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瀘縣:養豬“明星”陳開銀

2020年05月11日21:01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我今年已經賣了10幾頭豬,掙了5萬多元,現在圈裡還有母豬11頭、肥豬20幾頭、小豬40幾頭。”瀘縣方洞鎮新聯村脫貧戶陳開銀面開心地說道。

今年55歲的陳開銀,是個當地小有名氣的養豬“明星”,他的養殖場裡每年能出欄生豬上百頭,通過養豬就能實現每年20余萬元的收入。

早年,陳開銀就靠著工地上干點零活來維持家用,但由於在工地上長年風吹日晒,患有嚴重皮膚病的他身體承受不住,被迫回到家中,這意味著整個家庭失去了最大的經濟來源,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陳開銀一家共有4口人,哥哥是精神殘疾,妻子和自己都患有疾病,兒子還在上學,僅靠家中幾畝地很難維持生計,生活過得很窘迫。2014年,經民主評議,陳開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干部第一時間到他家了解實情,建議他利用家中空地建棚養豬,並與他一起制定幫扶計劃,這讓陳開銀重燃了生活的信心,決心走上養豬之路。沒有養豬經驗的他,開始了艱辛的養殖學習。

“苦點累點都沒關系,我相信隻要我一步一個腳印,就一定能成功。”陳開銀說,“那個時候,幫扶責任人和鎮村干部都經常來探望我,給我加油打氣,給我很大的信心,也堅定了我養豬的信念。”

一開始,沒有養豬經驗的陳開銀,就到村裡的圖書室借閱圖書學習,還經常參加鎮上組織的養殖培訓。就這樣,他一邊學習技術一邊養殖,豬場就這樣辦起來了。

自從養豬以來,陳開銀每天起早貪黑,喂食、打掃、消毒、治病,他干得非常用心。幾年下來,他掌握了自己的一手養豬訣竅,養豬之路越走越順。

“我以前總覺得養豬很容易,真正規范化養殖起來才知道養豬是門技術活,沒有幾年的時間,很難把握其中的訣竅。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養豬技巧,周邊經常有人過來請教。”談起養豬,陳開銀臉上滿是自信,他也不吝嗇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傳授他人,每當有村民過來請教,他都很熱心地作指導。

現在的陳開銀通過自身努力和國家扶貧政策支持,成為了鄰裡鄉親津津樂道的養豬“明星”,成為了新聯村脫貧致富能人。據他介紹,下一步,還想進一步擴大豬場規模,帶動周邊困難群眾一起搞養殖,共同走上脫貧致富之路。(王青楠 黃平)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