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食+剪紙拍四大名著——

李曉棟:尋找中國風的新表達(新國潮)

2020年04月29日08: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李曉棟:尋找中國風的新表達(新國潮)

開欄的話

隨著中國國力逐步提升,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也隨之高漲。國潮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文化,為青年一代所追崇。創作者們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融合當下潮流,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活力,向世界彰顯中國風格和東方美學。自本期起,本報推出“新國潮”欄目,講述這股文化風潮中的新人新事。

伴隨著86版《西游記》的經典配樂,鋪洒在桌上的面粉漸漸堆成山坡狀,唐僧師徒四人的剪影在紙上快速描摹,很快被剪成小人兒插放在面粉上,用透過面包片的手機燈光做背景,咔嚓一聲,《西游記》中師徒四人跋涉取經的經典鏡頭就此定格。

這是李曉棟2月22日在抖音上發布的一條短視頻。很快,這條視頻達到5000多萬次的播放量,網友留言超過10萬。這讓李曉棟始料未及。他發現,網友非常喜歡這種用美食拍大片的方式。於是,西蘭花、面條、生姜、南瓜……各種食材在他的手機鏡頭下化作影視劇裡的場景,一次次突破網友的想象。

日前,記者對話李曉棟,聽他講述這些大片誕生背后的故事。

用美食講故事

“80后”李曉棟出生在河南南陽一個普通家庭。彼時,電視屏幕上那些經典古裝劇,無論是四大名著,或是金庸武俠,都在他幼小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從小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熏陶,我的作品中大多是古裝角色。”李曉棟說。

李曉棟在北京一家教育機構從事數字藝術教育工作。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他不得不停課在家,索性干起了買菜、做飯的家務活。作為攝影發燒友,李曉棟平時總喜歡到處拍片,如今宅在家,便琢磨起家裡的素材。一天,他在做飯的時候突發奇想,想看看用蔥、姜、蒜這些食材,能不能拍出點兒有意思的東西。他立即折斷一根蔥葉,放在手機的手電筒下。一看,鮮綠的蔥葉在燈光下竟生出一種神秘深幽之感。這讓李曉棟十分驚喜,他趕緊錄制了一段短視頻放到網上。不出所料,網友也大呼新奇。

不過,他總覺得缺了點兒什麼。“這是一個美麗的風景,也僅僅是一個美麗的風景。風景裡沒有人物就沒有故事性和敘事性,很難產生更豐富的聯想。”

這時,兒時的記憶涌上心頭。他隨手在紙上勾畫了一個小人兒。這是李曉棟印象中俠者的樣子:頭發飄飄,腰間挎劍,邁步向前。他把這個指甲蓋大小的小人兒剪下來,塞到一顆辣椒的小縫裡,用手機打光、拍攝。很快,一幅有著中國古代山水畫意蘊的圖景出現了。

“我從小就喜歡中國畫,中國山水畫講究人景合一,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李曉棟說,剪影之所以做得小,是因為辣椒裡的空間本就不大,如果撐滿,就沒有古代山水那種留白的意境了。

俠者江湖這條短視頻大受歡迎。這是李曉棟第一條剪影人物搭配食材的視頻。自那時起,他開始基於這個思路去創作。

雖然只是一個俠者形象,網友們卻展開了聯想:“這不是令狐沖嗎?”“這就是我心中的林沖啊。”網友的留言讓李曉棟受到啟發,他開始把人物剪影具象化,這才有了“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大片的誕生。

“其實,我的創作是在跟網友的互動和啟發中一點點成長起來的。”如今,李曉棟也會創作一些網友推薦的劇目,回報大家的喜愛。

引發大眾共鳴

抖音號160萬粉絲,多個小視頻播放量超千萬,還有老師直接把視頻拿去當課件,連好萊塢明星威爾·史密斯也在社交媒體上轉發點贊。

在李曉棟看來,他的作品之所以受歡迎,一方面是這種拍攝形式比較有新鮮感。“用食材拍攝,大家可能覺得比較生活化、接地氣,再加上我用剪影跟食材搭配,給人的感覺與眾不同。”李曉棟查閱了國內外創意攝影的作品,發現還沒有人使用過剪紙小人。

“另一方面,我的作品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形象,引起了大眾的共鳴。”李曉棟告訴記者,一些網友留言說看哭了,還有人在看了短視頻后,立馬把老版的《西游記》《紅樓夢》翻出來重溫一遍。“特別是年輕人,他們通過我的短視頻發現,傳統文化中有這麼多經典、深邃的內容,進而更多地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李曉棟火了,火得意外卻不偶然。

一個視頻看似隻有短短的幾十秒,卻需要創意、布景、繪畫、剪紙、拍攝、后期制作等多個工序。這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腦力和能力。

李曉棟自幼喜歡繪畫,大學的專業是視覺傳達設計。多年的積累讓他擁有扎實的繪畫功底。“剪影其實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影視作品中,人物的五官是清晰可見的,而剪影隻有一個輪廓。這就需要去捕捉人物的典型特征。”李曉棟說,中國畫講求形神兼備,剪影就要抓住那個“神”。

不過,繪畫、攝影、處理圖片對李曉棟來說都不在話下。他坦言,最難的還是創意,需要不斷突破自己。因此,他偏愛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更具創意性的設計。比如他還原的《臥虎藏龍》經典竹林打斗場景中,竹林是用挂面做出來的。“用面條當竹林,很多人不一定能想到。”他說。

對未來不設限

創作帶來了流量,也引來了模仿。

李曉棟說,他並不排斥模仿,大部分模仿也是良性的互動。“我只是提供了一個拍攝思路。”他還在抖音上開過直播課,教大家如何畫剪紙小人兒。許多網友完成作品后@李曉棟,他會前去點評和點贊。“模仿與被模仿,其實是一個相互激勵、相互促進的過程。我也從他們模仿的作品裡學到了很多。”但他更希望,大家在模仿一段時間后能琢磨出自己的路子。

如今,李曉棟幾乎保持著每天或隔天更新視頻的頻率,但這並沒有讓他的工作和生活發生太多改變。用他自己的話說,創作都是在“8小時之外”。即便全面復工,創作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細心的網友發現,李曉棟近期的作品中,畫面上的字體變成了他自己的書法。這一方面是基於版權的思考,但更重要的是,“書法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加入書法,可以讓中國風的味兒更足。”

李曉棟說,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平面的剪影,以后,他可能會用泥塑把小人兒變成立體的,再借鑒中國傳統的面人、皮影技法,給人物上色、讓畫面動起來,進一步增強故事性和敘事性。“即便在這一條拍攝思路上,也還有很多可拓展的維度和空間。”

不過,這也只是他當前的設想。“我的抖音號定位相對寬泛,就是手機攝影和短視頻制作。因為大家比較喜歡美食加剪影這種形式,目前會多拍這樣的片子。”對於未來,李曉棟並沒有給自己設限。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