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都將返校復課 校醫在忙些什麼 

2020年05月26日09:09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遇到學生發熱之后……

  五中分校學生通過測溫門進入學校。記者 鄧偉 攝

  不到7時,(北京)廣渠門中學校醫高雲華已經靜立在學校入口的測溫門旁。隨著學生陸續到來,一聲聲的“體溫正常”也相繼響起——對她來說,這無疑是開啟美好一天最讓人寬慰的聲音。

  本市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已經分別於4月27日和5月11日返校復課,下周初、高中其他年級和小學六年級學生也將返校。大規模開學后,是否會出現發熱成為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從市教委了解到,初三、高三開學后部分學校雖然也發現了個別發熱學生,但已經全部排除新冠肺炎。正是有高雲華這樣的無數校醫,守護著孩子們進入校園的第一道防線。

  突發處置

  在家發熱 不到半小時完成上報

  5月12日,初三開學后的第二天。晚上8時40分,高雲華的手機突然響起,初三年級的一個班主任告訴她:自己班上的學生小薇回家后出現短暫的體溫升高。

  接到通知后,高雲華馬上聯系家長進一步了解情況。原來,小薇放學回家后就有點兒乏力,覺得不太舒服。晚上6時多,家長測量體溫正常﹔晚8時多再測,體溫升到了37.6℃﹔晚些時候雖然退燒,家長還是不太放心,及時將情況反映給班主任。高雲華建議家長,繼續觀察,可以先去發熱門診,並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連續48小時體溫正常,並且沒有咳嗽等其他症狀,就可以向學校提出返校申請。

  放下電話,高雲華將情況匯報給學校主管領導,將發熱信息上報給地段保健科和東城區保健所以及區教委相關科室。忙活完,高雲華看了看手機,晚9時剛過。

  “這樣的情況我們都有思想准備,流程也很明確。”高雲華說,學校在前期已經做好了大量的鋪墊。從大年初二開始,學生每天在家上報體溫﹔開學之前,學校面向家長、一線老師、二線員工等群體進行了多次演練和培訓,“平時上學也都有個頭疼腦熱的,加上這麼充分的准備,所以我們並不慌張。”

  兩天后,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小薇重返校園。

  在校發熱 備用教室緊急啟用

  “高醫生您來一下,二層有個學生不太舒服,體溫為37.3℃。”上周二,高雲華接到了新情況。她拿起早早准備好的醫用外科口罩趕到二樓。給發熱學生換上口罩后,帶領他從教室后門離開,來到學校設置的臨時留觀區,並使用水銀體溫計進行體溫復測。

  在此期間,班主任也沒閑著,迅速對班裡其他學生進行二次體溫測量。“如果復測的學生體溫有異常,我們會將他帶到隔離觀察室,原班級同學也將被帶離原教室,啟用備用教室,並對原來的教室進行消毒通風。同時,也將上報主管領導、保健部門,並通知家長帶學生前往醫院就診。”復測后,學生體溫為36℃,重回教室。“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密切關注,對於相關症狀也會隨時響應。”

  對於剛入校門體溫報警“超標”的同學,流程與之類似。如果在臨時留觀區的復測體溫異常,高雲華會在隔離室內對學生家庭成員的出行記錄等信息進行再次詢問和記錄,同時啟動相應預案。

  高雲華介紹,學校在每個細節上都做了精心的設計。比如,通往臨時留觀區的路線與到校學生路線不會重合,隔離室內隻設一桌一椅以便於消毒,隔離室消毒后的物品用專門垃圾桶回收等。

  不僅僅是廣渠門中學,初三、高三返校后,臨時留觀區和隔離觀察室成了本市學校的標配。比如,北京市宏志中學不僅對學生入校時、學習期間有發熱等可疑症狀設置了預案,對於學校被通知有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者等情形也都設置了緊急處置方案。當學校被通知有密切接觸者時,在向相關部門上報后,疑似人員以及密接者立即進入相對獨立的觀察室,並由校醫進行篩查﹔同時對可疑污染區域進行全面消毒。之后,學校還將告知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開展健康教育,消除恐慌情緒,對病例以及密接教師、學生、家長做好電話溝通。

  發燒溯源

  運動升溫 極易發出“假情報”

