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探索促進農民增收的特色路徑

2020年04月01日21:06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要小康,提高收入是關鍵。

如何破解農民增收難題呢?簡陽市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產業支撐,補齊基礎短板,創新“四合一”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著力推動“三農”由傳統模式向城鄉融合發展轉型,構建農村居民多元化增收體系,積極探索促進農民增收的“簡陽路徑”。

2019年,全市完成農業固定資產投資17.9億元、居成都市第2位,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增幅居成都市第5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5%,增幅居成都市第1位。簡陽市獲表揚為2019年成都市農村改革和農民增收工作先進區(市)縣。

2019年

◆全市完成農業固定資產投資17.9億元、居成都市第2位

◆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增幅居成都市第5位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5%,增幅居成都市第1位

◆簡陽市獲表揚為2019年成都市農村改革和農民增收工作先進區(市)縣

大力振興產業讓錢袋子鼓起來

“我種植了3畝桃樹和1畝櫻桃樹,沒想到僅賣桃子和櫻桃的收入就超過4萬元。”賈家街道菠蘿村村民劉富成在盤點2019年的收入時感嘆道。在菠蘿村像劉富成這樣靠山吃山的村民還有很多,近年來,該村依托交通區位優勢和良好生態本底,積極發展水果產業3500畝,成立了簡陽市興農種植專業合作社,“農陽”牌桃子獲綠色食品認証,同時,充分利用規模化的桃產業,深挖農耕文化,開發鄉村旅游的節日表達,通過舉辦桃花節,不斷提升桃花節文化內涵,不斷提升菠蘿村知名度、美譽度。目前,菠蘿村已連續舉辦了8屆桃花節,其中2019年僅桃花節就吸引人流34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約4900萬,農民人均純收入3萬余元。

產業是農業的根、農民的本、農村的希望。簡陽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產業結構、打造優勢產業為目標,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品牌建設、產業融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壯大優勢產業。聚焦優質水果、優質糧油、優質蔬菜、特色養殖、特色林產、花卉苗木六大特色產業,推動成片集聚、規模發展,提升簡陽市農業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評定簡陽市級現代農業園區4個,培育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897個、家庭農場526家,累計發展特色優勢種植基地64.3萬畝、水產基地5萬畝。

創樹特色品牌。樹立“大產業推進大品牌、大品牌開拓大市場”的理念,集中優勢資源,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著力打響簡陽晚白桃、柑橘、草莓、核桃、大耳羊、優質蔬菜六大農產品品牌,讓“天府源·簡字號”農產品享譽全國、走向世界,創建“三品一標”產品110個。

強化三產融合。創新運用“旅游+”“生態+”“互聯網+”等模式,深入開展“一鄉一節”鄉村旅游活動,做優做強櫻桃節、桃花節、羊肉美食旅游節等節會,推動農商文旅融合發展,2019年接待游客320萬人,預計實現旅游收入11億元。建立“縣+鄉鎮+行政村”三位一體的農村電商應用服務及配送網絡。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升級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2個,建成鄉鎮電商服務站87個、村級電商服務點238個,打造“互聯網+農產品”網絡品牌,本地電商物流產業產值達7.5億元。

為助力產業振興,簡陽市成立了促農增收工作領導小組,集中全力狠抓落實,並落實規劃引領,實施全域鄉村規劃提升工程建設。完成《鄉村振興戰略空間發展規劃》《市域鄉村建設規劃》5個特色鎮規劃、7個鄉村振興連片發展示范區規劃編制。

壯大集體經濟讓農民富起來

平武鎮尤安村村民王彬清很高興,收入多了,日子越過越好。他被由村集體出資、村民現金和土地入股共同成立的合作社聘為管理人員,每個月工資3000元。他還有2.7畝土地和1萬元現金入股,2019年桃子的豐收讓他分紅可觀。這是農村“四合一”改革帶來的紅利,村民有了收益,村集體經濟也發展壯大了。該村推出簡陽市首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實現村集體收益261.33萬元,截至今年3月,尤安村集體經濟總資產達6000余萬元,其中固定資產4800余元。

農村發展,集體經濟是內生動力,沒有集體經濟的壯大,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就很難實現。圍繞農民增收的目標,扎實推進農業農村改革,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豐富群眾收入來源,真正讓農民富起來。

大力推行“四合一”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利用產權制度改革和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成果,積極搭建“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四合一”發展平台,建立健全“黨組織+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監督組織”的“五位一體”工作機制,探索構建“3+N”創收模式,全面深化“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充分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參與改革的417個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197個、集體經營開發公司54個、土地股份合作社15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06個,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中職業經理人、返鄉農民工佔比已超過40%,2019年集體經濟收入增長21.5%。

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証貸款試點,積極推行林權抵押、房屋財產權抵押和財政直補金擔保等貸款方式,促進農村適合流轉的用益物權轉化為資本。完善“農貸通”平台建設,搭建“農貸通”縣級平台,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和三站三中心“農貸通”平台建設,建成村級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629個,鄉鎮農村金融綜合服務中心46個。

補強發展短板讓鄉村振興勢能更加強勁

石鐘鎮廟山村是脫貧村,地處三星鎮、壯溪鎮、石鐘鎮三地交界處,距離簡陽城區25公裡,以前業主來實地參觀后,搖搖頭走了,感嘆,基礎設施太差了。2019年,3900米的水渠建設完成,不僅改變了多年來廟山村農民“望天種田”的狀況,還贏得兩位業主的“芳心”——簽約入駐300畝廟山村農業園區。業主的引進,激活了一池春水,部分村民在園區打工獲得了不錯的收入,借園區建設一些返鄉村民搞起了自己的產業,整個村人氣旺起來。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物質基礎。

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簡陽市委市政府聚力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支持簡陽經濟社會發展“三步走”戰略,加快補齊農村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深入實施農村“884”工程,力爭到2021年實現鄉鎮層面“一連七有”、村級層面“五通三有”和“四個消除”目標。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實施鄉鎮生活垃圾“不落地”直收模式試點,建制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完成農村戶廁改造46000余戶。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兩年脫貧攻堅、三年鞏固提升、五年高標准全面小康”總體要求,統籌抓好基礎扶貧、產業扶貧、新村扶貧、生態扶貧和能力扶貧,提高脫貧成色,鞏固脫貧成果。實施高起點扶貧開發,精准識別高標准扶貧鞏固提升重點戶898戶2338人、產業幫扶戶1447戶4304人、經濟薄弱村35個,實行扶貧政策、幫扶機制、扶貧資金全覆蓋,確保幫扶對象到2020年穩定達到小康水平。

沒有農村居民收入的穩步增加,就沒有鄉村振興的高水平,就沒有簡陽發展的高質量。2019年,簡陽市著力構建農村居民多元化增收體系,積極探索促進農民增收的“簡陽路徑”。

2020年,是高標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破解農民增收難題更加迫切。簡陽市緊扣“創新提能年”主題,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城鄉統籌為統攬,圍繞20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聚焦“五個振興”,聚力推進“十大重點工程”“五項重點改革”和“七大共享平台”建設,深入實施連片發展示范、集體經濟增收、人才回引培育、農村環境治理、脫貧攻堅鞏固提升“五大工程”,加快推進“三農”由傳統模式向城鄉融合轉型。

在協同振興上創新突破,提升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能力。相信2020年,農民增收定是一個豐收年。(曹禮芹)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