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SCI至上”,促科研評價體系完善

2020年05月25日09:25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棄“SCI至上”,促科研評價體系完善

  正如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所說,“SCI至上”的教育科研評價體系,是時候調整了。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已表明了國家相關部門對改革評價體系的決心。摒棄“SCI至上”,也直指“五唯”頑疾的要害:帽子、職稱、學歷、獎項這些指標,歸根結底,看的還是論文。

  讓SCI回歸文獻索引系統,讓學術成果回歸多元多樣,讓科研回歸初心。此時放棄的,是“SCI至上”﹔要建設的,是更加符合科研規律的評價體系。

  棄“SCI至上”,棄的是管理上的懶惰。將SCI相關指標直接用於科研評價,本身就有很大局限性。只是,因為路徑依賴,行政管理者需要一套定量的評價體系。於是,SCI一邊被批評,一邊又被視為指揮棒。放棄“SCI至上”,就需要更為精細的分類考核和分類評價。管理者要費更多心,下更多功夫,根據學科特點量身打造合適的“尺子”。

  棄“SCI至上”,棄的是學術上的浮躁。為追求SCI,學者難免要做些短平快的研究。哪裡熱門去哪裡,哪裡能發論文去哪裡。其實,科研的目的不盡相同,科研成果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研究,是滿足人類的好奇心﹔有的研究,是要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有的研究,耗時漫長﹔有的研究,成果不能以論文體現……所有科研活動的產出,都應根據其自身質量得到評估,而不是單純看論文發在了哪本期刊、其影響因子有多高。

  棄“SCI至上”,棄的是排名上的功利。各種以SCI為核心指標編制的排行榜搞得熱熱鬧鬧,也讓學校和科研機構慌慌張張。科研人員和管理者都要有“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定力,但圍繞SCI展開的各種排名,以及排名背后關聯著的資源分配,也攪得人失去這份淡然。評比催著人去琢磨一時排名的起落,卻難以靜下心來研究長期質量的提升。治學要沉得住氣,追求指標好看,是一種本末倒置。

  當然,不唯SCI,並不是不要SCI。論文依然是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我們依然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破”而后“立”,在摒棄“SCI至上”后,我們呼喚新的、多元化的、可操作的評價體系盡快落地。要允許百花齊放,要拿出多把尺子,更要營造風清氣正的同行評議環境。(張蓋倫)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