  “有時候學生剛做完運動,體溫也會升高。”石景山區實驗小學校醫劉英杰曾經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最近她一直忙著在學校和同事們一起准備防疫物資,為校園“大掃除”,為保安、食堂工作人員等進行防疫培訓。劉英杰介紹,如果學生走路上學,進入校門經過無接觸測溫儀時就有可能出現“報警”,“我們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學生‘冷靜一下’,比如洗把臉,或者在臨時安置點休息5分鐘,之后再進行體溫測試。”

  廣渠門中學校醫高雲華也有同樣的觀察。她發現,騎車或走路來校的學生體溫會相對較高,“我們一般會建議學生摘了口罩在寬敞的地方散散步,稍微休息下再重新測量。”

  教育部門專門調取了往年同期學生健康情況記錄,從往年監測統計來看,春夏季是中小學、幼兒園水痘、手足口、諾如等疾病的多發季,引起發燒症狀的疾病主要有各種傳染病、感冒、炎症等。目前已經出現發熱的初三、高三師生復診篩查結果對此有所印証,學生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普通感冒著涼、呼吸道感染等,這和近期天氣變化、早晚溫差大等原因相關﹔此外還有個別學生是腸胃炎、扁桃體發炎等原因引起發熱。

  心理感冒 也會造成應激性發燒

  “自疫情發生以來,學生居家將近4個月時間,在家裡待久了,可能會與父母形成一定的依戀關系,面臨開學,有的學生就會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和不安全感,隨之而來的便會在軀體上出現一些應激表現,比如發燒、頭痛、惡心、肚子疼和腹瀉等﹔有的學生會出現情緒上的緊張、擔心、害怕、憂慮。”門頭溝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老師張慧萍表示,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很快就會適應下來,融入正常的學校生活中。

  根據市教委此前公布的數據,發熱確實存在遞減的規律。比如,高三開學的前5天總共出現141人發熱,這141人在高三開學首日就佔到了83人,到第二日、第三日開始下降,每天發熱的人數大幅度降低﹔截至5月12日,高三年級的發熱人數已經降到3人。初三年級情況與之類似。

  高雲華發現,心情緊張與發熱也存在一定關系。比如班上有個身材健壯的學生,每次午飯后測出的體溫都會偏高,“這樣一來,就會給學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一測體溫就緊張地盯著數據。通常我們會建議他把外套脫了,休息幾分鐘放鬆一下再測。”

  張慧萍說,心理學研究發現,適當的焦慮是對我們身心健康和安全的一種保護。面對不確定的環境和同學,焦慮可以增加我們做好防護的警覺性。比如提醒我們繼續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社交保持一定距離等防護。她表示,重新回到學校環境,就要遵守學校的作息和規章制度,這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挑戰。因此父母要對孩子的作息和生物鐘重新做好調整,盡快適應學校的作息安排。

  心理老師建議家長和老師,在返校初期協助學生做好時間和學習任務的管理,把各科的學習目標進行分解,允許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張慧萍建議,學校的心理教師,要及時為學生開展心理課、團體心理活動、專題心理講座和個體輔導,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學校環境,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很多學校都增加了“心理按摩”服務。比如豐台八中的心理老師為家長和學生准備了10堂“心理輔導課”,幫助家長減壓,引導學生找回狀態。房山區教委通過官方微信號請專家給初三、高三考生進行心理輔導。豐台二中的心理老師也全程參與到了“開學第一課”的籌備。

  教委釋疑

  開學后持續晨午晚檢

  市教委表示,將繼續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指導各區和學校落實每日“晨午晚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在校內出現有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腹瀉和腹痛等可疑症狀人員,及時採取隔離觀察等措施,並按相關規定及應急預案進行安排處置,第一時間和家長聯系,就近送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在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時,積極關注並做好其他季節性易發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切實保障師生身體健康。

  “請家長和全社會放心,北京市各年級學生返校復課后,不僅在體溫監測、飲食衛生等方面嚴格防疫要求和應急處置流程,同時還會與衛健、疾控部門全方位、全時段掌握學生身體狀況。”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要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無論學生身體出現何種異常,都會按照“四早”的要求及時處置。(北京晚報記者 牛偉坤 劉冕 張存 制圖)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