訊員 宋麗娜 徐燕華)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